西葫蘆雜交制種的方法
2023-12-04 13:19:11 1
專利名稱:西葫蘆雜交制種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西葫蘆雜種優勢利用領域。
近幾年來,雖然「菜籃子工程」計劃的實施,緩解了部分城鄉人民吃菜難的問題。蔬菜領域的雜種優勢利用,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蔬菜單位面積的產量。但是由於蔬菜生產具有季節性,因此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蔬菜供應淡、旺季仍然十分明顯。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缺陷,提出一種解決蔬菜生產季節性的方法,它通過雜種優勢的利用,培育出早青一代西葫蘆。
以下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具體內容早青一代西葫蘆是以阿爾及利亞花葉自交系(代號6-9-5-20-3-9)為母本,黑龍江小白皮(代號26-6-6-19-20-3)為父本育成的一代雜交種,其父母本可以調換使用。
下面介紹成早青一代西葫蘆雜交一代的兩個親本性狀(1)、阿爾及利亞花葉西葫蘆代號6-9-5-20-3-9為早青一代西葫蘆的母本,是本所育成和獨有的純種自交系,植株屬矮秧型,早熟品種。生長勢中等,適宜株行距50×60cm,畝種植2200株,節間很短,葉面近脈處有少量白斑,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3-4節;以後每節出現雌花。瓜長圓筒形,瓜柄部稍細,果面光滑,嫩時瓜皮綠色帶白色網紋,老熟瓜呈桔黃色皮。單瓜平均重1-1.5kg,果長長28-31釐米,橫徑12-14釐米,畝產瓜平均3500公斤,在太原地區4月下旬直播大田,7月上中旬老瓜成熟。
(2)黑龍江小白皮代號26-6-6-19-20-3為早青一代西葫蘆的父本,是本所育成和獨有的純種自交系,植株屬矮秧型,早熟品種。生長勢中等,適宜株行距50×50cm,畝種植2400株,節間較短,葉綠色,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莖第2-3節;瓜長圓筒形,果面光滑,嫩時瓜皮淡白色,老熟後瓜呈淺黃色皮。單瓜平均重1-1.5kg,果長長28-30釐米,橫徑9-10釐米,果肉淺黃色,畝產瓜平均2500-3000公斤。在太原地區4月下旬直播大田,7月上中旬老瓜成熟。
本發明的較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典型優點(1)早熟,下種後45天可採摘250g以上的嫩瓜,是目前我國最早的西葫蘆一代雜交種。
(2)適宜保護地栽培,葉片小,葉柄短,株型緊湊,適宜密植,株行距一般50×60cm,畝種植2200株,在塑料大棚、小拱棚內栽培,無狂長現象。
(3)結瓜性能好,雌花多,瓜碼密,嫩瓜皮色淺綠,在一株上可同時結3-4個瓜,而且可以同時長成。
(4)經濟效益高。該種在蔬菜淡季上市(太原地區一般是4月20日左右),起到調節市場的作用,而且畝產可達5000公斤以上。按每公斤平均價格0.8-1元計算,畝收入高達4000-5000元。
(5)可躲過病毒病的危害。本品種對病毒病抗力中等,但在炎夏高溫來臨時已到採收後期,它可以躲過病毒病的危害。
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敘述本發明的雜交制種過程母本阿爾及利亞花葉西葫蘆(代號6-9-5-20-3-9)是由阿爾及利亞花葉西葫蘆的群體中經6代單株自交選擇而成;父本黑龍江小白皮(代號26-6-6-19-20-3)是由黑龍江小白皮的群體中經6代單株自交選擇而成。
雜交親本以母本∶父本=4∶1的比例種植,大面積制種,只需在方圓原1公裡內沒有種植其它的西葫蘆品種。在採種區的隔離區條件滿足後,在母本雌花開放前將母本的雄花及雄花花蕾全部徹底打掉,在父母本開花期由蜜蜂將父本的雄花花粉帶到母本雌花柱頭上即進行天然雜交,在早晨也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到收穫時,從母本上收下的瓜掏出的瓜籽即是經過雜交製得的早青一代西葫蘆雜交種。
權利要求
1.一種西葫蘆雜交制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利用阿爾及利亞花葉自交系(代號6-9-5-20-3-9)為母本,黑龍江小白皮(代號26-6-6-19-20-3)為父本育成雜交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父母本可以調換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西葫蘆雜種優勢利用領域。本發明早青一代西葫蘆是以阿爾及利亞花葉自交系(代號6—9—5—20—3—9)為母本,黑龍江小白皮(代號26—6—6—19—20—3)為父本育成的一代雜交種,其父母本可以調換使用。本發明可大幅度提高西葫蘆產量。緩解蔬菜生產淡、旺季的矛盾。
文檔編號A01G1/00GK1072813SQ92110700
公開日1993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21日
發明者周祥麟, 賈長才, 李海真 申請人: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