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7:11:01 1
專利名稱:一種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灶具,具體地,涉及一種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
背景技術:
燃氣灶的打火方式有兩種一是壓電陶瓷打火方式,是利用壓電陶瓷受到撞擊時釋放的高壓電點火,這種打火方式零部件易磨損,使用壽命短;而通常採用的是另一種電子打火方式,其中的電子打火裝置包括升壓電路和電池,打火時電池的電經升壓電路升高到幾萬伏而放電,用電火花點火。這種打火方式零部件使用壽命長,但是缺點是電池需要經常更換。並且隨著燃氣灶不斷改進,燃氣灶內使用的電子裝置越來越多,電池耗電量也隨之增大。而通常採用的燃氣灶具的熱效率一般只能達到50%左右,燃燒產生的能量有將近一半以餘熱的形式被浪費了,無法得到合理利用,因此需要作進一步地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充分利用燃氣灶餘熱、節能環保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池使用時間長、使用方便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包括燃燒器和帶有電池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導熱塊、溫差發電晶片及散熱片,所述電池是充電電池,所述導熱塊設置在所述燃燒器的下方且與所述燃燒器是相導熱的,所述導熱塊緊貼著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熱端,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冷端緊貼著所述散熱片,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池是電連接的。優選地,所述溫差發電晶片設置在所述導熱塊的外側(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散熱片設置在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外側(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導熱塊與所述散熱片緊貼在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兩側;進一步地,所述燃燒器下方還設有與所述燃燒器相導熱的固定盤,所述導熱塊緊貼在所述固定盤的下方且與所述固定盤是相互導熱的;這樣設計與原有的燃氣灶具的內部結構相匹配,在不改變灶具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實現了能量回收及再利用,並且有利於散熱片向外散熱降低本身溫度。具體地,所述電子裝置包括電子打火裝置、電子報警裝置和/或電子控制裝置,從而使這些電子設備的電池能夠得到充電,延長各個電子裝置電池的使用時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採用半導體溫差發電技術的原理,將燃氣灶燃燒時灶具內部部件所帶的熱量傳導至溫差發電晶片熱端所在的受熱面,散熱片貼至溫差發電晶片冷端所在的散熱面,保證晶片兩端的溫度差,使溫差發電晶片持續不斷產生電能;電能通過電線輸送並存儲在充電電池中,從而驅動灶具點火器、電子報警裝置、電子控制裝置以及發電系統散熱風扇工作,延長了電池的使用時間,避免用戶頻繁更換電池,使用非常方便。
圖I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I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如圖I至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是一種採用電子打火方式的燃氣灶具,包括灶體、燃燒器I、電子裝置、固定盤2、導熱塊3、溫差發電晶片4及散熱片7,在本實施例中,灶體、燃燒器I與電子裝置可以參照現有燃氣灶的設置方式來進行,電子裝置帶有電池,可以包括電子打火裝置、電子報警裝置、電子控制裝置等用於燃氣灶中的電動裝置,其中的電池是充電電池(圖中未示出)。本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採用溫差發電技術,它是利用塞貝克效應,合理利用餘熱廢熱等低品位能源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移動方便、堅固耐用、無運動部件、無磨損、無介質洩露、無噪音且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穩定、環保等優點。固定盤2用來固定燃燒器1,其設置在燃燒器I的下方,即燃氣灶面板6的下方,且固定盤2與燃燒器I是相導熱的。導熱塊3緊貼在固定盤2的下方且與固定盤2是相互導熱的。燃氣灶工作時,燃燒器I下方的固定盤2吸收熱量,達到較高的溫度,並將這些熱能傳導至導熱塊3。在水平方向上,溫差發電晶片4設置在導熱塊3的外側,且溫差發電晶片4的熱端緊貼著導熱塊3 ;散熱片7設置在溫差發電晶片4的外側,且溫差發電晶片4的冷端緊貼著散熱片7 ;即導熱塊3與散熱片7緊貼在溫差發電晶片4的兩側,溫差發電晶片4從而利用導熱塊3與散熱片7的溫差進行發電。溫差發電晶片4的輸出端與電池是通過導線5電連接的。
權利要求1.一種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包括燃燒器和帶有電池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導熱塊、溫差發電晶片及散熱片,所述電池是充電電池,所述導熱塊設置在所述燃燒器的下方且與所述燃燒器是相導熱的,所述導熱塊緊貼著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熱端,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冷端緊貼著所述散熱片,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池是電連接的。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差發電晶片設置在所述導熱塊的外側,所述散熱片設置在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外側,所述導熱塊與所述散熱片緊貼在所述溫差發電晶片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燃燒器下方還設有與所述燃燒器相導熱的固定盤,所述導熱塊緊貼在所述固定盤的下方且與所述固定盤是相互導熱的。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裝置包括電子打火裝置、電子報警裝置和/或電子控制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餘熱熱能發電型燃氣灶具,包括燃燒器、帶有電池的電子裝置、導熱塊、溫差發電晶片及散熱片,導熱塊設置在燃燒器的下方且與燃燒器是相導熱的,導熱塊緊貼著溫差發電晶片的熱端,溫差發電晶片的冷端緊貼著散熱片,溫差發電晶片的輸出端與電池是電連接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半導體溫差發電技術的原理,將燃氣灶燃燒時灶具內部部件所帶的熱量傳導至溫差發電晶片熱端所在的受熱面,散熱片貼至溫差發電晶片冷端所在的散熱面,保證晶片兩端的溫度差,使溫差發電晶片持續不斷產生電能;電能通過電線輸送並存儲在充電電池中,延長了電池的使用時間,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F24C3/12GK202371772SQ20112052808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6日
發明者章珏瑞 申請人: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