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塊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0:54:5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滑塊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滑塊結構是一種常見的構件,常與滑軌相配合形成移動副,實現了滑塊在限定的軌跡上的移動。現如今滑塊被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滑塊在滑軌中運動時會與滑軌產生滑動摩擦,所以在日常的使用保養中需要經常地向滑塊與滑軌的縫隙中注入潤滑脂。
目前應用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滑塊結構沒有潤滑脂注入結構,所以日常維護維修人員需要經常地檢查滑塊與滑軌的工作情況。在潤滑脂不足、滑塊與滑軌相對運動不流暢時,需要拆下滑塊,並向滑塊和滑軌表面塗抹潤滑脂,再安裝回滑塊,並操作滑塊在滑軌上反覆滑動以使潤滑脂覆蓋滑塊與滑軌整個接觸面。上述的操作過程不僅操作複雜,而且在滑塊的往復運動過程中潤滑脂被快速消耗,潤滑的維持時間較短,使用一段時間後工作人員就需要再次對滑塊與滑軌的工作狀況進行檢查。另外,為了保證滑塊與滑軌間的潤滑脂充足,每次維護都會塗抹過量的潤滑脂,造成了潤滑脂的浪費。
此外,在工況惡劣的環衛行業,滑塊非常容易磨損。現有技術中滑塊多為一體結構,拆裝過程複雜,且磨損的滑塊需要整體替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滑塊組件及具有其的車輛,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注油過程複雜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滑塊組件,包括:滑塊,滑塊具有與滑軌配合的接觸面,接觸面上設置有出油孔;進油嘴,進油嘴連接在滑塊上,其中滑塊內設置有連通進油嘴與出油孔的第一過油通道。
進一步地,滑塊包括:滑塊安裝座,進油嘴連接在滑塊安裝座上;滑塊體,安裝在滑塊安裝座上,出油孔設置在滑塊體上,第一過油通道形成在滑塊安裝座及滑塊體中。
進一步地,第一過油通道包括:第一支通道,貫穿設置在滑塊體上;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均設置在滑塊安裝座上並相互連通,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交叉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安裝座包括安裝基體和活動擋板,安裝基體的第一端設置有止擋凸緣,所述活動擋板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安裝基體的第二端,所述活動擋板連接在所述安裝基體的第二端時所述滑塊體夾設在所述止擋凸緣和所述活動擋板之間。
進一步地,活動擋板與安裝基體之間通過過渡螺栓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過渡螺栓具有相互連通的油嘴安裝孔及第二過油通道,第二過油通道與第一過油通道相連通。
進一步地,油嘴安裝孔為螺紋孔。
進一步地,滑塊與滑軌配合的的接觸面上還設置有儲油槽,出油孔與儲油槽相連通。
進一步地,儲油槽為長條形,儲油槽的長邊垂直於滑塊組件的運動方向,儲油槽的短邊平行於滑塊組件的運動方向。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滑塊組件,滑塊組件為上述滑塊組件。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滑塊組件包括滑塊和進油嘴,滑塊與滑軌配合的接觸面上設置有出油孔,滑塊內設置有連通進油嘴與出油孔的第一過油通道。當潤滑脂不足、滑塊與滑軌相對運動不流暢時,維護修復人員可以通過進油嘴向接觸面上直接添加潤滑脂。潤滑脂從進油嘴進入,並通過滑塊內部的第一過油通道後從出油孔流出,順著滑塊與滑軌之間的空隙擴散,進而形成油膜降低滑塊與滑軌之間的摩擦力。相比於現有的滑塊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簡化了注油過程,進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注油過程複雜的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滑塊組件的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滑塊安裝座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5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過渡螺栓的剖視示意圖;
圖6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與滑軌配合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7示出了圖6的滑塊組件的A-A向剖面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滑塊;11、出油孔;12、滑塊安裝座;13、滑塊體;14、第一過油通道;15、儲油槽;121、安裝基體;122、活動擋板;30、過渡螺栓;31、油嘴安裝孔;32、第二過油通道;20、進油嘴;40、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裡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複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徵、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並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係繪製的。對於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裡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詞如「前、後、上、下、左、右」、「橫向、豎向、垂直、水平」和「頂、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通常是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這些方位詞並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方位詞「內、外」是指相對於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為了便於描述,在這裡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徵與其他器件或特徵的空間位置關係。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後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方位),並且對這裡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僅僅是為了便於對相應零部件進行區別,如沒有另行聲明,上述詞語並沒有特殊含義,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
本申請廣泛適用於日常生活用品、工業生產工具的傳動結構中,尤其適用於工作環境複雜惡劣的機械設備。例如進行環境衛生清理的環衛車,會在車體多處運用滑塊結構。但是環衛車經常進出於多塵泥濘的工作環境,收集運輸掃帚鐵鍬等堅硬的清理工具及清理出來的垃圾雜物等。所以滑快和滑軌表面難以避免地會沾染灰塵和泥漿,這將增加維護修復人員的檢修工作的難度。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滑塊組件的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6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與滑軌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圖7示出了圖6的滑塊組件A-A向剖面示意圖。
如圖1至圖3及圖6和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滑塊組件包括:滑塊10及進油嘴20。滑塊10具有與滑軌40配合的接觸面,接觸面上設置有出油孔11。進油嘴20連接在滑塊10上。其中,滑塊10內設置有連通進油嘴20與出油孔11的第一過油通道14。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當潤滑脂不足、滑塊與滑軌相對運動不流暢時,維護修復人員可以從進油嘴20向滑塊10與滑軌40配合的接觸面直接添加潤滑脂,潤滑脂從進油嘴20進入,通過滑塊10內部打通的第一過油通道14,從出油孔11流出,順著滑塊10與滑軌40間的空隙擴散,進而形成油膜降低滑塊10與滑軌40間的摩擦力。對比現有的滑塊結構,滑塊10中沒有設計注油通道,維護修復人員需要將滑塊10與滑軌40完全拆開,再向滑塊10與滑軌40的表面塗抹潤滑脂,然後再將滑塊10與滑軌40組裝。與上述過程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顯著地簡化了傳統方法的檢修過程。
在應用於多塵泥濘等惡劣複雜工作環境下的機械設備,諸如環衛車、翻鬥車等,灰塵、沙礫、石子等堅硬細小碎物容易附著在滑塊結構的滑軌表面。而在潤滑脂的作用下,這些細小顆粒不容易自然脫落,反而會隨著滑塊在滑軌上的運動進入到滑塊與滑軌的縫隙中,增加滑塊結構的磨損。
為解決上述問題,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滑塊10包括:滑塊安裝座12和滑塊體13。進油嘴20連接在滑塊安裝座12上,滑塊體13安裝在滑塊安裝座12上,出油孔11設置在滑塊體13上,第一過油通道形成在滑塊安裝座12及滑塊體13中。上述結構將摩擦頻繁的滑塊體13可以從滑塊10分離,當滑塊體13磨損嚴重時只需要將滑塊體13拆下更換即可,而不需要更換整個滑塊組件,這樣大大地降低了整個機械設備後期的維護修復成本。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在實施例中,滑塊體13為左右對稱設計的兩塊。但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在實際的生產工作中,滑塊10與滑軌40的接觸面部並不局限於兩個面,滑軌40相對於滑塊10也不一定是對稱的,所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機械設備的結構增加或者減少滑塊體13的數量,以及調整滑塊體13的具體布置方式。
圖2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並對滑塊組件進行了局部剖視;圖4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滑塊安裝座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如圖2和圖4所示,第一過油通道14包括:第一支通道、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其中,第一支通道貫穿設置在滑塊體13上。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均設置在滑塊安裝座12上並相互連通,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交叉設置。
滑塊體13與滑塊安裝座12緊密配合,新注入的潤滑脂依次通過第三支通道、第二支通道和第一支通道後進入滑塊10與滑軌40配合的接觸面,進而形成油膜。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交叉設置便於設置進油嘴20,方便維護修復人員進行注油工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相互垂直。當然,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在其他圖中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第二支通道和第三支通道也可以不垂直。
如圖2所示,滑塊安裝座12包括安裝基體121和活動擋板122,安裝基體121的第一端設置有止擋凸緣,活動擋板122可拆卸地設置在安裝基體121的第二端,活動擋板122連接在安裝基體121的第二端時滑塊體13夾設在止擋凸緣和活動擋板122之間。
上述結構將滑塊體13穩定在止擋凸緣和活動擋板122之間,可拆卸地活動擋板122方便了滑塊體13的拆卸。在圖2所示方案中,滑塊安裝座12的安裝基體121呈T型結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在實際生產應用中並不一定需要在滑塊組件兩面都設置滑塊體13,所以可以根據滑塊組件的大小或者軌道形狀將滑塊安裝座12的安裝基體121設計成L型。當然,也可以通過拆解的方法將T型結構的安裝基體121分解為多個零件再組合,也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活動擋板122與安裝基體121之間通過過渡螺栓30連接在一起。
圖5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過渡螺栓的剖視示意圖。如圖5所示,過渡螺栓30具有相互連通的油嘴安裝孔31及第二過油通道32,第二過油通道32與第一過油通道14相連通。
過渡螺栓30先將活動擋板122固定在滑塊安裝座12的安裝基體121上,夾緊滑塊體13,再安裝進油嘴20,進而保證整個滑塊組件的密閉性。過渡螺栓可以使用標準的螺栓,並在螺栓上打孔製成,這樣可以方便滑塊組件的安裝和後期零件的更換,進而降低滑塊組件的成本。
另外。為了與過渡螺栓30配合,油嘴安裝孔31為螺紋孔。螺紋孔具有密封良好,安裝牢固的特點,而且安裝拆卸方便,進一步降低機械設備後期的維護成本。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為實現零件間的緊密連接,連接方式不局限於螺紋連接,通過凸緣凹槽等方式連接都適用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圖3示出了圖1的滑塊組件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滑塊10與滑軌40配合的接觸面上還設置有儲油槽15,出油孔11與儲油槽15相連通。上述結構可以將潤滑脂儲存在儲油槽15中,增加潤滑脂在滑塊10與滑軌40間的存續時間,進一步降低了維護修復人員添加潤滑脂的頻率,潤滑脂維護周期長,便於日常維護。
如圖3所示,儲油槽15為長條形,儲油槽15的長邊垂直於滑塊組件的運動方向,儲油槽15的短邊平行於滑塊組件的運動方向。在滑塊10在滑軌40中運動時,儲油槽15的長邊可以作為刷子,平整油膜形狀,使油膜均勻地鋪在滑塊10與滑軌40的間隙中,增加滑塊10與滑軌40的使用壽命,進一步降低維護修復人員添加潤滑脂的頻率,同時降低機械設備後期維修的成本。
另外上述槽、孔、通道、油嘴形狀未作具體限定,可根據實際應用環境、機械結構進行適應性地改變。本實用新型的各組成部件的材料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成本和需要進行選擇。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根據本申請的車輛的實施例(圖中未示出)包括滑塊組件,滑塊組件為上述的滑塊組件。具有上述滑塊組件的車輛具有注油方便,後期維護簡單,維修成本低的特點。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當潤滑脂不足、滑塊與滑軌相對運動不流暢時,維護修復人員可以從進油嘴向滑塊與滑軌配合的接觸面直接添加潤滑脂,潤滑脂從進油嘴進入,通過滑塊內部打通的第一過油通道,從出油孔流出,順著滑塊與滑軌間的空隙擴散,進而形成油膜降低滑塊與滑軌間的摩擦力。對比現有的滑塊結構,滑塊中沒有設計注油通道,維護修復人員需要將滑塊與滑軌完全拆開,再向滑塊與滑軌的表面塗抹潤滑脂,然後再將滑塊與滑軌組裝。與上述過程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顯著地簡化了傳統方法的檢修過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