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清洗裝置的吸油煙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9:16:5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的吸油煙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超聲波霧化清洗裝置的吸油煙機。
背景技術:
目前吸油煙機已經成為普通家庭必不可少的廚房設備之一,由於中國家庭的烹飪習慣,導致炒菜時產生大量油煙,吸油煙機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風輪以及蝸殼內表面會吸附很多油汙,長時間不清洗,會導致油垢大量積聚,影響到吸油煙機的性能,由於油垢易燃,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引發火宅。
傳統的清洗方式是人工拆卸吸油煙機內部所有部件,採用鹼性溶液,勾兌一定比例的熱水後,用特定清洗工具對需要清洗的部位進行擦試清洗。這種清洗方式耗水多,需要人為操作,工作量大,勞動強度高,而且反覆拆裝容易造成設備的損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洗乾淨徹底、耗水量小的帶清洗裝置的吸油煙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具體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清洗裝置的吸油煙機,包括機殼、蝸殼、風輪和清洗裝置,所述蝸殼固定於所述機殼內,所述風輪固定於所述蝸殼內,所述清洗裝置包括注液機構、排液機構、超聲波霧化器和控制器,所述注液機構用於向所述蝸殼內注入清洗液,所述排液機構用於將蝸殼內清洗後的汙水排出,所述超聲波霧化器設置於所述蝸殼內,所述控制器用於控制所述超聲波霧化器將蝸殼內的清洗液霧化從而對蝸殼和風輪進行清洗。
優選地,所述超聲波霧化器設置於所述蝸殼內的底部。
優選地,包括加熱機構,所述加熱機構設置於所述蝸殼的底部的外表面且和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還用於控制所述加熱機構對蝸殼內的清洗液進行加熱或停止加熱。
優選地,所述加熱機構設置為PTC加熱器或矽膠加熱片或鋁箔加熱片。
優選地,所述注液機構包括水杯、水泵和噴嘴,所述水杯設置於所述機殼的下方,所述噴嘴固定於所述蝸殼的上部,所述水泵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噴嘴和水杯連接;所述控制器還用於控制所述水泵,使所述水泵將所述水杯內的清洗液輸送至所述噴嘴,並由所述噴嘴噴出清洗液對所述風輪和蝸殼進行噴洗。
優選地,所述水杯可拆卸連接於所述機殼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水杯包括吸水嘴,所述機殼上設置有與所述吸水嘴對應的進水口,所述吸水嘴與所述進水口密封連接,所述水泵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噴嘴和所述進水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排液機構包括排水開關和排水管,所述機殼上設置有出油口,所述蝸殼上設置有出油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與所述出油口連接,所述排水開關設置於所述出油孔和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之間,所述排水開關用於控制所述出油孔和所述排水管的連通或關斷。
優選地,所述機殼的出油口設置於所述水杯的上方。
優選地,所述排水開關設置為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還用於控制所述電磁閥的開啟或關斷。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清洗裝置包括注液機構、排液機構、超聲波霧化器和控制器,所述超聲波霧化器設置於蝸殼內,通過注液機構將清洗液注入蝸殼內,再由控制器控制超聲波霧化器將蝸殼內的清洗液霧化從而對蝸殼和風輪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後由排液機構排出蝸殼內的汙水。實現了吸油煙機的自動清洗,避免了反覆拆裝而造成的設備損害,延長了吸油煙機的使用壽命;同時清洗乾淨徹底,耗水量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帶有清洗裝置的吸油煙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的水杯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的吸水嘴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殼;11、進水口;2、蝸殼;21、出油孔;3、風輪;40、超聲波霧化器;50、矽膠加熱片;60、水杯;601、吸水嘴;6011、吸水管;6012、吸水孔;6013、固定件;602、掛角導槽;61、水泵;62、噴嘴;70、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油煙機,包括機殼1、蝸殼2、風輪3和清洗裝置;其中,蝸殼2固定於機殼1內,風輪3固定於蝸殼2內。清洗裝置包括注液機構、排液機構、超聲波霧化器40和控制器,注液機構用於向蝸殼2內注入清洗液,排液機構用於排出蝸殼2內清洗後的汙水,控制器設置於機殼1內,用於控制注液機構及排液機構的開啟或關停。超聲波霧化器40設置於蝸殼2內的底部,通過控制器啟動超聲波霧化器40,使超聲波霧化器40將蝸殼2內的清洗液霧化從而對風輪3和蝸殼2的內表面清洗。
在本實施例中,超聲波霧化器40利用電子高頻震蕩(振蕩頻率為1.7MHz或2.4MHz,超過人的聽覺範圍,該電子振蕩對人體及動物絕無傷害),通過陶瓷或不鏽鋼霧化片的高頻諧振,將液態水分子結構打散而產生自然飄逸的水霧,不需加熱或添加任何化學試劑。與加熱霧化方式比較,能源節省了90%。
設置有加熱機構,在本實施例中,加熱機構設置為矽膠加熱片50,矽膠加熱片50固定於蝸殼2底部的外表面並與控制器連接,通過控制器控制矽膠加熱片50對蝸殼2內的水進行加熱。在蝸殼2內設置有用於檢測水溫的溫度傳感器,控制器可以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檢測結果控制矽膠加熱片50對蝸殼2內的清洗液進行加熱或停止加熱。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清洗液的溫度超過預設值範圍的最大值時,控制器控制矽膠加熱片50停止加熱,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清洗液的溫度小於預設值範圍的最小值時,控制器控制矽膠加熱片50啟動加熱,以保證清洗液的溫度在預設值的範圍內。在其他實施例中,加熱機構也可以設置為PTC加熱器或鋁箔加熱片,其中PTC全文為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加熱器即為正溫度係數熱敏電阻加熱器。
注液機構包括水杯60、水泵61和噴嘴62,水杯60上設置有掛角導槽602,機殼1的下表面設置有與掛角導槽602相配合固定的油杯掛角,水杯60通過其掛角導槽602懸掛於機殼1的油杯掛角。且水杯60的一端設置有吸水嘴601,吸水嘴601包括吸水管6011、吸水孔6012和固定件6013。其中,固定件6013用於將吸水嘴601固定於水杯60,吸水管6011的下端延伸至水杯60的底部,吸水孔6012設置於吸水嘴601的上部且在吸水孔6012的周圍固定有密封軟膠。機殼1上設置有與吸水孔6012對應的進水口11,進水口11上也設置有密封軟膠,當水杯60懸掛於機殼1時的下方時,吸水孔6012與進水口11對接,兩塊密封軟膠緊密貼合在一起。水泵61固定於機殼1的上端,噴嘴62固定於蝸殼2的上部,水泵61的兩端分別通過水管與進水口11和噴嘴62連接。通過控制器控制水泵61的啟動,使水泵61將水杯60中的清洗液輸送至噴嘴62並由噴嘴62噴出清洗液對風輪3及蝸殼2的內表面清洗。
排液機構包括電磁閥70和排水管,機殼1的下表面設置有出油口,機殼1的出油口位於水杯60的上方。排水管的一端與機殼1的出油口連接,電磁閥70設置於出油孔21和排水管的另一端之間。電磁閥70由控制器控制其開啟或關斷,使清洗後的汙水通過出油孔21、排水管和機殼1的出油口排入水杯60內。
具體實施過程,將裝好清洗液的水杯60安裝於機殼1的下方,啟動清洗按鈕,控制器啟動水泵61工作,使水泵61將水杯60內的清洗液輸送至噴嘴62,噴嘴62將清洗液噴出對蝸殼2的內表面及風輪3進行清洗。同時控制器控制電磁閥70關斷,使噴嘴62噴出的清洗液匯聚於蝸殼2內。待噴洗一段時間後,控制器控制水泵61關停,然後控制器控制矽膠加熱片50對蝸殼2的清洗液加熱,待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優選加熱溫度為50-80度)。控制器控制啟動超聲波霧化器40,超聲波霧化器40將清洗液霧化形成高溫蒸汽充斥在蝸殼2內,將蝸殼2和風輪3上的頑固性油脂層層軟化、溶解至剝落。然後再次啟動水泵61進行噴洗,待清洗完畢,控制器打開電磁閥70,將清洗後蝸殼2內的汙水導入水杯60中,並啟動風輪3高速運轉甩幹風輪3,從而完成清洗過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