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剪力注漿錨杆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9:01:37 2
抗剪力注漿錨杆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剪力注漿錨杆,它由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組成;所述的副杆體是一段高強無縫鋼管;高強無縫鋼管的孔外端加工有螺紋,並設有託盤和螺母;所述的主杆體是在柔性管上每間隔一定距離設有若干注漿孔,注漿孔處設有鋼絞線支架,在柔性管上纏繞有鋼絞線成為繩索狀,注漿孔處的鋼絞線被鋼絞線支架撐開形成注漿縫隙;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時,柔性管插進高強無縫鋼管中並相互聯通,鋼絞線連接在高強無縫鋼管的端部,從而使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成一體。本實用新型具有柔性、強度高、抗剪切破壞強,同時通過逐漸注漿實現了錨杆的全長錨固,用漿液的擴散來加固圍巖,從而改善軟弱圍巖工程的支護效果。
【專利說明】抗剪力注漿錨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錨杆涉及工程支護錨杆,尤其涉及注漿錨杆。
【背景技術】
[0002]錨杆在礦山工程及其他地下工程中可用於井巷支護,堤壩加固,滑坡治理,隧道加固,軟土深基坑加固等領域。在一些軟弱圍巖和變形大、破壞嚴重的井巷工程中普遍使用注漿錨杆。注漿錨杆的構造主要是在無縫鋼管的孔外端設有螺母和託盤,無縫鋼管上設有注漿孔。使用時將注漿錨杆置入鑽孔後,用注漿泵通過鋼管向鑽孔以及鑽孔的裂隙中注漿,用漿液的擴散來加固圍巖,漿液凝固後提高圍巖的整體性,並起到全長錨固錨固作用。
[0003]由於軟弱圍巖變形大,地質條件差,錨杆除了承受軸向拉力之外還承受徑向剪切力。由於錨杆杆體為剛性構件,有時候錨杆杆體雖尚未達到破斷極限,但易發生剪切破壞,造成支護結構失穩。另外,有時注漿錨杆的長度遠遠大於巷道的寬度,且鋼管體不容易彎曲,無法向深鑽孔中安裝,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目前注漿錨杆易被剪切破壞的問題,設計一種抗剪力注漿錨杆。
[0005]一種抗剪力注漿錨杆,它由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組成;所述的副杆體是一段1-2米長的高強無縫鋼管;高強無縫鋼管的孔外端加工有螺紋,並設有託盤和螺母;所述的主杆體由一根比副杆體直徑細的柔性管和若干股鋼絞線組成,其結構是,在柔性管上每間隔一定距離設有若干注漿孔,注漿孔處設有鋼絞線支架,在柔性管上纏繞有鋼絞線成為繩索狀,注漿孔處的鋼絞線被鋼絞線支架撐開形成注漿縫隙;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時,柔性管插進高強無縫鋼管中並相互聯通,鋼絞線連接在高強無縫鋼管的端部,從而使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成一體。
[0006]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
[0007]1、抗剪力注漿錨杆的杆體為高強無縫鋼管和捻制的多股鋼絞絲兩部分,主杆體為柔性結構,伸長率大,抗剪強度高,不易破斷,可實施性好。
[0008]2、主杆體內部設鋼支架形成中空結構,內設柔性注漿管,注漿管與無縫鋼管連接,保證漿液充滿鑽孔。
[0009]3、外錨頭為螺紋鋼與中空無縫鋼管連接,便於現場實施安裝。
[0010]4、副杆體為中空無縫鋼管,是錨杆的剛性杆體,杆體的強度高,並可用於注漿,安裝外錨頭方便。
[0011]總之,該錨杆的安裝施工簡單,具有柔性、強度高、抗剪切破壞強,同時通過逐漸注漿實現了錨杆的全長錨固,用漿液的擴散來加固圍巖,從而改善軟弱圍巖工程的支護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0013]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放大圖。
[0014]圖中:1-託盤,2-螺母,3-高強無縫鋼管,4-鋼絞線,5-柔性管,6_注漿孔,7_鋼絞線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的抗剪力注漿錨杆,它由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組成;所述的副杆體是一段1-2米長的高強無縫鋼管3 ;高強無縫鋼管3的孔外端加工有螺紋,並設有託盤I和螺母2 ;所述的主杆體由一根比副杆體直徑細的柔性管5和若干股鋼絞線4組成,其結構是,在柔性管5上每間隔一定距離設有若干注漿孔6,注漿孔6處設有鋼絞線支架7,鋼絞線4纏繞在柔性管5上成為繩索狀,注漿孔6處的鋼絞線4被鋼絞線支架7撐開形成注漿縫隙;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時,柔性管5插進高強無縫鋼管3中並相互聯通,鋼絞線4連接在高強無縫鋼管3的端部,從而使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成一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抗剪力注漿錨杆,其特徵在於,它由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組成;所述的副杆體是一段1-2米長的高強無縫鋼管;高強無縫鋼管的孔外端加工有螺紋,並設有託盤和螺母;所述的主杆體由一根比副杆體直徑細的柔性管和多股鋼絞線組成,其結構是,在柔性管上間隔設有多個注漿孔,注漿孔處設有鋼絞線支架,在柔性管上纏繞有鋼絞線成為繩索狀,注漿孔處的鋼絞線被鋼絞線支架撐開形成注漿縫隙;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時,柔性管插進高強無縫鋼管中並相互聯通,鋼絞線連接在高強無縫鋼管的端部,從而使副杆體和主杆體連接成一體。
【文檔編號】E21D21/00GK203702205SQ201420098354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5日
【發明者】吳新華, 王新穩, 王 琦, 王明遠, 喬衛國, 林登閣, 李彬 申請人:泰安振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