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及相應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20:43:21 2
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及相應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的兩水相體系由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ADBA和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MDB溶解於氫氧化鈉溶液中,在室溫下靜置4~6h後形成兩相,成相的pH範圍為5.2~6.5。由此形成的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為pH響應型,兩種成相聚合物可以高效回收,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回收簡便,適於大規模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及相應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溶解聚合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響應再生型聚合物【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及相應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兩水相體系是指聚合物與聚合物之間、或聚合物與無機鹽之間在水中以適當的濃度溶解所形成的互不相溶的兩個水相體系。
[0003]由於兩水相體系中的兩相主要成分都是水(含水量超過85% ),這形成了更溫和的環境,可有效防止生物物質的變性或者生物活性的降低,利於生物物質的分離。利用兩水相萃取生物分子,克服了有機溶劑萃取中生物產品容易失活和強親水性物質難溶於有機溶劑的缺點,且環境友好,無生產安全問題,也不存在產品的有機溶劑殘留。除此之外,兩水相萃取過程操作條件溫和,一般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兩水相萃取過程易於放大,對於工業應用尤為有利。兩水相體系之間的相間界面張力很小,大大低於傳統有機萃取體系,溶質分配過程溫和,有利於保持生物活性,使生物物質不易受到破壞,而且相間傳質過程和平衡過程快速,能耗小。兩水相體系在分離工程(特別是生物分離)中極具工業應用前景,但是兩水相體系中的成相聚合物不能回收和循環使用導致高成本和環境問題,從而障礙了其工業應用。
[0004]因此,為了進一步降低分離成本和更好地保護環境,一種回收率高,從而大大降低工業成本,利於兩水 相技術的推廣的再生型兩水相體系是十分具有實用價值的。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pH敏感可逆溶解,回收率高,從而大大降低工業成本,利於兩水相技術的推廣,適於大規模推廣應用的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及相應的應用。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主要特點是:
[0007]所述的兩水相體系由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adba和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溶解於氫氧化鈉溶液中,在室溫下靜置4~6h後形成兩相,成相的pH範圍為5.2~6.5。
[0008]較佳地,所述的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adba的粘均分子量為3.37X 105g/mol,等電點為4.0,由式(I)所示化合物、式(2)所示化合物、式(3)所示化合物和式(4)所示化合物經無規共聚而得到,其中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所述的式(2)所示化合物、所述的式
(3)所示化合物和所述的式(4)所示化合物的投料摩爾比為23:8:1:6,
[0009]
【權利要求】
1.一種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水相體系由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adba和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m溶解於氫氧化鈉溶液中,在室溫下靜置4~6h後形成兩相,成相的pH範圍為5.2~6.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adba的粘均分子量為3.37X 105g/mol,等電點為4.0,由式(I)所示化合物、式(2)所示化合物、式(3)所示化合物和式(4)所示化合物經無規共聚而得到,其中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所述的式(2)所示化合物、所述的式(3)所示化合物和所述的式⑷所示化合物的投料摩爾比為23:8:1: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m的粘均分子量為1.04X 104g/mol,等電點為3.1,由式(6)所示化合物、式(2)所示化合物和式(5)所示化合物經無規共聚而得到,其中所述的式(6)所示化合物、所述的式(2)所示化合物和所述的式(5)所示化合物的投料摩爾比為19: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17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adba通過調節pH值至其自身的等電點進行回收利用;所述的pH響應再生型聚合物P.通過調節PH值至其自身的等電點進行回收利用。
6.—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H-pH響應再生型兩水相體系在相轉移催化反應和生物產品中的應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生物產品為抗生素。
【文檔編號】C08J3/02GK104017226SQ201410255801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0日
【發明者】曹學君, 李淑桃, 麥祺, 崔鵬程 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