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纖維紙尿褲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1:48:36 3
竹纖維紙尿褲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竹纖維紙尿褲,從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層、導流層、吸收層和底層;所述面層和底層為竹纖維無紡布;所述導流層為聚丙烯材料;所述吸收層為高分子吸收層;所述面層、導流層、吸收層和底層四周順次固定連接,所述面層和底層將所述導流層和吸收層固定在所述面層和底層之間。本實用新型具有天然抗菌、護膚等保健功能,可增強紙尿片的透氣性和抗菌性。
【專利說明】 竹纖維紙尿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衛生用品,尤其涉及一種竹纖維紙尿褲。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嬰兒紙尿褲、紙尿片等在不斷更新和換代。現有的紙尿布中抗菌能力及透氣性都比較差,會給嬰兒帶來不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可增強紙尿片的透氣性和抗菌性的竹纖維紙尿褲。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竹纖維紙尿褲,從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層、導流層、吸收層和底層;所述面層和底層為竹纖維無紡布;所述導流層為聚丙烯;所述吸收層為高分子吸收層;所述面層、導流層、吸收層和底層順次固定連接,所述面層和底層將所述導流層和吸收層固定在所述面層和底層之間。
[0006]所述面層、導流層、吸收層和底層四周順次通過熱熔膠固定連接。
[0007]所述底層外部還設有塑料薄膜。
[0008]所述薄膜為竹纖維膜。
[0009]所述薄膜與所述底層一體成型。
[0010]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與皮膚接觸的面層材料,採用竹纖維無紡布,具有天然抗菌、護膚等保健功能。本實用新型的吸收層為高分子吸收層,具有吸水和貯水作用,高分子吸收層由木漿和高分子樹脂組成,以保證面層透過和導流下來的水能被快速吸收和貯藏,並且長時間不反滲,木漿化解後可剝離回收或自然降解,不會汙染環境。本實用新型的底層也採用竹纖維無紡布,最外面也是相應纖維製成的塑料膜,與底層一體成型,有效防止漏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竹纖維紙尿褲的結構組成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竹纖維紙尿褲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5]請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竹纖維紙尿褲,從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層1、導流層2、吸收層3和底層4 ;所述面層I和底層4為竹纖維無紡布;所述導流層2為聚丙烯;所述吸收層3為高分子吸收層,由木漿和高分子樹脂組成;所述面層1、導流層2、吸收層3和底層4順次固定連接,所述面層I和底層4將所述導流層2和吸收層3固定在所述面層I和底層4之間。所述面層I四周與導流層2四周之間、導流層2四周與吸收層3四周之間以及吸收層3四周與底層4四周之間通過熱熔膠固定連接。所述底層4外部還設有塑料薄膜5。所述塑料薄膜5為竹纖維膜。所述塑料薄膜5與所述底層4 一體成型。
[0016]與皮膚接觸的面層I採用竹纖維無紡布,竹纖維是以竹材為原料提煉出來的纖維,具有天然抗菌、護膚等保健功能。
[0017]吸收層3為高分子吸收層,具有吸水和貯水作用,由木漿和高分子樹脂組成,以保證面層I透過和導流下來的水能被快速吸收和貯藏,並且長時間不反滲,木漿化解後可剝離回收或自然降解,不會汙染環境。
[0018]底層4也採用竹纖維無紡布,最外面也是相應纖維製成的塑料膜5,通過熱熔膠將其固定連接,最外面的塑料薄膜5可有效防止液體漏出。
[001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天然抗菌、護膚等保健功能,可增強紙尿片的透氣性和抗菌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竹纖維紙尿褲,其特徵在於:從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層(I)、導流層(2)、吸收層(3)和底層(4);所述面層(I)和底層(4)為竹纖維無紡布;所述導流層(2)為聚丙烯材料;所述吸收層(3)由為高分子吸收層;所述面層(I)、導流層(2)、吸收層(3)和底層(4)順次固定連接,所述面層(I)和底層(4)將所述導流層(2)和吸收層(3)固定在所述面層(I)和底層(4)之間。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纖維紙尿褲,其特徵在於:所述面層(I)、導流層(2)、吸收層(3)和底層(4)四周順次通過熱熔膠固定連接。
3.—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纖維紙尿褲,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層(4)外部還設有塑料薄膜(5)。
4.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竹纖維紙尿褲,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薄膜(5)為竹纖維膜。
5.一種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竹纖維紙尿褲,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薄膜(5)與所述底層(4) 一體成型。
【文檔編號】A61F13/496GK203425130SQ201320288161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4日
【發明者】潘向建 申請人:潘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