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菌牙膏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03:45:47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菌牙膏。
背景技術:
口腔疾病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常見的口腔疾病主要有齲病、牙齦炎、牙周病以及口腔潰瘍等。WHO把齲齒列為在世界內應重點防治的3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排在心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的第3位。這表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人群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人類的關注,口腔疾病的防治是未來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大部分口腔疾病及口腔問題,主要是由口腔中存在的致病菌引起的。口腔細菌攝取糖後所產生的酸能夠導致蛀牙;由口腔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可導致牙齦出血;此外,這些細菌的代謝廢物還可導致牙結石及口臭等。因此,控制口腔致病菌是預防口腔疾病的主要任務。口腔疾病大多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常被忽略或被錯誤判斷為「上火」等其他問題。而且,消費者對口腔保健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在口腔問題未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之前,普遍不會太重視,不會去醫院進行醫治,而可能僅是自行吃一些抗生素或清火的藥物,以緩解症狀。事實上,如果通過良好和有效的口腔清潔衛生習慣,可大大避免或減少口腔問題的發生。而其中最簡便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牙膏進行口腔清潔,清除口腔中有害的細菌,並控制其再生。
化合物Hydrangenone從鼠尾草屬和繡球屬的地上部分分離的,
一種具有6/7/6/5/5元碳環骨架的新的七環類異戊二烯。首次發表於Hydrangenone,a New Isoprenoid with an Unprecedented Skeleton fromSalvia hydrangea,Org.Lett.,2012,14(1),166-169。
申請人發現Hydrangenone與桔皮素在一定比例下製備的牙膏中具有很好抑制口腔細菌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抗菌牙膏,很好抑制口腔細菌的作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菌牙膏,包括摩擦劑、保溼劑、粘合劑及發泡劑,其特徵在於牙膏中添加有抗菌組合物,所述的抗菌組合物含有化合物Hydrangenone,所述的Hydrangenone化學結構式如下:
所述的抗菌組合物還含有桔皮素,CAS號:481-53-8。
所述的抗菌組合物中,Hydrangenone與桔皮素重量份數之比為1∶1-20∶1。
所述的摩擦劑為碳酸鈣、磷酸氫鈣、二氧化矽中一種或幾種,保溼劑為山梨醇、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粘合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黃原膠、羥乙基纖維素、瓜爾膠、卡拉膠中的一種或幾種;發泡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
所述的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將抗菌組合物、摩擦劑、保溼劑、粘合劑及發泡劑混合,通過攪拌、真空脫氣得牙膏膏體。
所述的質量比分別為,摩擦劑15%~50%;保溼劑15%~55%;粘合劑0.5%~2.0%;發泡劑2%~3%;抗菌組合物0.1%~2%;其餘為去離子水。
本發明的牙膏具有抗菌物,抗菌物由Hydrangenone與桔皮素混合組成,試驗證實牙膏中含有這一抗菌物有著很好的抑菌作用,特別是最口腔中常見的四種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Hydrangenone與桔皮素在13-15∶1的比例下,其抑菌環直徑顯著增大,可見對於口腔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桔皮素,CAS號:481-53-8。
本發明所涉及化合物Hydrangenone的製備方法參見文獻:(Org.Lett.,2012,14(1),166-169)。
實施例1
二氧化矽30%;山梨醇30%;羧甲基纖維素鈉1%;十二烷基硫酸鈉3%,抗菌組合物1%,餘量去離子水。
實施例2
磷酸氫鈣25%;丙二醇30%;羥乙基纖維素1%;十二烷基硫酸鈉3%,抗菌組合物1%,餘量去離子水。
實施例3
碳酸鈣30%;山梨醇30%;羧甲基纖維素鈉1%;十二烷基硫酸鈉3%,抗菌組合物0.8%,餘量去離子水。
實施例4
二氧化矽35%;甘油20%;卡拉膠1%;十二烷基硫酸鈉3%,抗菌組合物2%,餘量去離子水。
以實施例1的組分為標準製備牙膏,通過不同比例的Hydrangenone與桔皮素,對各組的牙膏進行抑菌環試驗,以確定牙膏對4種主要的口腔致病菌的抑制能力。
4.3牙膏抑菌環試驗
1)原理
利用抑菌劑不斷溶解,經瓊脂擴散形成不同濃度梯度,以顯示其抑菌作用。
2)試驗菌株
牙齦卟啉單胞菌菌懸液、變形鏈球菌菌懸液、中間普氏菌菌懸液和具核梭桿菌菌懸液。
3)實驗牙膏
利用實施例1組分製備的牙膏,抗菌組合物為不同比例的Hydrangenone與桔皮素。
4)試驗方法
抑菌片的製備:採用牙膏與水1∶3稀釋成均勻牙膏漿後,取無菌並乾燥的濾紙片。每片滴加牙膏20μL,然後將濾紙片平放於清潔的無菌平皿內,開蓋置溫箱37℃中烤乾,或置室溫下自然乾燥後備用。②陰性對照樣片的製備:取無抑菌活性成分或無顯著抑菌效果的牙膏與水1∶3稀釋成均勻牙膏漿後,取無菌並乾燥的濾紙片。每片滴加牙膏20μL,然後將濾紙片平放於清潔的無菌平皿內,開蓋置溫箱37℃中烤乾,或置室溫下自然乾燥後備用。③試驗菌的接種及抑菌劑樣片貼放:參照《消毒技術規範(2002年版)》「抗(抑)菌試驗」。④測量抑菌環時,應選均勻而完全無菌生長的抑菌環進行。測量其直徑應以抑菌環外沿為界5)評價規定抑菌作用的判斷:抑菌環直徑大於7mm者,且試驗組的抑菌環顯著大於陰性對照組,判為有抑菌作用。抑菌環直徑小於或等於7mm者,判為無抑菌作用。3次重複試驗均有抑菌作用結果者,判為合格。空白組是不含有抗菌組合物的實施例1牙膏。
4.4試驗結果
空白牙膏的抑菌試驗結果表明,空白牙膏對4種口腔常見致病菌的抑菌環平均直徑均不大於7mm,即不具有抑菌作用。
各組牙膏對4種口腔常見致病菌的抑菌環平均直徑(mm),
A,為Hydrangenone,B為桔皮素,
上述實驗數據表明,Hydrangenone與桔皮素在13-15∶1的比例下,其製備的牙膏抑菌環直徑顯著增大。顯著高於其他比例組以及空白組,具有顯著的抑菌效果,可見其在Hydrangenone與桔皮素在13-15∶1的比例下製備的牙膏,協同抑菌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