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6:23:0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扇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
背景技術:
風扇,指熱天藉以生風取涼的用具電扇,是用電驅動產生氣流的裝置,內配置的扇子通電後來進行轉動化成自然風來達到乘涼的效果,機械風扇起源房頂上,1829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鐘錶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電風扇。
但現有的風扇沒設有過濾雜質和灰塵的裝置,吹出的風源帶有微小的顆粒物,使人們吸入呼吸道,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日積月累,吹出的風帶有灰塵,灰塵全部堆積在風扇前蓋和後蓋上,需要拆卸清洗風扇,費時費力。
所以,如何設計一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成為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外表面設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與裝置本體緊密焊接,所述裝置本體的一側設有風扇前蓋和風扇後蓋,所述風扇後蓋嵌入設置於裝置本體中,所述風扇後蓋的頂部設有調檔鈕,所述調檔鈕與裝置本體信號連接,所述風扇後蓋的底部設有電源接口,所述電源接口與裝置本體電性連接,所述電源接口的一側設有電源線,所述電源線與電源接口緊密焊接,所述電源線的一側設有電源器,所述電源器與裝置本體電性連接,所述電源器的頂部設有電源插頭,所述電源插頭與電源器緊密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一側設有風扇固定架和活動固定蓋,所述風扇固定架與裝置本體通過活動固定蓋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前蓋的頂部設有電源開關,所述電源開關與裝置本體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內部設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嵌入設置於裝置本體中。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後蓋的外表面設有風扇風孔,所述風扇風孔貫穿設置於風扇後蓋中。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一側設有風扇固定蓋,所述風扇前蓋與裝置本體通過風扇固定蓋活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採用了過濾網的技術,在啟動裝置本體吸引風源時,風源經過風扇後蓋,透過過濾網,風源中帶有的雜質和灰塵會被過濾網過濾,而且過濾網採用細小的網製成,不用擔心風力會被阻擋,拆卸只需從風扇頂部抽出即可,方便快捷,解決了傳統式不能過濾風源內雜質和灰塵的問題,還解決了使用時間過長堆積灰塵需要清洗的問題,具有清潔性,節省了人們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過濾網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風扇後蓋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框;2-風扇後蓋;3-風扇固定架;4-風扇風孔;5-電源器;6-電源插頭;7-電源線;8-電源接口;9-調檔鈕;10-過濾網;11-電源開關;12-風扇固定蓋;13-風扇前蓋;14-活動固定蓋;15-裝置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局域防塵效果的風扇,包括裝置本體15,所述裝置本體15的外表面設有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與裝置本體15緊密焊接,所述裝置本體15的一側設有風扇前蓋13和風扇後蓋2,所述風扇後蓋2嵌入設置於裝置本體15中,所述風扇後蓋2的頂部設有調檔鈕9,所述調檔鈕9與裝置本體15信號連接,所述風扇後蓋2的底部設有電源接口8,所述電源接口8與裝置本體15電性連接,所述電源接口8的一側設有電源線7,所述電源線7與電源接口8緊密焊接,所述電源線7的一側設有電源器5,所述電源器5與裝置本體15電性連接,所述電源器5的頂部設有電源插頭6,所述電源插頭6與電源器5緊密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15的一側設有風扇固定架3和活動固定蓋14,所述風扇固定架3與裝置本體15通過活動固定蓋14活動連接,所述風扇固定架3能夠固定裝置本體15,使裝置本體15有穩定的工作環境,防止裝置本體15在運行時抖動。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前蓋13的頂部設有電源開關11,所述電源開關11與裝置本體15電性連接,所述電源開關11能夠啟動裝置本體15,方便了裝置本體15的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15的內部設有過濾網10,所述過濾網10嵌入設置於裝置本體15中,所述過濾網10能夠過濾裝置本體15運行時通過的風源,具有淨化風源的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後蓋2的外表面設有風扇風孔4,所述風扇風孔4貫穿設置於風扇後蓋2中,所述風扇風孔4能夠傳輸裝置本體15引流的風源,為傳輸風源提供條件。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15的一側設有風扇固定蓋12,所述風扇前蓋13與裝置本體15通過風扇固定蓋12活動連接,所述風扇前蓋13和風扇固定蓋12之間緊密配合,有效的增強了風扇的安全,防止風扇葉片造成危險狀況。
工作原理:首先,檢查裝置本體15底部的電源接口8是否鬆動,電源線7是否損壞,以免出現操作時漏電的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其次檢查風扇固定蓋12的固定情況,防止在運行時風扇固定蓋12脫落,內部的風葉飛出,檢查完畢後,插好電源插頭6,點擊電源開關11啟動裝置,旋轉調檔鈕9調好合適的風檔,此時風源將會從風扇後蓋2透過,經過過濾網10,此時風源中帶有的雜質和灰塵將會被過濾網10過濾掉,過濾過後的風源再由風扇前蓋13吹出,設在風扇固定架3一側的活動固定蓋14可活動連接風扇固定架3與固定框1,可對風扇進行360度的旋轉調節,方便了操作。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