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2:16:32 1
專利名稱: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門的製作技術,尤其是一種銅門的覆銅板的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銅門以用材不同分為兩種,1.純銅門純銅門由厚度0.5mm以上的紫銅打造而成,品質最好,成本也最高。2.覆銅門覆銅門的製作材料是覆銅板,所謂的覆銅板就是在鍍鋅板上覆上一層0. 12-0. 2mm的銅皮,表面材料和質感都與純銅板一樣,由於用銅量減少,成本較純銅板下降不少,用覆銅板製作的覆銅門比純銅門成本下降將近一半。對於銅門而言,有整體模壓和小塊拼貼兩種成型方法,整體模壓是用一整塊銅板直接模壓成門板,因此對銅板的寬度有嚴格的要求,然而,銅板的寬度受厚度的影響,當厚度小於0. 3mm時,銅板最寬只能加工到820mm,即使能超過820mm,加工難度和加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銅板越厚,越容易加工出寬幅的銅板,銅門的門板寬度一般都在800mm以上,加上折邊總寬度至少要求1000mm,如採用整體模壓,則銅板的寬度必須達到IOOOmm以上,也就是說,厚度小於0. 3mm的銅板是無法實現整體模壓的;小塊拼貼工藝是由許多塊獨立成型的銅板用膠粘接成門板,工藝相當繁瑣,精度要求較高,採用小塊拼貼的銅門,人工成本遠高於整體模壓的銅門。覆銅門的材料由兩層金屬覆合而成,銅皮的厚度只有0. 12-0. 2mm,而這個厚度的銅皮的最大寬度只有820mm,也就是說覆銅板的寬度不會超過820mm,因此,覆銅板是不可能整體模壓的,只能採用小塊拼貼工藝。覆銅門之所以能成功推廣,主要得益於成本控制,在保證純銅華貴品質的前提下, 產品成本大為下降,然而這並不是說沒有改進的空間了,覆銅門只能採用小塊拼貼工藝,而小塊拼貼工藝的工藝要求和生產成本都很高,還存在不小的加工質量隱患。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覆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的工藝要求高、生產成本高、存在加工質量隱患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低工藝要求、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加工質量的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所述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先計算出銅門門板整體模壓所需要的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選擇一張 0. 5-lmm厚的鍍鋅板,裁剪成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的矩形;2)、銅門門板的寬度方向包括位於中部的藝術區域和位於兩側的平面區域;裁剪出三塊銅皮,其中一塊寬度參照所述藝術區域的寬度,另外兩塊參照所述平面區域的寬度, 三塊銅皮的寬度之和與總寬度A相同,三塊銅皮的長度均與總長度B —致;3)、在鍍鋅板的一面塗上膠或鋪上膠膜,再將三塊銅皮平整的鋪在上面,其中一塊位於中部,另外兩塊銅皮位於兩側,要求相鄰銅皮之間的接縫緊密,接縫寬小於0. 4mm,各塊
3銅皮的外緣與鍍鋅板對齊;4)、壓緊、加熱、固化、裁平邊緣,形成覆銅板;5)、覆銅板上,另外兩塊銅皮與其中一塊銅皮之間均有一條接縫,即三塊銅皮之間有兩條接縫,製作出一副凹陷壓筋模具,壓筋位置對準所述接縫下壓,銅皮接縫處被下壓凹陷。進一步,所述步驟5)中,所述壓筋位置的凹陷處寬為1 3mm,深為1.5 3. 5mm。再進一步,所述下壓凹陷處填充黑色玻璃膠。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降低工藝要求、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加工質量。
圖1是銅門板的布局示意圖。圖2是銅板材的裁剪示意圖。圖3是覆合好的銅板材的示意圖。圖4是壓筋前的拼接縫示意圖。
圖5是壓筋後的拼接縫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參照圖1 圖5,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所述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先計算出銅門門板整體模壓所需要的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選擇一張 0. 5-lmm厚的鍍鋅板3,裁剪成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的矩形;2)、銅門門板的寬度方向包括位於中部的藝術區域2和位於兩側的平面區域1 ;裁剪出三塊銅皮,其中一塊寬度參照所述藝術區域的寬度,另外兩塊參照所述平面區域的寬度,三塊銅皮的寬度之和與總寬度A相同,三塊銅皮的長度均與總長度B —致;3)、在鍍鋅板3的一面塗上膠或鋪上膠膜,再將三塊銅皮平整的鋪在上面,其中一塊位於中部,另外兩塊銅皮位於兩側,要求相鄰銅皮之間的接縫緊密,接縫寬度小於0. 4mm, 各塊銅皮的外緣與鍍鋅板對齊;所述接縫寬度越小越好,例如位於0. 1 0. 4mm之間,如果能夠達到0. Imm以下則更好。4)、壓緊、加熱、固化、裁平邊緣,形成覆銅板;5)、覆銅板上,另外兩塊銅皮與其中一塊銅皮之間均有一條接縫,即三塊銅皮之間有兩條接縫,製作出一副凹陷壓筋模具,壓筋位置對準所述接縫下壓,銅皮接縫處被下壓凹陷。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門板兩側為平面區域,幾乎所有的銅門都一樣,只有大小高矮之分;中間較大的一塊為藝術區域2,花色各異,是展現銅門魅力的中樞所在。那麼, 既然平面區域1基本都一樣,就可以製作出一張與門板布局一致的覆銅板,從而實現覆銅門的整體模壓。覆銅板的成型方法如下1)、先計算出門板整體模壓所需要的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包含折邊部分),選擇一張0. 5-lmm厚的鍍鋅板3,裁剪成該長寬度;
2)、如圖2所示根據門板的布局,裁剪出三塊銅皮,其中一塊寬度參照藝術區域2 的寬度,另外兩塊參照平面區域1的寬度,三塊銅皮的寬度之和與A相同,長度均與B —致, 由於銅皮採用三塊拼接,對銅皮寬度的要求就小了許多,常見的銅門藝術區域2的寬度也很少超過700mm的,市場上很容易買到適用的銅皮;3)、如圖3所示在鍍鋅板的一面塗上膠或鋪上膠膜,再將三塊銅皮平整的鋪在上面,要求接縫緊密,外緣與鍍鋅板基本對齊;4)、壓緊、加熱、固化、裁平邊緣。本實施例所述的覆銅板由3塊銅皮和一塊鍍鋅板組成,一整塊鍍鋅板和三塊銅皮緊密的覆合在一起,形成一塊新的覆銅板,銅皮之間接縫勾勒出銅門的平面區域和藝術區域,接縫寬度小於0. 4mm。5)、覆銅板製作好了,接下來就是為覆銅板壓筋如圖3所示覆銅板上有兩條接縫Fl和F2,製作出一副壓筋模具,壓筋位置對準接縫Fl和F2,壓筋結構為凹陷壓筋,如圖4、5所示凹陷處寬為1 3mm,深為1.5 3. 5mm, 銅皮接縫處被壓凹陷在筋的底部。在銅門整體製作完成後,凹陷處要填滿黑色玻璃膠,完全遮擋住接縫Fl和F2,使覆銅門看不出一絲拼接痕跡。覆銅板壓筋完成後,就可以在藝術區域2內模壓出設計好的紋理,也可以讓壓筋和藝術區域內的紋理一起模壓,減少一道工序。本實施例的覆銅板只需製作出三種不同規格,就可以滿足大部分覆銅門用材需要。覆銅板是一個整體,強度很高,可以省去製作門芯,只需內墊優質蜂窩紙即可。所述的覆銅板成型工藝也可以用於覆不鏽鋼板,用在不鏽鋼門上。
權利要求
1.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先計算出銅門門板整體模壓所需要的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選擇一張0.5-lmm厚的鍍鋅板,裁剪成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的矩形;2)、銅門門板的寬度方向包括位於中部的藝術區域和位於兩側的平面區域;裁剪出三塊銅皮,其中一塊寬度參照所述藝術區域的寬度,另外兩塊參照所述平面區域的寬度,三塊銅皮的寬度之和與總寬度A相同,三塊銅皮的長度均與總長度B —致;3)、在鍍鋅板的一面塗上膠或鋪上膠膜,再將三塊銅皮平整的鋪在上面,其中一塊位於中部,另外兩塊銅皮位於兩側,要求相鄰銅皮之間的接縫緊密,接縫寬度小於0. 4mm,各塊銅皮的外緣與鍍鋅板對齊;4)、壓緊、加熱、固化、裁平邊緣,形成覆銅板;5)、覆銅板上,另外兩塊銅皮與其中一塊銅皮之間均有一條接縫,製作出一副凹陷壓筋模具,壓筋位置對準所述接縫下壓,銅皮接縫處被下壓凹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中,所述壓筋位置的凹陷處寬為1 3mm,深為1. 5 3. 5mm。
3.如權利要求1或2—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壓凹陷處填充黑色玻璃膠。
全文摘要
一種銅門的覆銅板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一張0.5-1mm厚的鍍鋅板,裁剪成板材總寬度A、總長度B的矩形;2)裁剪出三塊銅皮,其中一塊寬度參照所述藝術區域的寬度,另外兩塊參照所述平面區域的寬度;3)在鍍鋅板的一面塗上膠或鋪上膠膜,再將三塊銅皮平整的鋪在上面,要求相鄰銅皮之間的接縫緊密,接縫寬度小於0.4mm,各塊銅皮的外緣與鍍鋅板對齊;4)壓緊、加熱、固化、裁平邊緣,形成覆銅板;5)覆銅板上,另外兩塊銅皮與其中一塊銅皮之間均有一條接縫,製作出一副凹陷壓筋模具,壓筋位置對準所述接縫下壓,銅皮接縫處被下壓凹陷。本發明能降低工藝要求、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加工質量。
文檔編號E06B3/30GK102182384SQ20111008057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明者楊子健, 程飛 申請人:楊子健, 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