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3:42:2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噪裝置,具體地說涉及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消聲器按消聲原理與結構可分為抗性消聲器、阻性消聲器和阻抗複合型消聲器三類:1、抗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是在內部通過管道、隔板等部件組成擴張室、共振室等各種消聲單元時,聲波在傳播時發生反射和幹涉,降低聲能量達到消聲目的。2、阻性消聲器:阻性消聲器是在內部排氣通過的管道周圍填充吸聲材料來吸收聲能量達到消聲目的的消聲器。3、阻抗複合型消聲器:阻抗複合型消聲器是分別用抗性消聲單元和吸聲材料組合構成的消聲器。
現有技術中的汽車消聲器最常用的就是抗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主要適於降低低頻及中低頻段的噪聲。抗性消聲器的最大優點是不需使用多孔吸聲材料,因此在耐高溫、抗潮溼、對流速較大、潔淨要求較高的條件均比阻性消聲器好。
但是抗性消聲器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尾氣的氣流具有較大的衝擊力,阻抗複合型消聲器在進行工作時,尾氣氣流的衝擊力會對消聲器的內部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壞,影響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實現一種可以緩解尾氣氣流對抗性消聲器內部結構的衝擊力,延長抗性消聲器的使用壽命的結構的目的。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包括消音筒,在消音筒內設置N個緩衝組和M個擋板,N、M均為正整數,所述緩衝組和擋板沿尾氣氣流方向交替排列;每個緩衝組包括一個減震彈簧和兩個支撐直管,所述減震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直管的一端固定,支撐直管的另一端與相鄰擋板固定;在減震彈簧內部還設置有減震直管,所述減震直管的一端與一個支撐直管固定,另一端置於另一個支撐直管內部;在擋板上還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支撐直管和減震直管均相通。
進一步的,本發明最大的改進之處在於:本發明中的擋板與消音筒大小匹配但不與消音筒固定,緩衝組中的兩個支撐直管分別與兩個擋板固定,在兩個支撐直管的中間設置一個螺旋的減震彈簧,在減震彈簧內設置一個減震直管,減震直管的一端與支撐架固定是起一個支撐作用,避免了減震彈簧彎曲移位;減震直管的另一端置於支撐直管內部,同時設計時,要求減震直管不與支撐直管相連接且與支撐直管還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減震直管可以隨著減震彈簧的壓縮移動而往支撐直管內部移動。本發明的減震直管和支撐直管都與擋板的通孔相通,當氣流通過擋板時,會對擋板產生一個衝擊力,擋板上的減震彈簧就會在衝擊力的作用下被壓縮產生一個反向推力,反向推力和衝擊力相互作用抵消或減輕衝擊力。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消音管和擋板,起到對擋板和消音管緩衝保護作用,延長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緩衝組、擋板和消音筒之間所圍成的腔體為共振室。進一步的,在消音筒內部設置沿尾氣氣流方向交替排列的緩衝組和擋板,即兩個擋板之間就設置有一個緩衝組,緩衝組、擋板和消音筒之間就形成共振室,當聲波隨著基於空氣動力學原理的氣流通過支撐直管與減震直管之間的縫隙以及減震直管中的透氣孔在共振室中來回反射,起到消音的目的。隨著氣流進入第二個緩衝組中聲波會在第二個由支撐直管、減震直管、擋板和消音筒之間形成共振室中來回反射,起到消音作用。若干個沿尾氣氣流方向交替排列的緩衝組和擋板進一步消除了噪音。
在減震直管上還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透氣孔。進一步的,透氣孔的作用的2個,一是使聲波可以衝透氣孔中穿過,進入共振室;二是使氣流中的水蒸氣排出。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減震直管和支撐直管都與擋板的通孔相通,當氣流通過擋板時,會對擋板產生一個衝擊力,擋板上的減震彈簧就會在衝擊力的作用下被壓縮產生一個反向推力,反向推力和衝擊力相互作用抵消或減輕衝擊力,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消音管和擋板,起到對擋板和消音管緩衝保護作用,延長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2、本發明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在消音筒內部設置沿尾氣氣流方向交替排列的緩衝組和擋板,即兩個擋板之間就設置有一個緩衝組,緩衝組、擋板和消音筒之間就形成共振室,聲波隨著氣流通過支撐直管與減震直管之間的縫隙以及減震直管中的透氣孔在共振室中來回反射,起到消音的目的,通過本發明中的方式形成了多個共振室,相比現有技術,提升了消音效果。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及對應的部件名稱:
1-消音筒,3-擋板,4-減震彈簧,5-支撐直管,6-減震直管,7-通孔,8-透氣孔,9-共振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基於空氣動力學的降噪改進結構,包括消音筒1,在消音筒1內設置2個緩衝組和3個擋板3,N、M均為正整數,所述緩衝組和擋板3沿尾氣氣流方向交替排列;每個緩衝組2包括一個減震彈簧4和兩個支撐直管5,所述減震彈簧4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直管5的一端固定,支撐直管5的另一端與相鄰擋板3固定;在減震彈簧4內部還設置有減震直管6,所述減震直管6的一端與一個支撐直管5固定,另一端置於另一個支撐直管5內部;在擋板3上還設置有通孔7,所述通孔7與支撐直管5和減震直管6均相通;緩衝組、擋板和消音筒之間所圍成的腔體為共振室9;在減震直管6上還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透氣孔8。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