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調光燈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8:30: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系統領域,特別是一種智能調光燈頭裝置。
背景技術:
帶螺口燈頭的光源在現實生活場所中非常普遍,特別是吊燈、檯燈、歐式燈具,應用非常廣泛。隨著智能照明行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光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燈具可調光就能很大程度滿足這種需求。現有的螺口燈頭在進行智能可調光的改造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輔助裝置實現其調光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燈頭,實現傳統螺口燈具的調光功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調光燈頭裝置,包括絕緣外殼,設於外殼頂部的上螺口燈頭,以及設於外殼內的內螺口,所述上螺口燈頭/內螺口分別與標準螺口燈座/燈頭相匹配;
還包括設於所述上螺口燈頭內的調光模塊,所述調光模塊包括過微處理器單元及連接所述微處理器單元的過零檢測單元、相切控制單元和無線通信單元,以及給上述各單元供電的取電單元;所述過零檢測單元用於檢測交流過零點位置,並以低壓電平信號輸出;所述相切控制單元用於在過零點後或過零點前將交流電正弦波的半波進行斷電處理;所述無線通信單元用於接收無線控制信號或反饋狀態信息;所述微處理器單元用於處理過零信號,並根據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相切控制單元實現負載亮度的調節。
優選的,所述相切控制單元為功率開關器件,包括可控矽和MOS管。
優選的,所述上螺口燈頭與外殼通過鉚壓連接,所述內螺口與外殼通過螺絲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調光模塊還包括連接所述微處理器單元的負載類型切換按鍵,用於根據負載是否支持相切調光進行調光類型切換。
進一步的,所述調光模塊還包括連接所述微處理器單元的掉電檢測單元,所述掉電檢測單元用於通過檢測市電斷電識別外部開關的動作,所述微處理器單元根據所述掉電檢測單元的信號實現負載的單切調光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單切調光功能包括通過快速開關外部開關,實現負載的亮度調節。
優選的,所述單切調光功能為,外部開關連續開關兩次,亮度調節為80%,連續開關3次,亮度調節為50%,連續開關4次,亮度調節為25%。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調光燈頭裝置,可安裝於傳統的螺口燈座上,在不影響產品外觀的情況下,實現螺口燈具的調光功能。其調光的方式包括無線控制或牆壁開關面板單切調光。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調光燈頭裝置,安裝方便,基本不影響傳螺口燈具外觀使用,使得照明市場的智能化更加邁進一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調光燈頭裝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中調光模塊的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調光燈頭裝置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和優點,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一種智能調光燈頭裝置,包括絕緣外殼1,設於外殼1頂部的上螺口燈頭2,以及設於外殼內的內螺口3,其中,上螺口燈頭2和內螺口3分別與標準螺口燈座/燈頭相匹配。在上螺口燈頭2內,設有調光模塊4,用於實現負載的調光。優選的,上螺口燈頭2與外殼1 通過鉚壓連接,內螺口3與外殼1通過螺絲固定。
具體的,如圖2所示,調光模塊包括過微處理器單元12,連接微處理器單元12的過零檢測單元16、相切控制單元10、無線通信單元14和掉電檢測單元11,以及給上述各單元供電的取電單元15。
其中,過零檢測單元16用於檢測交流過零點位置,並以低壓電平信號輸出。相切控制單元10用於在過零點後或過零點前將交流電正弦波的半波進行斷電處理。優選的,相切控制單元10為功率開關器件,包括可控矽和MOS管。無線通信單元14用於接收無線控制信號或反饋狀態信息,優選的可以為藍牙或wifi模塊。微處理器單元12用於處理過零信號,並根據控制信號控制相切控制單元實現負載亮度的調節。
上述調光模塊對應的負載一般為支持可控矽調光的燈具。為了實現通用,調光模塊還設有負載類型切換按鍵,用於根據負載是否支持相切調光進行調光類型切換。
另一方面,掉電檢測單元11用於通過檢測市電斷電來識別外部開關的動作,微處理器單元12根據掉電檢測單元11的檢測信號即可實現負載的單切調光功能。
具體的,可以通過快速開關外部開關,實現負載的亮度調節。比如外部開關連續開關兩次,亮度調節為80%,連續開關3次,亮度調節為50%,連續開關4次,亮度調節為25%。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調光燈頭裝置20在使用時,上螺口燈頭連接傳統的螺口燈座30,內螺口連接螺口燈具40,即可實現燈具的調光功能。還可以通過牆壁面板開關50實現燈具的單切調光,使用十分方便。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