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閣臣王應雄簡介 王應雄是怎麼死的?
2023-12-06 13:15:11
王應雄,明朝官員,字非熊,號春石,生於公元1589年,去世於公元1647年,是重慶府巴縣了樂磧青溪裡人氏。
王應雄出生於一個普通人家,少時家貧,好在本人聰慧好學,得到四川按察使曹學佺的重視。曹學佺對他十分賞識,將王應雄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王應雄能有日後的成就,絕對脫不了這位恩師的幫助。
萬曆四十一年,鄉試中舉,萬曆四十一年考中進士,此後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授翰林院編修一職。萬曆四十四年,為翰林院檢討,四十七年主持會試,四十八年為徵侍郎。
天啟元年,持節封蜀藩。天氣六年為中憲大夫,不久家中長輩去世,王應雄按理辭官回家守孝。
崇禎三年,升任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事。在任職期間,對於當前政治總能拿出好的建議,關鍵是這些建議還都是能迎合上意的,所以王應雄至此得到崇禎帝的關注和重用。
崇禎五年,升任禮部左侍郎。王應雄有一個好酒的喜好,而且喝起來也沒個節制,因此經常喝醉。醉了之後,就經常口出狂言。後來就是因為他酗酒之後,在言語上衝撞尚書黃汝良,才被給事中馮元彪彈劾,說王應雄無大臣之體,還說王應雄貪汙。還是黃汝良給王應雄打掩護,這才危機才得以解決,
王應雄博學多才,熟悉典故,在當時受到周廷儒和溫體仁二人的賞識,對他多有提拔。後來周廷儒被罷官之後,溫體仁對他更是親近,這實際上已經算是有意結黨了。
崇禎六年,廷推閣臣,王應雄資歷尚輕,原本是沒有資格被推選的。但是溫體仁在一旁從中輔助,最終讓王應雄被破格提拔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充經筵講官,與何吾騶併入參機務。
這條命令下達之後,朝野上下一片譁然,給事中章正宸、範淑泰等人上書彈劾反對。章正宸言:「應熊強愎自張,縱橫為習,小才足覆短,小辨足濟貪,今大用,必且芟除異己,報復恩仇,混淆毀譽。況狼籍封靡,淪於市行。願收還成命,別選忠良。且訛言謂左右先容,由他途以進,使天下薰心捷足之徒馳騁而起,為聖德累不小。」王應雄來了一招以退為進,最後被問罪的還是章正宸。
崇禎七年,王應雄被提拔為文淵閣大學士。崇禎八年,張獻忠帶領的起義軍攻破鳳陽,毀皇陵。這麼大的事情,涉案的都必將受到嚴懲。但是王應雄卻包庇座主、鳳陽巡撫楊一鵬和溫體仁的姻親、鳳陽巡按吳振纓,洩露詔書。後來在範淑泰的彈劾,罷官回鄉。
崇禎十二年,王應雄的弟弟王應熙橫行鄉裡,後來與南京禮部侍郎倪斯蕙的兒子互相傾軋,形成大獄。王應熙被下獄,王應雄受到牽連,卻恰好遇到當時他被復起,於是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這事兒在當時老百姓口中交口相傳,輿論不平。
崇禎十五年,周廷儒舉薦王應雄,讓王應雄替代自己。於是王應雄被召入朝,十七年周廷儒去世,王應雄剛抵達京師,就自請歸田,回到巴縣。這倒不是王應雄不想入朝為官,但是皇帝不許。
崇禎十七年,明朝覆滅,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王應雄在這個政權中為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川、湖、雲、貴軍務,楚、鄖、貴、廣悉聽應熊節制。
隆武元年,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隆武二年,清軍入川招降,王應雄斬殺來使,從遵義到畢節。
永曆元年為長壽伯,到仁懷去世,贈太保、建極殿大學士,諡號「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