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前輪驅動力與轉向力的分離方法
2023-11-10 23:58:12 1
專利名稱:單前輪驅動力與轉向力的分離方法
單前輪驅動力與轉向力的分離方法技術領域本頂發明主要用於人力(或機動)單前輪驅動兼轉向車輛。(如自行車,三輪車,機動三輪車等)技術背景在現有的人力兩輪、三輪車涉及前單輪轉向兼驅動的車中(如躺式前驅自行車,手搖前驅殘疾 人專用三輪車〉採用齒鏈直接傳動。或拐臂莨接傳動(如幼兒三輪車及老式衝論驅動兩輪自行車)。 由於受驅動力傳動方式影響,使車輛的轉動角度受到限制,使靈活性受到制約。反過來。轉向也影 響了驅動力的實施。在機動兩輪及三輪車輛中。專利號02212122. 7及專利號02218368. X雖然解決了動力無影響傳 遞得的問題,但其動力源(發動機或電動機)全部安置在前車叉卜.便前車叉負重過大,影響轉向靈 活性,同時也限制了動力源的靈活應用。(如大功率動力設施由於過重不適合應用。不利於變速箱的 安裝等)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單前輪驅動兼轉向的車輛,驅動力與轉向力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矛盾。其方法是把旋轉動力轉變成往復動力.或盲接利用往復動力,通過一根可以以車叉的轉動軸心 線轉動的往復動力傳動連杆軸。把往復動力傳遞至車叉並在車叉上將往復動力轉變成旋轉驅動力以 供應用。其中,傳動連杆軸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份與車叉一起旋轉,另一部分為非轉動部份。它們 的軸《、線與車叉的轉動軸心線重合,兩部份相連並可轉動及傳遞往復動力。其效果等同於一個雙向 向心推力軸承(或球而副式連接)。由於往復動力與旋轉力之間沒有相互的作用力,從而解決了驅動力與轉向力相互制約,相互影 響的矛盾。使前單輪驅動與轉向車輛的轉向更靈活。驅動力的應用更靈活,驅動力的傳遞更穩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實例進一步說明
附圖1 適合於人力驅動的實施實例原理圖 附圖2 適合於機械高速驅動的實施實例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 適合於人力驅動的實施實例原理圖閣中 1車架,2車叉,3搖臂,4轉向鏈,5齒條滑塊,6自行車飛輪,7齒輪,8鏈條,9鉸 鏈,IO飛輪,ll往復輪,12往復繩(用來使左右大拐能夠往復運動),13腳掛,14大拐,15,車 輪,16帶有雙向向心椎力軸承傳動杆這裡採用直接利用往復動力的方式,雙向向心推力軸承(或球而副連接的)傳動連杆(16)。育 線雙新齒條雙齒輪(5, 7),雙飛輪(6肖行車飛輪)。以簡化機構的複雜程度,降低製造成本。同 時也適合於人力做功具有非連續性,速度較慢的特點。附圖2適合於機械高速驅動的實施實例原理中l車架,2車叉,3動力輸入輪,4動力輸出輪,5輸出端曲軸,6輸入端曲軸,7輸入端
L型曲軸連杆,8輸出端L型曲軸連杆,9, IO鉸鏈,ll帶有雙向向心推力軸承的桶狀滑塊連杆,12 帶有雙向向心推力軸承的滑塊連杆,13轉向齒輪。本機構採用了旋轉動力驅動方式,其裝置採用兩個單拐曲軸(5, 6)來進行旋轉動力與往復動力 之間的轉換。並利用兩個L型連杆(7, 8)與包含雙向相心推力軸承的桶狀傳動連杆(11)來傳遞 往復動力,其中L型連杆(7, 8)還與桶狀連杆內部的另一雙向向心推力軸承(12)通過鉸鏈(9, 10)相連,用以消除曲軸傳動的死點》由於本機構動力傳遞的連續性好,所以適應了機動驅動速度 高的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主要用於單前輪驅動兼轉向車輛的驅動力與轉向力的隔離方法。其特徵是把旋轉動力轉變成往復動力,或直接利用往復動力,通過一根可以以車叉的轉動軸心線,轉動的往復動力傳動連杆,把往復動力傳遞至車叉並在車叉上將往復動力轉變成旋轉驅動力以供應用。
2. 如權利1 ,傳動連杆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份與車叉一起旋轉,另一部分為非轉動部份。它們的軸心 線與車叉的轉動軸心線重合,兩部份可獨立轉動並且可以傳遞往復動力,其效果等同於一個可以往復 運動的雙向向心椎力軸承(或球而副式連接)。
3. 如權利l所述傳動連杆在用於傳遞曲軸的往復動力時,傳動連杆為桶狀。
4. 如權初1所述傳動連杆在用於傳遞曲軸的往復動力時,利用兩個L型連杆與桶狀傳動連杆相連,其中 兩個L型曲軸連杆還通過鉸鏈與其內部的另一如權力2所訴的傳動連杆相連,用以消除曲軸的死點。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單前輪驅動兼轉向的車輛,驅動力與轉向力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矛盾。其方法是把旋轉動力轉變成往復動力,或直接利用往復動力,通過一根可以以車叉的轉動軸心線轉動的往復動力傳動連杆軸。把往復動力傳遞至車叉並在車叉上將往復動力轉變成旋轉驅動力以供應用。
文檔編號B60K17/00GK101117146SQ20071015399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8日
發明者金勇虎 申請人:金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