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固式防滲板的製作方法
2024-02-06 16:04: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嵌固式防滲板。
背景技術:
防滲材料通常與水泥結合用在建築物的牆體、屋面、拱頂、庫底、壩坡等部位,傳統的防滲材料呈平面板狀結構,應用中與水泥結合易出現分層、不緊密貼合現象,從而影響防滲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嵌固式防滲板,可提高嵌固式防滲板與水泥的結合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嵌固式防滲板,包括:板體和多個支腳,所述支腳間隔均勻地設置在所述板體上,所述支腳的形狀為Ω形,所述支腳的高度為8~13mm,所述板體的厚度1~3mm。
進一步:所述支腳的Ω形為實心結構。
進一步:所述支腳的Ω形為空心結構。
進一步:多個所述支腳呈梅花形分布。
進一步:相鄰的所述支腳之間的間距為30~33mm。
進一步:所述支腳的Ω形的底部的寬度為9~10mm,底部的高度為4~5mm。
進一步:所述支腳的Ω形的最窄部的寬度為3~4mm。
進一步:所述支腳的厚度為6~7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固式防滲板,在與水泥結合使用時,將支腳嵌固到水泥中,從而增強了嵌固式防滲板與水泥之間剝離強度和緊密貼合程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固式防滲板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固式防滲板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固式防滲板的支腳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嵌固式防滲板。如圖1~3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固式防滲板的側視圖、俯視圖和支腳的結構示意圖。
該嵌固式防滲板包括如下的結構:板體1和多個支腳2。支腳2間隔均勻地設置在板體1上。支腳2的形狀為Ω形。支腳2的高度為8~13mm。板體1的厚度1~3mm。該板體1和支腳2的材質均為聚乙烯(PE)。
優選的,支腳2的Ω形為實心結構。優選的,支腳2的Ω形為空心結構。空心的支腳2更有利於使嵌固於水泥之中的支腳2與水泥結合為一體。
優選的,多個支腳2呈梅花形分布。梅花形分布的支腳2在嵌固到水泥中時,可使受力均勻,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嵌固式防滲板與水泥之間剝離強度和緊密貼合程度。
優選的,相鄰的支腳2之間的間距為30~33mm。該間距避免由於支腳2的間距太小使水泥中的支腳2的嵌固點離得太近易造成裂紋集中,影響強度;此外,還可以在滿足強度的基礎上,減少支腳2的數量,有利於降低成本。
優選的,支腳2的Ω形的底部的寬度w為9~10mm,底部的高度h為4~5mm,支腳2的Ω形的最窄部的寬度l為3~4mm,支腳2的厚度d為6~7mm。上述尺寸的支腳2的結構有利於支腳2本身受力均勻,從而可延長支腳2自身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固式防滲板,在與水泥結合使用時,將支腳2嵌固到水泥中,從而增強了嵌固式防滲板與水泥之間剝離強度和緊密貼合程度。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