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達公圖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圖海為什麼被革職?又為什麼被起復?
2023-11-10 23:17:17 2
圖海原為費莫氏,後改馬佳·圖海,隸滿洲正黃旗。順治二年,圖海任國史院侍讀。在隨侍順治帝的時候,受順治帝青睞,六年後升內秘書院學士,遷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十二年的時候,又加太子太保銜,兼管刑部尚書。後因一些事情被革職,順治帝去世前官復原職。
康熙帝繼位之後,圖海頗受重用,先是授正黃旗滿洲都統,後來因為在徵討大順軍、平定察哈爾、降服王輔臣、平定三藩等各項重大事件中建功無數,一路從滿洲都統到弘文院大學士、一等輕車都尉、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最後被封為三等功。去世之後,被康熙追贈少保兼太子太傅,雍正年間又被追贈一等忠達公,配享太廟。
圖海是一介白身,完全是因為順治帝的盛寵,才能走到那麼高的地位的。順治帝言:「圖海原系白身,朕破格優擢,任用一品。」但並不代表,圖海此人一點本事都沒有。實際上,雖然他的確是在順治帝的提拔下一飛沖天的,但是實際上順治帝和他的關係,相當於伯樂和千裡馬。圖海升官之後,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將事情辦的妥妥噹噹的。
圖海雖然是白身出生,但是自幼聰慧,頭腦靈活。在為官期間,於文於武都有不低的成就,可以是說是文武兼備。
圖海當刑部尚書的時候了,積極與人修正刑部的律法。面對明朝遺留的一些殘酷刑法,如呂公絛、紅繡鞋等。圖海直接選擇了廢止。若是放在今天來,算的上是尊重人權。不過在古代之時,還沒有「人權」這一說法,圖海的做法當的上「君子仁慈」。後來他又得皇帝準奏,除去死囚的長伽、匣床,以免獄卒凌虐。圖海的這些改革,在當時引得許多人稱讚,算的上是仁政。
至於武這方面,看他從鎮壓大順農民軍到平定察哈爾,再到降服王輔臣,最後到平定三藩。圖海在這幾場大戰中的表現,都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平定在大順殘餘勢力在湖北、四川、陝西的反清鬥爭,可以說是圖海在軍事上的初露崢嶸。平定察哈爾,則算的上是他的進步過程。到了降服王輔臣的時候,已經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見圖海個人能力了。
吳三桂等人起兵反清之後,許多地方的漢族官員紛紛響應。當時為陝西提督的王輔臣便公然響應吳三桂,於是剛剛平定察哈爾的圖海又轉而前去降服王輔臣。
在這場戰役中,圖海一招「安撫計」,絕對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他眼光極為精明的看到,雖然王輔臣控制陝西響應吳三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跟著他反清的。所以圖海並沒有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大力徵繳。反而放出話來,說:「明賞罰,申約束,軍威大震,賊眾聞之懼。」並且表明了對城中無辜百姓的擔憂,害怕他們因為這場戰爭而喪命。
圖海的言語傳到城中,許多人莫不感應,紛紛出逃,反兵中也人心惶惶。民心軍心不穩,圖海自然輕而易舉的就將王輔臣降服了。
我們都知道圖海是因為順治帝的寵信,進而升官發財的。但是在順治年間,他卻差一點就被殺頭丟掉性命,最後落得革職,家產籍落。這次被革職,表面原因是因為在處理侍衛阿拉那與公額爾克戴青家奴鬥毆一案中,有辦的不妥的地方。但實際上還是因為他不得聖寵。
早在圖海兼刑部尚書一年後,他就已經漸漸失去聖寵了。他因為失寵,其等級一降再降。後來到侍衛阿拉那與公額爾克戴青家奴鬥毆這次事件的時候,實際上刑部的處理是得到順治帝奏準的。最後過了十多天,反而被問責,絕對是他失寵的表現。
後來在順治帝臨終之前,留下遺言:「原任都統圖海,情罪原屈,欲改未及。遇有滿洲都統缺補用。著圖海補授都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順治帝,已經意識到自己冤枉了圖海。所以留下遺言,希望自己的繼任者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