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22:08:26
專利名稱:全密封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乳化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粉石灰乳化設備。
背景技術:
熟石灰(Ca(OH)2)或生石灰(Cao)是水處理和其他化工反應的原材料,使用時往往需要製成水化乳態,以懸浮液體送達使用地點。但石灰又是容易產生飛揚、沉積和潮解的物質,在現代工業應用時必須克服它對環境的汙染和對使用設備的損壞。現有粉石灰乳化設備由粉石灰儲存倉、計量箱、乳化箱等構成,在進行儲存、輸送和乳化時,會堵塞設備,造成管道和設備的堵、漏、磨損和汙染環境,維護管理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套可以從根本上克服使用粉石灰時容易產生堵塞、鈍化、降質、結塊、磨損、汙染等問題的全密封、全自動、清潔和無人監管的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與技術。
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途經是整套設備主要由儲存倉、振動料鬥、輸送機、粉氣分離器和溶解攪拌箱等組成。所述儲存倉上部為筒形,筒頂上裝有安全閥,下部為漏鬥形,與振動料鬥密封連接。所述振動料鬥是一個組合體,由外殼體,內部活化錐,上下連接法蘭和起振器構成,用起振器為振源,下部接旋轉給料機。所述旋轉給料機與溶解攪拌箱通過輸送機、汽粉分離器錯位連接。攪拌槳安裝在溶解攪拌箱中,石灰乳輸出管道接入溶解攪拌箱的下部,另一端與石灰乳計量泵相接。石灰乳液由泵輸出,經管道送至使用地點。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設備組合簡單、實用、連續、成套、功能完備、整體上全密閉無洩點,全自動、無汙染,除儲存外使用中的粉和乳液都處在連續運動或清潔狀態,無沉積、無阻滯、無排渣、無積垢、無粉塵外溢。設備製造容易、耐用、易於維護和管理、佔地小便於建造。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1-管道,2-儲存倉,3-振動料鬥,4-起振器,5-旋轉給料機,6-輸送機,7-粉氣分離器,8-溶解攪拌箱,8-1-緩衝水箱,9-攪拌槳,11-石灰乳輸出管,12-石灰乳計量泵,13-安全閥,14-進水控制閥,16-活化錐,D1、D2-直徑,H1-高度,Q1-錐角。
圖2為振動料鬥與旋轉給料機結構連接示意圖。其中,15-外殼體,16-1-第1個活化堆,16-2-第2個活化堆,16-3-第3個活化堆,17-葉片,18-法蘭盤,A1、A2、A3-縮口,B-間隙,Q2、Q3-錐角,19-殼體,20-葉輪。
圖3為溶解攪拌箱結構示意圖,其中,D3-直徑,H2-高度,∝-傾角。
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粉石灰原料一般由罐裝車運來,以壓縮空氣壓經管道(1)送入儲存倉(2)內,在儲存倉(2)上部氣粉分離,粉自然下落,呈自然狀態存於儲存倉(2)內。多餘帶有粉塵的空氣經淨化後排出。儲存倉(2)上設置有安全閥(13),以平衡倉內壓力在允許範圍內,保證儲存倉(2)的安全穩定。儲存倉(2)為立式圓筒型全鋼結構,上部為筒型,下部為漏鬥型,平頂錐底,直徑D1=3-8m,D2=1-3m,直線高度H1=2-10m,錐角Q1=45°-120°。儲存倉(2)與振動料鬥(3)構成一體密封。
石灰粉由儲存倉(2)的底部經震動料鬥(3)排出,震動料鬥(3)是防止粉石灰在儲存倉(2)的出口處因縮小而容易發生拱形棚堵而設置的,震動料鬥(3)是一個組合體,用起震器(4)為震源,與震動料鬥內部結構形式相配合,使石灰粉在震動料鬥(3)下的縮口處不成拱或破拱。石灰粉脫離振動料鬥(3)即進入旋轉給料機(5),旋轉給料機調節下料量和隔離儲存倉(2)和外界聯繫。
石灰粉輸送機(6)為管式或U形螺旋推進式,安置傾角α=0°-60°,石灰粉平行或向上提升後進入粉汽分離器(7),粉汽分離器(7)為側進粉、上排氣、底出粉立式鋼製筒形設備。石灰粉在粉汽分離器中下落時初步吸收水份並進入溶解攪拌箱(8),石灰粉在溶解攪拌箱(8)中充分反應成為乳液,乳液流經管道(11)由石灰乳計量泵(12)送達使用地點。
圖2是振動料鬥與旋轉給料機結構連接示意圖。振動料鬥(3)由外殼體(15)、內活化錐(16-1、16-2、16-3)、上下連接法蘭盤(18)和起振器(4)構成。振動料鬥(3)錐角θ2=30°-90°內部置1個、2個或3個或多個活化錐(16-1、16-2、16-3),活化錐(16-1、16-2、16-3)的構形為圓形或多邊形,錐角θ3=30°-75°,其與錐鬥壁成的下料隙(A1、A2、A3)為50-500mm。適用於粉石灰的旋轉給料機(5)為水平軸,旋轉葉輪(20)從上部納入石灰粉料,攜帶粉料轉動至下部傾出。軸的兩端和葉輪與殼體(19)間封閉,進出口徑為100-300mm,葉片(17)數量為4-8片,有效容積為所選口徑和額定轉速的100%--20%,間隙(B)小於石灰粉粒度的5%--50%。
旋轉給料機(5)與溶解攪拌箱(8)通過輸送機(6)汽粉分離器(7)錯位連接,石灰粉先進入立式粉汽分離器(7)後進入溶解攪拌箱(8),這種特殊安排的流程與儲存倉(2)和機溶解攪拌箱(8)直接對接落粉方式,構成明顯優越性,具有防堵防潮的作用。
圖3是溶解攪拌箱(8)結構圖,是平頂圓筒形鋼結構密封容器,平頂錐底或橢圓形底,容積1-5m3,直徑D3=1-2m,高度H2=1-2m,機械攪拌轉速為20-120RPM,緩衝水箱(8-1)容積0.2-1.0m3。溶解攪拌箱(8)用攪拌槳(9)攪拌,溶液在溶解攪拌箱(8)內呈雙向流動,無死角,水與粉激烈混合,保持足夠的停留時間和攪拌強度。溶解用水從緩衝水箱(8-1)供應並保持水面等高,以水流控制閥(14)控制水流量與乳液流出量相等。此種結構的溶解攪拌箱(8)可以與離心式泵、活塞式泵或螺杆式泵配合,組成不停歇的制乳送乳流程。
本設備全部流程由供粉、粉計量、粉轉換到乳液製備、補水、乳液送出,處於連續不斷的動態工作之中,它和一般配製與使用由兩個容器分別倒替配乳系統構成完全不同。
權利要求1.一種全密封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由儲存倉、振動料鬥、輸送機、粉汽分離器和溶解攪拌箱等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管道(1)一端接粉石灰原料罐裝車,另一端接儲存倉(2)上部,儲存倉(2)上部為筒形,筒頂上裝有安全閥(13),下部為漏鬥形,與振動料鬥(3)密封連接,振動料鬥(3)內安裝有活化錐(16-1、16-2、16-3),振動料鬥(3)的下部連接旋轉給料機(5),旋轉給料機(5)與溶解攪拌箱(8)通過輸送機(6),汽粉分離器(7)錯位連接,攪拌槳(9)安裝在溶解攪拌箱(8)中,石灰乳輸出管道(11)接入溶解攪拌箱(8)的下部,另一端與石灰乳計量泵(12)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密封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其特徵在於儲存倉(2)為立式圓筒型全鋼結構,平頂錐底,直徑D1=3-8m,D2=1-3m,直線高度H1=2-10m,錐角Q1=45°-12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封閉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其特徵在於活化錐(16-1、16-2、16-3)為錐形或多邊形,錐角θ3=30°-75°,其與殼體壁構成的下料隙(A1、A2、A3)為50-5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封閉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其特徵在於旋轉給料機(5)其軸為水平軸,軸的兩端和葉輪(20)與殼體(19)封閉,進出口徑為=100-300mm,葉片(17)為4-8片,有效容積為所選口徑和額定轉速的100%-20%,間隙B小於石灰粉粒度的5%-5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全密封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其特徵在於溶解攪拌箱(8)為平頂圓筒形鋼結構密封容器,平頂錐底或橢圓形底,容積為1-5m3,直徑D3=1-2m,高度H2=1-2m,機械攪拌轉速為20-120RPM,緩衝水箱(8-1)容積0.2-1.0m3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全密密封全自動粉石灰乳化成套設備,其特徵在於輸送機(6)為管式或U形螺旋推進式,安置傾角α=0°-60°,粉汽分離器(7)側面與輸送機(6)相接通,上面有排汽口,下面有出粉口,與溶解攪拌箱(8)上下相接通,粉汽分離器(7)是一個立式鋼製筒形設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套完整的粉石灰乳化設備。成套設備全密封、全自動、無洩漏、無堵塞、無排放、無汙染、低磨損,從而根本上克服了粉石灰應用中的種種缺陷,為現代工業石灰系統裝置文明生產提供了可能。成套技術和設備針對粉石灰特性,專門設計或優化工藝中的各個功能設備結構,給出了優化技術參數。裝置的整體組合簡單、實用,功能完備,粉系統和乳液系統連貫,石灰由裝卸、儲存、給料、計量、乳化、輸送等整個過程處於連續運轉動態之中,得到最高的效率和流程簡化,降低成本和造價。
文檔編號C04B2/08GK2873772SQ20052001609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20日
發明者張行赫 申請人:張行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