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01 04:48:31 3
本發明屬於農作物除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除草劑中,常用除草劑包括有二甲四氯、唑草酮與滅草松;其中,二甲四氯為苯氧乙酸類選擇性激素性除草劑,藥物通過植物的根、莖、葉吸收,可以破壞雙子葉植物的輸導組織,使生長發育受到幹擾,莖葉扭曲,莖基部膨大變粗或者開裂。揮發性、作用速度比2,4-d低且慢,敏感植物受藥後會出現激素型中毒症狀。該除草劑在土壤中的活性可保持3-4個月,油菜、大豆、棉花等闊葉類作物對2甲4氯很敏感,因此油菜等敏感作物在播種或移栽前都不可使用2甲4氯除草,否則會導致油菜葉片捲縮,葉柄、莖杆扭曲,根尖膨大,葉片褪綠黃化、僵硬發脆,最終乾枯死亡。因此,凡是在油菜移栽前使用過2甲4氯除草劑的地塊,均不能栽種油菜等敏感作物。2甲4氯對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期很敏感,3-4葉期後抗性逐漸增加,分櫱末期最強,而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可用於水稻、麥類、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田,防除三稜草類雜草,異型莎草、鴨舌草、水莧菜、野慈姑、扁杆鹿草、蓼、大巢菜、豬殃殃、毛茛、薺菜、蒲公英、烏蘞莓、刺兒菜等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性能穩定,效果顯著。
唑草酮屬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其為一種觸殺性莖葉處理劑,特別對於對磺醯脲類有抗性的雜草有顯著效果。唑草酮對於後茬作物安全,其殺草譜廣,用量少、殺草速度快;在禾穀類作物上使用,其可用於苗後頁面處理,從而使敏感闊葉雜草傳導受阻而很快乾枯死亡,對小麥、玉米等禾穀類作物的安全性得以保證,並對在長期使用磺脲類除草劑地區產生抗藥性的雜草具有特效,對後茬作物安全。可以在玉米、水稻、草坪、小麥等禾本科作物田,防治婆婆娑、苘麻,反枝莧,藜,地膚、豬殃殃、龍葵、白芥、野芝麻、紅心藜等闊葉雜草。將唑草酮製備成微囊懸浮劑可以減輕唑草酮的對作物可能會發生的藥害,延長藥效,減小藥害。
滅草松是一種選擇性的觸殺型苗後除草劑,用於雜草苗期莖葉處理。主要用於水稻、大豆、花生、小麥等作物,防除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對禾本科雜草無效。
各除草劑的化學成分、結構及理化性質都是有區別的,它們的殺草能力及範圍也不一樣,現有的除草劑難以全面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同時,目前的單一除草劑普遍存在毒性較大,其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藥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本發明採用化學成分復配出的除草劑,降低了使用生物防治成本,而且添加的菌株孢子起到了增效作用,其對於雜草的防治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從而實現對作物生長的更好輔助,並能夠實現降低成本與節省人力。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一種真菌菌株置於培養基中培養5-8天,取菌落小塊轉接於麥麩固體培養基中培養6-8天,將菌切成小塊平鋪於平底容器內,厚度1-2cm,置於黑光燈下連續照射24-36h過篩後得到孢子粉;
二、將二甲四氯鈉、滅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一;
三、將孢子粉與混合物一混合,兌水攪拌均勻,濃度在30-50g/l,即為除草劑。
優選的,所述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26份、二甲四氯鈉12-16份、滅草松13-24份、唑草酮12-15份、添加劑10-12份和水21-26份。
優選的,所述步驟二添加劑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輔助劑組成。
優選的,所述材料一為聚氨酯類、聚己胺內酯、密胺酯、多聚甲苯—2、4—二異氰酸酯、聚醛樹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樹脂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材料二為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輔助劑為表面活性劑、消泡劑、防凍劑、防腐劑和增稠劑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
優選的,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含有季銨鹽類陽離子的表面活性劑。
優選的,所述輔助劑佔添加劑的20-40wt%。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採用化學成分復配出的除草劑,降低了使用生物防治成本,而且添加的菌株孢子起到了增效作用,其對於雜草的防治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從而實現對作物生長的更好輔助,並能夠實現降低成本與節省人力。
本發明製作成本低廉,製備方法簡單,原材料易於獲取,並且對製備設備無特殊要求,易於操作,簡單易懂,適合大規模推廣製備,可有效提高農業的除草效果,改善現有技術的不足,減少現有除草劑使用後對農作物和土壤帶來的汙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一種真菌菌株置於培養基中培養8天,取菌落小塊轉接於麥麩固體培養基中培養6天,將菌切成小塊平鋪於平底容器內,厚度2cm,置於黑光燈下連續照射24h過篩後得到孢子粉;
二、將二甲四氯鈉、滅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一;
三、將孢子粉與混合物一混合,兌水攪拌均勻,濃度在50g/l,即為除草劑。
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份、二甲四氯鈉16份、滅草松13份、唑草酮15份、添加劑10份和水26份。
步驟二添加劑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輔助劑組成。
材料一為聚氨酯類、聚己胺內酯、多聚甲苯—2、4—二異氰酸酯、聚醛樹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樹脂的混合物。
材料二為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的混合物。
輔助劑為表面活性劑、消泡劑、防凍劑和增稠劑的混合物。
表面活性劑為含有季銨鹽類陽離子的表面活性劑。
輔助劑佔添加劑的40wt%。
實施例2
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一種真菌菌株置於培養基中培養5天,取菌落小塊轉接於麥麩固體培養基中培養6天,將菌切成小塊平鋪於平底容器內,厚度1cm,置於黑光燈下連續照射24h過篩後得到孢子粉;
二、將二甲四氯鈉、滅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一;
三、將孢子粉與混合物一混合,兌水攪拌均勻,濃度在30g/l,即為除草劑。
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份、二甲四氯鈉12-份、滅草松13份、唑草酮12份、添加劑10份和水21份。
步驟二添加劑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輔助劑組成。
材料一為聚氨酯類、聚己胺內酯、多聚甲苯—2、4—二異氰酸酯、聚醛樹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樹脂的混合物。
材料二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的混合物。
輔助劑為表面活性劑、消泡劑、防腐劑和增稠劑的混合物。
表面活性劑為含有季銨鹽類陽離子的表面活性劑。
輔助劑佔添加劑的20wt%。
實施例3
一種用於農作物的除草劑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一種真菌菌株置於培養基中培養8天,取菌落小塊轉接於麥麩固體培養基中培養8天,將菌切成小塊平鋪於平底容器內,厚度2cm,置於黑光燈下連續照射36h過篩後得到孢子粉;
二、將二甲四氯鈉、滅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劑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一;
三、將孢子粉與混合物一混合,兌水攪拌均勻,濃度在50g/l,即為除草劑。
除草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6份、二甲四氯鈉16份、滅草松24份、唑草酮15份、添加劑12份和水26份。
步驟二添加劑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輔助劑組成。
材料一為聚氨酯類、聚己胺內酯、密胺酯、多聚甲苯—2、4—二異氰酸酯、聚醛樹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樹脂的混合物。
材料二為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的混合物。
輔助劑為表面活性劑、消泡劑、防凍劑、防腐劑和增稠劑的混合物。
表面活性劑為含有季銨鹽類陽離子的表面活性劑。
輔助劑佔添加劑的40wt%。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