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風阻散熱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18 22:35:16 1
一種低風阻散熱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包括若干散熱帶和若干構成管,所述散熱帶固定設置在構成管上且與構成管相間設置,所述構成管包括封條和封板,所述封條和封板共同圍設成構成管,所述構成管內固定設置有內翅片,所述封條的迎風面和/或出風面上設置有導風結構,所述導風結構使得散熱帶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為漸擴形。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降低風阻,提高空氣流速,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低風阻散熱器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系統【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散熱器。
【背景技術】
:
[0002]散熱器是用來傳導、釋放熱量的一系列裝置的統稱,眾所周知,高溫是設備老化的大敵,高溫不但會導致設備運行不穩,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燒毀。導致高溫的熱量不是來自設備外部,而是設備內部,散熱器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熱量吸收,然後發散到設備外部,使得設備在一個正常的溫度範圍內工作。
[0003]現有散熱器的散熱帶之間間隔有構成管,見圖1所示,構成管的迎風面和出風面的橫截面為矩形,當外部的空氣進入或流出散熱帶時,由於空氣是從一個較大的空間進入一個相對較小的空間或從一個較小的空間進入一個較大的空間,空氣在進入或流出散熱帶時流通截面存在一個由大變小或由小變大的突變,空氣流動的阻力較大,不利於散熱器的散熱,散熱效率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低風阻散熱器,能夠有效降低風阻,提聞空氣流速,從而提聞散熱效率。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包括若干散熱帶和若干構成管,所述散熱帶固定設置在構成管上且與構成管相間設置,所述構成管包括封條和封板,所述封條和封板共同圍設成構成管,所述構成管內固定設置有內翅片,所述封條的迎風面和/或出風面上設置有導風結構,所述導風結構使得散熱帶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為漸擴形。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封條導風結構的縱截面變化趨勢為遠離散熱帶的方向縱截面逐漸減小,所述封條導風結構的橫截面為弧形面或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直線與弧線結合的形面,封條導風結構的橫截面優選為弧形面。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弧形面可以為圓弧面或橢圓弧面或其他平滑的弧面。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弧形面的夾角大小優選為10°?20°。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封板分為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封條分為左封條和右封條,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相向設置,所述左封條和右封條分別設置在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兩側,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圍設成構成管,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在一起。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散熱帶兩個較大的端面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構成管的上封板或下封板上。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之間的焊接以及散熱帶與構成管之間的焊接均採用釺焊工藝。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封條上設置導風結構,使得散熱帶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為一漸擴形結構,能夠有效降低風阻,提高空氣流速,增大流經散熱帶的風量,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3]圖1為現有散熱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散熱帶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構成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封條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圖6的第一種演變結構示意圖;
[0020]圖8為圖6的第二種演變結構示意圖;
[0021]圖9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封條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22]圖10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封條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0、散熱帶;20、構成管;21、封條;22、封板;23、內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
[0024]實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本實施例中空心箭頭代表空氣的流通方向,黑色實心箭頭代表熱流體的流通方向。
[0025]見圖2至圖3所示,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包括若干散熱帶10和若干構成管20 ;見圖3和圖4所示,所述散熱帶10為波紋翅片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設置在構成管20上且與構成管20相間設置;見圖5所示,所述構成管20包括封條21和封板22,其中,封板22分為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封條21分為左封條和右封條,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相向設置,所述左封條和右封條分別設置在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兩側,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圍設成構成管20,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通過釺焊工藝固定連接在一起,散熱帶10兩個較大的端面通過釺焊工藝固定設置在構成管20的上封板或下封板上;所述構成管20內固定設置有內翅片23,所述內翅片23內流通有熱流體,附圖中為黑色箭頭示意。
[0026]見圖5所不,所述封條21的迎風面和/或出風面上固定設置有導風結構,所述導風結構使得散熱帶10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為漸擴形;所述封條21導風結構的縱截面變化趨勢為遠離散熱帶10的方向縱截面逐漸減小,封條21導風結構的橫截面為弧形面或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直線與弧線結合的形面,封條21導風結構的橫截面優選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可以為圓弧面或橢圓弧面或其他平滑的弧面,所述弧形面的夾角大小優選為10°?20°,這個角度範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阻,提高空氣流速,從而提高散熱效率。圖6至圖10為封條21的幾種不同形狀的導風結構,其共同點就是使得散熱帶10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處形成一漸擴形,以減小風阻。
[0027]散熱器工作時,通過設置在封條上的導風結構,使得散熱帶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處形成一漸擴形,能夠有效降低風阻,提高空氣流速,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0028]所述實施例用以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所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列。
【權利要求】
1.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包括若干散熱帶(10)和若干構成管(20),所述散熱帶(10)固定設置在構成管(20)上且與構成管(20)相間設置,所述構成管(20)包括封條(21)和封板(22),所述封條(21)和封板(22)共同圍設成構成管(20),所述構成管(20)內固定設置有內翅片(23),其特徵在於:所述封條(21)的迎風面和/或出風面上固定設置有導風結構,所述導風結構使得散熱帶(10)的進風口和/或出風口為漸擴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封條(21)導風結構的縱截面變化趨勢為遠離散熱帶(10)的方向縱截面逐漸減小,所述封條(21)導風結構的橫截面為弧形面或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直線與弧線結合的形面,封條(21)導風結構的橫截面優選為弧形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面可以為圓弧面或橢圓弧面或其他平滑的弧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面的夾角大小優選為10°?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封板(22)分為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封條(21)分為左封條和右封條,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相向設置,所述左封條和右封條分別設置在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兩側,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圍設成構成管(20),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帶(10)兩個較大的端面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設置在構成管(20)的上封板或下封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種低風阻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封板、下封板、左封條和右封條之間的焊接以及散熱帶(10)與構成管(20)之間的焊接均採用釺焊工藝。
【文檔編號】F28D1/03GK204154147SQ201420479399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2日
【發明者】李毅 申請人:蘇州矩道汽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