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翼地效掠航艇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6:14:51 2
專利名稱:串翼地效掠航艇的製作方法
目前公知的德國波臺克工程師合作公司總設計師約克先生設計的TAFVIII-4S型8座串翼地效艇的結構艇體居中,前翼在艇體前端左右二側,使前翼左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左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前端連接使前翼右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右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前端連接,左右前翼安定面後端(後緣)設可調襟翼,使左側襟翼與前翼左側安定面後端連接,使右側襟翼與前翼右側安定面後端連接。
後翼在艇體後端左右二側,使後翼左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左側後端連接,另處一端與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後端連接。使後翼右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右側後端連接,另外一端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後端連接。
左右後翼安定面後端設可調升降舵。使左側升降舵一端與後翼左側安定面後端連接。使右側升降舵一端與後翼右側安定面後端連接。艇體後端設單垂尾單螺旋漿發動機及方向舵,在艇體後端背部中心線上設一塊垂直安定面,使垂直安定面一端與艇體後端背部中心線垂直連接,另外一端安一部小型雷達。在垂直安定面後端安一臺尾翼後發動機,使尾翼後發動機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後端連接,使尾翼後空氣螺旋漿向後伸對準方向舵吹風,使方向舵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後端連接。另外,艇體後端裝一臺小型柴油機帶動一具可伸縮的水下推進器。
使前翼截面較薄,用以實現加動升力的衝翼作用。使後翼截面較厚,用以實現調節不同掠飛高度時,保持縱橫向穩定性。
由於前翼與後翼截面不同,可巧妙地獲得在X、Y軸方向的縱橫向穩定性。所以操控十分簡單,一般只須加油增速和控制方向,前,後翼調控差異極其微小。但在飛行途中,只有一臺發動機運轉航行,如果發生故障,便不能安全返航。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垂尾,二臺發動機縱向排列的串翼地效掠航艇,二臺發動機在單垂尾上可同時運轉航行,當飛行途中一臺發動機因故障停機後,另外一臺發動機仍能繼續航行,安全返航。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艇體居中,前翼在艇體前端左右二側,使前翼左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左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前端連接,使前翼右側安定面一端與艇體右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前端連接,左、右前翼安定面後端設可調襟翼,使左側襟翼與前翼左側安定面後端連接,使右側襟翼與前翼右側安定面後端連接。
分別使前翼左側安定面與前翼右側安定面相互對稱平衡。使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相互對稱平衡。使左側襟翼與右側襟翼相互對稱。
後翼在艇體後端左右二側,使後翼左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左側連接,別外一端與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後端連接,使後翼右側安定面的一端與艇體右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後端連接。左右後翼安定面後端設可調升降舵,使左側升降舵一端與後翼左側安定面後端連接,使右側升降舵一端與後翼右側安定面後端連接。
分別使後翼左側安定面與後翼右側安定面,相互對稱平衡,使左側升降舵與右側升降舵相互對稱。
在艇體後端背部中心線上設一塊垂直安定面,使垂直安定面一端與艇體後端背部中心線垂直連接,另外一端安一部小型雷達。在垂直安定面後端安一臺尾翼後發動機使尾翼後發動機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後端連接,使尾翼後空氣螺旋漿向後伸對準方向舵吹風,使方向舵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後端連接。
在艇體後端,垂直安定面前端增設一臺尾翼前發動機,使尾翼前發動機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前端連接,使尾翼前空氣螺旋漿向前伸,其中螺旋漿葉輪旋轉向後拉風,風力向後吹向,方向舵。使尾翼前空氣螺旋漿葉輪旋轉的風力方向與尾翼後空氣螺旋漿葉輪旋轉的風力方向一致向後吹,向方向舵。
使前翼截面較薄,用以實現加動升力的衝翼作用,使後翼截面較厚,用以實現調節不同掠飛高度時保持縱橫向穩定性。由於前翼與後翼截面不同,可巧妙地獲得在XY軸方向的縱橫向穩定性,操控十分簡單一般只須加油增速和控制方向,前後翼調控差異極小,在飛行中二臺發動機同時運轉航行,途中如果其中一臺發動機發生故障停機,另外一臺發動機仍能繼續航行,安全返航。
在艇體後端裝一臺小型柴油機帶動一具可伸縮的水下推進器。
另外尾翼前空氣螺旋漿,也可採用深圳中國科技開發院飛行器開發中心組織,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湖北水上飛機研究所,宏圖飛機廠等共同研製的中國DXF-100型16座位地效翼試驗飛行器。中的空氣螺旋漿及空氣環的形式和航空知識99年第二期中國實用型地效飛行器中的空氣螺旋漿及空氣環。
尾翼後空氣螺旋漿也可採用臺北中山研究院1996年研製的中國臺灣「海天1號」地效翼試驗船中的空氣螺旋漿及空氣環的形式。艇體可採用玻璃鋼的,鋁質的和碳纖維複合材料結構等幾種形式。艇體上也可設輪式起落架。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串翼地效掠航艇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串翼地效掠航艇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串翼地效掠航艇的左視圖。
圖中1、前翼右側安定面;2、前翼左側安定面;3前翼左側安定面後端;4前翼右側安定面後端;5左側升降舵;6右側升降舵;7、左側襟翼;8、右側襟翼;9、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10、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11、後翼右側安定面;12、後翼左側安定面;13、尾翼前空氣螺旋漿;14、尾翼前發動機;15、尾翼後發動機;16、尾翼後空氣螺旋漿;17、單垂尾或垂直安定面(垂直穩定鰭);18、方向舵;19、雷達;20、艇體(縱向紡錘形浮式主艇體)21、艇體後端背部中心線。
在圖1,圖2圖3中,艇體(20)居中,前翼(2)(1)在艇體前端左右二側。使前翼左側安定面(2)的一端與艇體(20)左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10)前端連接,使前翼右側安定面(1)的一端與艇體(20)右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9)前端連接。左右前翼安定面後端設可調襟翼(7)(8),使左側襟翼(7)與前翼左側安定面後端(3)連接,使右側襟翼(8)與前翼右側安定面後端(4)連接。分別使前翼左側安定面(2)與前翼右側安定面(1)相互對稱,平衡。使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10)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9)相互對稱平衡。使左側襟翼(7)與右側襟翼(8)相互對稱。
後翼(12)(11)在艇體(20)後端左右二側,使後翼左側安定面(12)的一端與艇體(20)左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10)後端連接。使後翼右側安定面(11)的一端與艇體(20)右側連接,另外一端與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9)後端連接。左右後翼安定面後端設可調升降舵,使左側升降舵(5)一端與後翼左側安定面(12)後端連接,使右側升降舵(6)一端與後翼右側安定面(11)後端連接。分別使後翼左側安定面(12)與後翼右側安定面(11)相互對稱平衡。使左側升降舵(5)與右側升降舵(6)相互對稱。
在艇體(20)後端背部中心線(21)上安一塊垂直安定面(17)使垂直安定面(17)一端與艇體後端背部中心線(21)垂直連接,另外一端安一部小型雷達(19)在垂直安定面(17)後端安一臺尾翼後發動機(15),使尾翼後發動機(15)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17)後端連接,使尾翼後空氣螺旋漿(16)向後伸對準方向舵(18)使方向舵(18)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17)後端連接。
在垂直安定面(17)前端,增設一臺尾翼前發動機(14)使尾翼前發動機(14)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17)前端連接,使尾翼前空氣螺旋漿(13)向前伸其螺旋漿葉輪向後拉風,風力向後吹向方向舵(18)。
由於採用上述方案,只在垂直安定面前端增設一臺空氣螺旋漿發動機,可使縱向排列二臺發動機同時運轉航行,也可單臺發動機運轉航行,結構簡單。
權利要求
1 一種串翼地效掠航艇,艇體居中,前翼分別與艇體前端左右二側連接,後翼分別與艇體後端左右二側連接,左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分別與前翼左側和後翼左側連接,右側垂直彈性翼端板分別與前翼右側和後翼右側連接,前翼上設左右襟翼,後翼上設左右升降舵。艇體後端設單垂尾,一臺螺旋漿發動機及方向舵,使尾翼後發動機的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後端連接,尾翼後空氣螺旋漿向後伸對準方向舵,使方向舵一端與垂直安定面後端連接,垂直安定面頂端安小型雷達。其特徵是在垂直安定面前端,增設一臺空氣螺旋漿發動機。其尾翼前空氣螺旋漿的葉輪旋轉向後拉風,風力向後吹向方向舵。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串翼地效掠航艇,其特徵是尾翼前發動機與尾翼後發動機在同一垂直安定面上前後縱向排列。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串翼地效掠航艇,其特徵是尾翼前空氣螺旋漿葉輪旋轉的風力方向與尾翼後空氣螺旋漿葉輪旋轉的風力方向一致向後對準方向舵吹風。
全文摘要
一種串翼地效掠航艇,由兩具對等平行的串聯式翼面、機身及機翼兩側的垂直端板,組成基本框架,單垂尾、雙發動機、雙槳,前、後縱向排列的動力結構,具有縱、橫向地效穩定性好不依賴掠航時人為操控,減少縱、橫搖。超低空飛行安全平穩。飛行途中,當其中一臺發動機發生故障而停機時,另外一臺發動機仍能繼續平穩飛行、安全返航。
文檔編號B63B1/00GK1273930SQ9910687
公開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18日
發明者王瑞 申請人: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