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機的製作方法與工藝
2023-05-19 06:34:31 1
本發明涉及風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風機外殼通常是由金屬材料鑄造成型或利用金屬板材衝壓成型,具體的是,電機安裝於外殼的一側,外殼內部形成用於容納葉片的腔室,腔室周緣位於葉片外側的部分形成一個環形的風道,受限於鑄造和衝壓工藝、以及為了方便葉片以及外殼內部其他零部件的安裝,外殼通常是由兩部分組成,該兩部分在安裝時,利用螺栓在其對接的邊緣連接固定。這種風機在使用一端時間後,由於機體部分震動,使連接外殼兩部分的螺栓鬆動,外殼連接部分的縫隙逐漸增大,風機在室外使用時,雨水會經由縫隙順延風道進入到外殼內部,並最終順延葉片、電機軸進入到電機內部,致使電機無法正常工作或損壞,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為了克服上述缺陷,同時降低風機的重量,使風機更具便攜性,一些風機的外殼逐漸的採用塑料件製作,且通過注塑或吹塑成型,如公開號為CN202768490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風機,該風機的外殼採用塑膠材料通過吹塑工藝一體成型,在風道的外部邊緣不會存在對接縫隙,能夠克服現有風機雨水易於從外殼對接處進入風機內部的缺陷。然而,由於用於容納葉片和形成風道的外殼無法形成安裝電機的空間,其電機實際上是安裝在外殼外部,利用一個固定在外殼背面的電機罩將風機封蓋在內部,安裝時,電機的前端由外殼背面的開口穿入到外殼中並於外殼固定,電機罩封蓋外殼背面的開口,最後將電機罩邊緣通過螺釘固定在外殼背面位於開口外周緣的部分,由於外殼與電機罩存在安裝縫隙,且該縫隙被暴露於外部,其在陰雨天使用時,會存在雨水經由上述的安裝縫隙進入到電機內部的風險,其仍然不能滿足陰雨天安全使用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於提供一種風機,其能夠有效的避免雨水進入到風機內部,保證電機在陰雨天正常工作,提高了風機的安全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機,包括,電機;安裝在電機轉軸上的葉片;採用吹塑工藝一體成型的殼體,該殼體內具有用於容納電機的第一腔室以及用於容納葉片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於葉片周緣的部分形成一環形風道,殼體的底部一側設置有一與環形風道連通的出風口;殼體內部設置有連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並供電機穿過的連通口,第二腔室的後側壁位於連通口周緣的部分形成一個第一豎直連接壁,第二腔室的前側壁上設置有一開口;固定套,固定的套設在電機的外部並位於第一腔室內,該固定套的前端沿其徑向延伸有一連接板,該連接板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豎直連接壁上;網罩,固定連接在開口的周緣。固定套呈筒狀,其外徑與連通口的直徑相當;連接板位於其前端並其徑向向外延伸,固定套的後端部具有沿其徑向向內延伸的連接片;電機的外部設置有與連接片對應的連接凸緣,連接片和連接凸緣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第一腔室內還設置有用於容納電機的接線盒的安裝位,連接板上固定有一遮蓋安裝位的擋板,該擋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於第一豎直連接壁。第二腔室前側壁上設置有一位於開口周緣的第二豎直連接壁;網罩的邊緣設置有沿網罩的軸向向外折彎的第一彎折部、以及位於第一彎折部外側沿著網罩的徑向向外折彎的第二彎折部,第二彎折部的外側形成一連接邊,該連接邊與第二豎直連接壁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第一腔室的內側設置有多個卡持在電機外周緣的突起部。第二腔室由後側壁、前側壁、銜接於前側壁和後側壁外周緣之間的連接壁圍成,連接壁的截面呈中間部向外凸出的弧形。殼體上還設置有位於第一腔室底部的支撐座,該支撐座的底部端角處還安裝有支撐腳。殼體上還設置有位於第二腔室上部的提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相比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將電機置於一體成型的殼體內部,電機通過一個固定套與殼體固定連接,並且,固定套上徑向的連接板與殼體上的豎直連接壁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電機後,殼體的上表面不會存在安裝間隙和螺釘裝配孔,從而可有效的避免雨水進入到風機內部,保證電機在陰雨天正常工作,提高了風機的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安裝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剖視圖;圖4為圖1中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2中電機和固定套的安裝示意圖;其中:100、殼體;110、第二腔室;111、連接壁;112、後側壁;1121、第一豎直連接壁;113、前側壁;1131、第二豎直連接壁;114、環形風道;120、第一腔室;121、突起部;122、安裝位;130、提手;140、支撐座;150、出風口;20、電機;21、連接凸緣;22、接線盒;30、固定套;31、連接板;32、連接片;40、葉片;50、網罩;51、連接邊;52、第二彎折部;53、第一彎折部;60、擋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2、3、4、5所示,為本發明的一種風機,其包括殼體100、電機20、固定套30、葉片40和網罩50,其中,殼體100由塑料製成,其採用吹塑工藝一體加工成型,殼體100內部設置有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10,第一腔室120用於容納電機20,第二腔室110則用於容納葉片40,當然,為了便於風機內部能夠形成氣體流通,與現有技術相同的,該第二腔室110位於葉片40外周緣的部分形成一個環形風道114,在殼體100的底部位於第二腔室110的外部設置有一與環形風道114連通的出風口150。第二腔室110實際上是由位於風機正面的前側壁113、位於風機背面與第一腔室120銜接的後側壁112、銜接於前側壁113和後側壁112外周緣之間的連接壁111圍成,為了便於吹塑加工,連接壁111的截面呈中間部向外突出的弧形,同時,呈外突弧形的連接壁111能夠提高環形風道114流線度,更易於使氣流在第二腔室110的周緣形成渦流,提高風機的效率。前側壁113上開設有一開口,網罩50封蓋在該開口處,網罩50上的較小孔隙作為風機的進風口。殼體100內部具有將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10連通的連通口,也就是說,第一腔室120前端開口處的邊緣實際上銜接於後側壁112;後側壁112位於連通口周緣的部分形成一個第一豎直連接壁1121。固定套30套接於電機20的外部,其與電機20固定連接,固定套30呈中空的筒狀,上述的連通口的直徑與固定套30的外徑相當,也就是說,固定套30恰能從連通口穿過;固定套30的前端設置有沿其徑向向外延伸的連接板31,該連接板31呈環形的環繞於固定套30的外圍,安裝時,固定套30由前側壁113上的開口穿入,並使固定套30嵌入第一腔室120中,當連接板31到達連通口時,其被第一豎直連接壁1121的內側面止擋,利用螺釘穿接連接板31和第一豎直連接壁1121,將固定套30固定在殼體100上。固定套30的後端設置有沿其徑向向外延伸的連接片32,電機20中間外部設置有徑向向外延伸的連接凸緣21,固定套30套在電機20外部後,通過螺釘將連接片32和連接凸緣21穿接固定在一起,實現固定套30與電機20的固定連接。安裝時,首先將電機20和固定套30連接成電機總成,然後按照上述描述的連接固定套30的方式,將該電機總成與殼體100固定,完成電機20的固定安裝,在電機20安裝完成後,再將葉片40固定連接在電機20的轉軸上,最終將網罩50封蓋在前側壁113的開口處。上述結構中,通過一個固定套30將電機20固定在殼體100的內腔中,用於放置電機20的腔室不會與殼體100存在對接縫隙,並且,用於連接固定套30和殼體100的螺釘,穿接在在第一豎直連接壁1121,從而可有效的保證殼體100上表面不存在螺釘裝配孔和裝配間隙,如此一來,能夠有效的防止雨水進入到殼體100內部,保證電機20正常工作,提高了電機20的壽命。為了進一步保護電機20不受雨水影響,在第一腔室120內部還設置有一個用於容納電機20的接線盒22的安裝位122,上述連接板31上固定有一擋板60,該擋板60與安裝位122的大小相當,其遮蓋在安裝位122前端的開口處,當電機20在第一腔室120內部安裝到位後,其上的接線盒22恰好位於安裝位122內部,然後將固定套30和擋板60固定在一起,固定套30安裝到位後,擋板60恰好將安裝位122封蓋,最後將擋板60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第一豎直連接壁1121上。為了防止雨水從風機正面進入,在前側壁113上設置有位於開口周緣的第二豎直連接壁1131,網罩50的邊緣固定連接在該第二豎直連接壁1131上;當然,為了得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可以在網罩50的邊緣加工第一彎折部53和第二彎折部52,其中,第一彎折部53沿網罩50的軸向向著外側折彎,第二彎折部52位於第一彎折部53的外側並沿著網罩50的徑向向外折彎,由此,第二彎折部52的外側形成一個豎直的連接邊51,該連接邊51與第二豎直連接壁1131匹配,其二者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由於上述第二彎折部52和第一彎折部53,使網罩50向著第二腔室110內部凹陷,雨水不會經由網罩50的孔隙進入到風機內部,進一步的保證電機20在陰雨天正常工作。為了增加電機20的穩定性,第一腔室120的內側設置有多個卡持在電機20外周緣的突起部121,電機20在插入到第一腔室120後,該多個突起部121從電機20外周緣的各個方向卡緊電機20。此外,上述的多個突起部121還能夠增大殼體100的強度。殼體100上還設置有位於第一腔室120底部的支撐座140,該支撐座140的底部端角處還安裝有支撐腳。殼體100上還設置有位於第一腔室120上部的提手130。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