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
2023-09-19 21:56:35 1
專利名稱: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園藝根藝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縱觀世界園藝花丼市場的盆栽竹,都只能觀杆、觀枝、觀葉,竹根深埋土中,未露出土面;大多在技 法、造型上相似或相近,只是將小竹種栽在盆中,多以品種稀缺而聞名,少以巧奪天工而流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叢生竹的竹根為樁材,因材立意造型後栽培成活,竹根造型上離土凌空, 生筍長竹,成為有植物生命的活根藝;採用盆景的形式,使其有竹的韻味,融根藝、盆景景象和內涵為一 體,以根奇、杆挺、枝秀、葉翠,表達"雖以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是近年來研發的根藝盆景新作, 實為竹盆景中的新品, 一種全新的創意,目前世界上還沒有。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竹根離土凌空造型生筍長竹,培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步驟,竹根採挖、 修剪造型、栽植、養護管理。
(1) 竹根採挖挖掘竹根的時間一年四季都行,但最好在適於挖竹筍的冬未初春季,最好選擇具有 "盆景自然造型"的老根、殘根、衰敗根,並保護好地下莖的原始狀態和和根上的筍芽;
(2) 修剪造型按照"盆景自然造型"的原則,根據竹根的原始形狀對竹根進行選擇性的裁剪。裁 剪前用水(可用噴水槍等機械)衝洗乾淨需裁剪部分,然後用電鋸或手鋸並結合枝剪等刀具對竹根進行裁 剪;裁剪時對死頭節全部剪除,並剪去除栽植部分以外的大部分鬚根,但要注意保護好竹根上的筍芽。
(3) 栽植
① 基質配製根據竹類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配製好竹根栽植的基質,基質的配製原料及其比例為 細沙黃泥土=8: 2。
② 栽植栽前要準備好各種規格的花盆,栽植時根據竹根的大小及形狀選用不同規格和形狀的花盆, 盆子底部先墊放少量配置好的基質土,後將竹根栽植部分(未栽剪部分)置於盆內並填滿基質土並壓緊, 然後澆足水或置於水池內浸泡透再置於無陽光直射的陰涼處,並經常灑水保持盆內土壤溼潤。
(4) 養護管理
① 保溼竹根盆栽後30"40天時間內,要保持盆土溼潤,可採取噴灌的方式噴水保溼,每天噴3—5 次;40天後,竹根開始發筍長竹,每天噴水2—3次;小竹定形後,春秋季節隔日澆水l次,炎夏季節早
晚各噴澆水1次,冬季每隔3—5日澆水1次。
② 病蟲害防治危害竹根藝術盆景的害蟲主要竹階殼蟲,竹巻葉蛾,竹螟、竹象鼻蟲等,對這些蟲害, 平時應多注意觀察,少量的可採取人工剔除辦法,嚴重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選用氧化樂果、速撲殺、斃
蚧粉劑。危害竹根藝術盆景的病害主要有煙煤病、枯梢病,防治這些病害可採用噴施託布津、多津靈、代
森猛梓。
③施肥。為了促進竹根及其竹枝的生長發育,同時增加其對病蟲害的抵禦力,在適當時期應對竹根 藝術盆景施用一定種類和數量的肥料。在竹枝長出後2_5月內,每月噴施尿素或氯化鉀或磷酸二氫鉀1 次,6個月以後,每季度噴施l次,施肥時應注意濃度控制在0.5—2%之間,幾種肥料交互使用。
(5)藝術整形。竹根上盆栽植後約40天,開始發芽長出小竹,這時應按照"盆景自然造型"的原則 並根據各竹根不同形狀特性來對其進行藝術整形,具體做法是保留生長健壯且對竹根盆景整體具有一定藝 術價值的竹枝,並根據需用細鐵絲將其有意識的加以固定,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對其在適當長度位置剪去 頂枝,讓其繁生側枝,增加竹枝密度,這樣就能使其在人為的控制下朝著形成竹根藝術盆景的方向生長。 而對那些長勢不良或影響藝術造型的竹枝進行剪除,抑制其生長發育。這樣經過5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多 次整形修剪,最終形成竹根藝術盆景。
根據上面所述的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的竹根,包括目前所有叢生竹子品種的老竹根、殘 根和衰敗根,尤其是黃竹和唐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長期以來,傳統的竹產業只注重竹筍和竹材的加工利用,竹根基本無人問津, 任其在山上自生自滅。根據林業部門對竹林多年的科學研究表明, 一般竹林若不常鬆土,竹根總量多,但 幼壯根不足30%,若常鬆土,挖除部分老根、殘根、衰根,總根量雖減少,但幼壯根佔70%以上;對竹林 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從此可知,採挖部分竹根生產竹根藝術盆景,不但不會破壞原有竹林的生 長,而且會促使原有竹林生長更好。此外,釆挖竹根製作竹根藝術盆景,需用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這就不 僅達到了變廢為寶,增加農民收入,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同時也為當地財政增加了新 稅源;本發明打破了中外種竹的傳統程式,可使自然界的叢生竹大竹種產生變異,栽在盆中供室內觀賞, 使"居有竹"成為現實,給人們帶來高貴、美雅的藝術的感覺、品味和享受。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1、竹根的採挖。
(1) 種類贛南豐實的黃竹和唐竹等叢生竹類的老竹根、殘根和衰敗根。
(2) 採挖的時間l一2月份,此時竹根正處於尚未萌動或萌動初期,易於養護和管理,且生命力較強, 易於栽植成活。
(3) 採挖的方式選擇具有一定造型的老根、殘根和衰敗根作為採挖對象,釆挖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竹 根的原始形狀和根上的筍芽;竹根採挖出來後要注意保溼,以避免竹根乾枯死亡;可以採用放在水溝、水 塘或缸盆內浸泡,也可以用苔蘚類、稻草等覆蓋,再經常灑水來達到保溫的目的,但不管用何種方法保溼, 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天,否則易造成竹根因組織缺氧而死亡。
2、 竹根的裁剪。按照"盆景自然造型"的原則,根據竹根的原始形狀對竹根進行選擇性的裁剪。裁 剪前用水(可用噴水槍等機械)衝洗乾淨需裁剪部分,然後用電鋸或手鋸並結合枝剪等刀具對竹根進行裁 剪;裁剪時對死頭節全部剪除,並剪去除栽植部分以外的大部分鬚根,但要注意保護好竹根上的筍芽。
3、 栽植。竹根栽植的方法很多,但為了確保其成活率及縮短生長周期採用直接用盆栽的方法,其方 式如下
(1) 基質配製根據竹類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配製好竹根栽植的基質,基質的配製原料及其比例為 細沙黃泥土=8: 2。
(2) 栽植栽前要準備好各種規格的花盆,栽植時根據竹根的大小及形狀選用不同規格和形狀的花盆, 盆子底部先墊放少量配置好的基質土,後將竹根栽植部分(未栽剪部分)置於盆內並填滿基質土並壓緊, 然後澆足水或置於水池內浸泡透再置於無陽光直射的陰涼處,並經常灑水保持盆內土壤溼潤。
4、 養護管理。盆栽後竹根的養護管理極其重要,它是竹根藝術盆景成敗的關鍵。主要做法如下 (l)保溼竹根盆栽後30—40天時間內,要保持盆土溼潤,可採取噴灌的方式噴水保溼,每天噴3—5
次;40天後,竹根開始發筍長竹,每天噴水2—3次;小竹定形後,春秋季節隔日澆水l次,炎夏季節早 晚各噴澆水1次,冬季每隔3—5日澆水1次。(2)病蟲害防治危害竹根藝術盆景的害蟲主要竹蚧殼蟲,
竹巻葉蛾,竹螟、竹象鼻蟲等,對這些蟲害,平時應多注意觀察,少量的可採取人工剔除辦法,嚴重時可 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選用氧化樂果、速撲殺、斃蚧粉劑。危害竹根藝術盆景的病害主要有煙煤病、枯梢病, 防治這些病害可採用噴施託布津、多津靈、代森錳鋅。
(3) 施肥。為了促進竹根及其竹枝的生長發育,同時增加其對病蟲害的抵禦力,在適當時期應對竹根 藝術盆景施用一定種類和數量的肥料。在竹枝長出後2—5月內,每月噴施尿素或氯化鉀或磷酸二氫鉀1 次,6個月以後,每季度噴施l次,施肥時應注意濃度控制在0.5—2%之間,幾種肥料交互使用。
5、 藝術整形。竹根上盆栽植後約40天,開始發芽長出小竹,這時應按照"盆景自然造型"的原則並 根據各竹根不同形狀特性來對其進行藝術整形,具體做法是保留生長健壯且對竹根盆景整體具有一定藝術 價值的竹枝,並根據需用細鐵絲將其有意識的加以固定,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對其在適當長度位置剪去頂 枝,讓其繁生側枝,增加竹枝密度,這樣就能使其在人為的控制下朝著形成竹根藝術盆景的方向生長。而 對那些長勢不良或影響藝術造型的竹枝進行剪除,抑制其生長發育。這樣經過5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多次 整形修剪,最終形成竹根藝術盆景。
權利要求
1、一種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培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步驟,竹根採挖、修剪造型、栽植、養護管理;(1)竹根採挖挖掘竹根的時間一年四季都行,但最好在適於挖竹筍的冬未初春季,最好選擇具有「盆景自然造型」的老根、殘根、衰敗根,並保護好地下莖的原始狀態和和根上的筍芽;(2)修剪造型按照「盆景自然造型」的原則,根據竹根的原始形狀對竹根進行選擇性的裁剪,裁剪前用水(可用噴水槍等機械)衝洗乾淨需裁剪部分,然後用電鋸或手鋸並結合枝剪等刀具對竹根進行裁剪;裁剪時對死頭節全部剪除,並剪去除栽植部分以外的大部分鬚根,但要注意保護好竹根上的筍芽;(3)栽植①基質配製根據竹類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配製好竹根栽植的基質,基質的配製原料及其比例為細沙∶黃泥土=8∶2;②栽植栽前要準備好各種規格的花盆,栽植時根據竹根的大小及形狀選用不同規格和形狀的花盆,盆子底部先墊放少量配置好的基質土,後將竹根栽植部分(未栽剪部分)置於盆內並填滿基質土並壓緊,然後澆足水或置於水池內浸泡透再置於無陽光直射的陰涼處,並經常灑水保持盆內土壤溼潤;(4)養護管理①保溼竹根盆栽後30-40天時間內,要保持盆土溼潤,可採取噴灌的方式噴水保溼,每天噴3-5次;40天後,竹根開始發筍長竹,每天噴水2-3次;小竹定形後,春秋季節隔日澆水1次,炎夏季節早晚各噴澆水1次,冬季每隔3-5日澆水1次;②病蟲害防治危害竹根藝術盆景的害蟲主要竹蚧殼蟲,竹捲葉蛾,竹螟、竹象鼻蟲等,對這些蟲害,平時應多注意觀察,少量的可採取人工剔除辦法,嚴重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選用氧化樂果、速撲殺、斃蚧粉劑,危害竹根藝術盆景的病害主要有煙煤病、枯梢病,防治這些病害可採用噴施託布津、多津靈、代森錳鋅;③施肥為了促進竹根及其竹枝的生長發育,同時增加其對病蟲害的抵禦力,在適當時期應對竹根藝術盆景施用一定種類和數量的肥料,在竹枝長出後2-5月內,每月噴施尿素或氯化鉀或磷酸二氫鉀1次,6個月以後,每季度噴施1次,施肥時應注意濃度控制在0.5-2%之間,幾種肥料交互使用;(5)藝術整形竹根上盆栽植後約40天,開始發芽長出小竹,這時應按照「盆景自然造型」的原則並根據各竹根不同形狀特性來對其進行藝術整形,具體做法是保留生長健壯且對竹根盆景整體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竹枝,並根據需用細鐵絲將其有意識的加以固定,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對其在適當長度位置剪去頂枝,讓其繁生側枝,增加竹枝密度,這樣就能使其在人為的控制下朝著形成竹根藝術盆景的方向生長。而對那些長勢不良或影響藝術造型的竹枝進行剪除,抑制其生長發育。這樣經過5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多次整形修剪,最終形成竹根藝術盆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竹根為所有叢生竹子品種的老竹根、殘根和衰敗根,尤其是黃竹和唐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園藝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根藝竹盆景的培育方法。其培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步驟,竹根採挖、修剪造型、栽植、養護管理。本發明以叢生竹的竹根為樁材,按「七分天然,三分人工」的創作原則,選材、立意、製作、造型後,栽土培育成活,因材立意造型後栽培成活,竹根造型上離土凌空,生筍長竹,成為有植物生命的活根藝;採用盆景的形式,使其有竹的韻味,融根藝、盆景景象和內涵為一體,以根奇、杆挺、枝秀、葉翠,表達「雖以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打破了中外種竹的傳統程式,可使自然界的叢生竹大竹種產生變異,栽在盆中供室內觀賞,使「居有竹」成為現實,給人們帶來高貴、美雅的藝術的感覺、品味和享受。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176409SQ200710199130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6日
發明者田發建 申請人:田發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