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壓管式抽油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5:58:11 2
專利名稱:增壓管式抽油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抽油井上使用的抽油泵,特別是一種增壓管式抽油泵。
目前普遍採用的有杆泵採油過程中,往往因油井供液不足,或液面深,一些油井泵效很低,浪費能源,影響了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了一種增壓管式抽油泵,利用儲能裝置來提供流體部分吸入能量,在低產井上應用可提高抽油泵充滿程序,因而可改善油井開採效果,提高泵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增壓管式抽油泵由上護帽(1)、上接頭(2)、泵筒(3)、壓帽(4)、密封環(5)、O型膠圈(6)、密封橡膠(7)、固定環(8)、上閥座接頭(9)、外筒(10)、閥罩(11)、閥球(12)、上閥座(13)、上閥座接頭(14)、絲堵(15)、小活塞(16)、特殊結箍(17)、接頭(18)、絲堵(19)、活塞套(20)、下閥罩(21)、下閥球(22)、下閥座(23)、下閥座接頭(24)、下活塞(25)、彈簧(26)、限位環(27)、下接頭(28)、下護帽(29)組成。O型膠圈(6)置於密封環(5)內外密封槽中。密封環(5)從泵筒(3)的任一端套入,置於泵筒側面凸臺上兩端螺紋之間;密封圈(7)從泵筒(3)端部套入,直到與密封環(5)接觸為止,要求密封圈(7)、外筒(11)構成的組合斷面是矩形,且此時位置在密封環與泵筒(3)上側面通孔之間,固定環(9)從泵筒(3)端部裝入,要求倒角向外,閥罩接頭(9)一端內螺紋與閥罩(11)外螺紋對扣擰緊;閥球(12)、上閥座(13)依次放入閥罩(11)內腔裡,要求上閥座(13)環形端面與閥罩(11)內腔凸臺面充分接觸;然後用上閥座接頭(14)一端外螺紋與閥罩(11)內螺紋對扣擰緊,這樣閥罩接頭(9)、閥罩(11)、閥球(12)、上閥座(13)、上閥座接頭(14)構成一個組裝體,該組裝體相當於原油抽油泵固定凡爾總成,閥罩接頭(9)上另一內螺紋端與泵筒端部外螺紋對扣擰緊,要求泵筒側面上通孔在固定環(8)與閥罩接頭(9)之間,絲堵(19)與小活塞(16)上內螺紋對扣擰緊,若特殊結箍中心孔上有內螺紋的那端為中心孔的上端,將小活塞(16)插入特殊結箍中心孔中,要求小活塞(19)上帶有絲堵的那端在中心孔的下端;絲堵(15)與特殊結箍(17)中心孔內螺紋對扣擰緊,這樣由(15)、(16)、(17)、(19)構成組裝體,該組裝體上的特殊結箍(17)上的內螺紋與上閥座接頭(14)一外螺紋端對扣擰緊;外筒(10)內螺紋端從泵筒端部套入,與特殊結箍(17)外螺紋端部對扣擰緊,此時外筒(10)另一端在泵筒(3)上側面凸臺的中間位置,密封環(5)、密封圈(7)在外筒(10)內腔裡;擋環(4)從泵筒端套入與泵筒(3)臺肩上外螺紋對扣擰緊,擰緊後能夠與密封環(5)端部充分接觸,並產生擠壓力,上接頭(2)的內螺紋與泵筒(3)端部外螺紋對扣擰緊,上護帽(1)外螺紋與接頭(2)對扣擰緊;接頭(18)內螺紋與特殊結箍(17)外螺紋對扣擰緊,活塞套(20)任一端內螺紋與接頭(18)外螺紋對扣擰緊。下閥球(22)、下閥座(23)依次放入下閥罩(21)內腔中,下閥座(23)環形端面與下閥罩(21)內腔凸臺而充分接觸;下閥座接頭(24)上一個外螺紋端與下閥罩(21)內螺紋對扣擰緊。下活塞(25)內螺紋端與下閥座接頭(24)一外螺紋對扣擰緊,若活塞(20)與接頭(18)連接的那端為活塞套(20)上端,由(21)、(22)、(23)、(24)、(25)構成的組裝體從活塞套下端裝入,直到下閥罩(21)與接頭(18)接觸為止;彈簧(26)、限位環(27)依次從活塞套(20)下端裝入,下接頭(28)一外螺紋端與活塞套內螺紋對扣擰緊,下護帽內螺紋與下接頭(28)對扣擰緊。
該泵工作過程如下當抽油泵柱塞從下死點處開始上行時,閥球(12)和下閥球(21)在沉沒壓力作用下正常開啟,流體進入泵筒內;當柱塞下端移支泵筒側壁上通孔的上方時,特殊箍中心孔內液體壓力迅速下降,在儲能彈簧作用下,小活塞快速上移,閥球(12)和下閥球(22)之間流體壓力速增,導致其迅速流入泵筒,抽油泵柱塞從上死點開始下行時,閥球(12)關閉,特殊結箍中心孔內液壓增加,推動小活塞(16)下行,小活塞下行又推動由(21)、(22)、(23)、(24)、(25)組裝體下行。此時下閥球(22)處於開啟狀態。當活塞套(20)與限位環接觸時,不再移動,此時抽油泵柱塞開啟,流體進入活塞內。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儲能彈簧、閥球(12)和下閥球(22)之間流體壓力速增,導致其迅速流入泵筒,抽油泵柱塞從上死點開始下行時,閥球(12)關閉,特殊結箍中心孔內液壓增加,推動小活塞(16)下行的結構,與常規抽油砂相比在結構上增設了特殊結箍兩個短柱塞一個儲能裝置及外筒等附屬配件;在技術原理上,採用了儲能裝置來提供流體部分吸入能量;在性能上具有提高抽油泵充滿程度的特點.該裝置在低產井上應用,可改善開採效果,提高產液量。
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
以下結合附圖
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泵筒3外邊有由外筒10、特殊結箍17、接頭18和活塞20構成的外工作筒,其一端(不帶有螺紋的外套端)通過置於泵筒3側面凸臺上的密封環5、O型膠圈6、密封橡膠7及壓帽8密封外工作筒與泵筒形成的環形空間,在外工作筒中間通過特殊結箍17與泵筒3一端的下閥座接頭連接,從而與泵筒及其連接附件構成一個整體,在外工作筒下端活塞套20的腔內有由下閥球22、下閥座23、下閥球21、下閥座接頭24、下活塞25構成的組裝體及儲能彈簧26、限位環27,從而構成儲能彈簧總成,在工作時,通過在液壓和儲能彈簧作用下可上下移動,其活動範圍受泵筒3端部接頭28和限位環27限制,泵筒3內腔與特殊結箍17上的中心孔通過它們側面上的通孔及外筒10與泵筒3形成的環形空間而連通,使用該裝置時,上接頭2與油管相連,下接頭28備用,用於連接尾管或其它特殊井下工具。泵筒3,屬套筒類結構,兩端為外螺紋,大約在泵筒中間處有小凸臺,凸臺上兩端加工有外螺紋,在凸臺一側,距泵筒端部等距離的柱體側面上均布兩個小孔,該孔與泵筒內腔正交。壓帽4,圓柱形結構,且端有45度大倒角,內部是全部加工成內螺紋的通孔。密封環5,偏形套管類結構,其內孔、外表面各有兩條空槽。密封橡膠7,環形結構,其斷面為頂點朝下的等腰三角形。固定環8,偏圓柱形結構,內部是全部加工為內螺紋的通孔。閥罩接頭9,圓柱形結構,兩端為內螺紋,在螺紋末端之間有一個凸臺,凸臺上加工錐形斜面。外筒10,套筒類結構,一端有內螺紋,一端端部內孔徑略大一些。絲堵15,圓柱形結構,側面加工外螺紋,一個端部有一個方形盲孔。小活塞16,套筒類結構,一端是內螺紋,在側面上有兩個空槽。特殊結箍17,圓柱形結構,一端為內螺紋,一端為外螺紋,在柱體內部中心有一個大通孔和平行於軸線的6個小孔,在柱體側面上有兩個對稱的距一端部等距離的小孔,該孔與中心孔正交,與其它6個小通孔不連通。接頭18,套筒類結構,一端為內螺紋,一端為外螺紋,外螺紋外徑略小於套筒外徑。彈簧26工作圈數70,有效圈數68.5,展開長度14470,熱處理硬度45--52。O型膠圈6材料是橡膠。
權利要求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抽油井上使用的抽油泵,特別是一種增壓管式抽油泵,該增壓管式抽油泵由上護帽(1)、上接頭(2)、泵筒(3)、壓帽(4)、密封環(5)、O型膠圈(6)、密封橡膠(7)、固定環(8)、上閥座接頭(9)、外筒(10)、閥罩(11)、閥球(12)、上閥座(13)、上閥座接頭(14)、絲堵(15)、小活塞(16)、特殊結箍(17)、接頭(18)、絲堵(19)、活塞套(20)、下閥罩(21)、下閥球(22)、下閥座(23)、下閥座接頭(24)、下活塞(25)、彈簧(26)、限位環(27)、下接頭(28)、下護帽(29)組成,其特徵在於O型膠圈(6)置於密封環(5)內外密封槽中。密封環(5)從泵筒(3)的任一端套入,置於泵筒側面凸臺上兩端螺紋之間;密封圈(7)從泵筒(3)端部套入,直到與密封環(5)接觸為止,要求密封圈(7)、外筒(10)構成的組合斷面是矩形、且此時位置在密封環與泵筒(3)上側面通孔之間,固定環(8)從泵筒(3)端部裝入,要求倒角向外,且當它與泵筒(3)凸臺上螺紋擰緊;閥罩接頭(9)一端內螺紋與閥罩(11)外螺紋對扣擰緊;閥球(12)、上閥座(13)依次放入閥罩(11)內腔裡,要求上閥座(13)環形端面與閥罩(11)內腔凸臺面充分接觸;然後用上閥座接頭(14)一端外螺紋與閥罩(11)內螺紋對扣擰緊,這樣閥罩接頭(9)、閥罩(11)、閥球(12)、上閥座(13)、上閥座接頭(14)構成一個組裝體,該組裝體相當於原油抽油泵固定凡爾總成,閥罩接頭(9)上另一內螺紋端與泵筒端部外螺紋對扣擰緊,要求泵筒側面上通孔在固定環(8)與閥罩接頭(9)之間,絲堵(19)與小活塞(16)上內螺紋對扣擰緊,若特殊結箍中心孔上有內螺紋的那端為中心孔的上端,將小活塞(16)插入特殊結箍中心孔中,要求小活塞(19)上帶有絲堵的那端在中心孔的下端;絲堵(15)與特殊結箍(17)中心孔內螺紋對扣擰緊,這樣由(15)、(16)、(17)、(19)構成組裝體,該組裝體上的特殊結箍(17)上的內螺紋與上閥座接頭(14)一外螺紋端對扣擰緊;外筒(10)內螺紋端從泵筒端部套入,與特殊結箍(17)外螺紋端部對扣擰緊,此時外筒(10)另一端在泵筒(3)上側面凸臺的中間位置,密封環(5)、密封圈(7)在外筒(10)內腔裡;擋環(4)從泵筒端套入與泵筒(3)臺肩上外螺紋對扣擰緊,擰緊後能夠與密封環(5)端部充分接觸,並產生擠壓力,上接頭(2)的內螺紋與泵筒(3)端部外螺紋對扣擰緊,上護帽(1)外螺紋與接頭(2)對扣擰緊;接頭(18)內螺紋與特殊結箍(17)外螺紋對扣擰緊,活塞套(20)任意一端內螺紋與接頭(18)外螺紋對扣擰緊。下閥球(22)、下閥座(23)依次放入下閥罩(21)內腔中,下閥座(23)環形端面與下閥罩(21)內腔凸臺面充分接觸;下閥座接頭(24)上一個外螺紋端與下閥罩(21)內螺紋對扣擰緊。下活塞(25)內螺紋端與下閥座接頭(24)一外螺紋對扣擰緊,若活塞(20)與接頭(18)連接的那端為活塞套(20)上端,由(21)、(22)、(23)、(24)、(25)構成的組裝體從活塞套下端裝入,直到下閥罩(21)與接頭(18)接觸為止;彈簧(26)、限位環(27)依次從活塞套(20)下端裝入,下接頭(28)一外螺紋端與活塞套內螺紋對扣擰緊,下護帽內螺紋與下接頭(28)對扣擰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管式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泵筒(3)側面上有一個小凸臺,凸臺一側,在距端部等距離處均布兩個與泵筒(3)內腔正交的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管式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泵筒(3)內腔和特殊結箍中心孔通過它們側面的通孔及外筒(10)與泵筒構成的環空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管式抽油泵,其特徵在於特殊結箍(17),圓柱形結構,一端為螺紋,一端為外螺紋,內部有一個中心通孔和6個平行於軸線的6個小通孔,該孔與平行軸線的6個小通孔不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增壓管式抽油泵,其特徵在於在特殊結箍中心孔內有一個帶絲堵的小柱塞,該柱塞在中心孔內可上下行動。^^
專利摘要一種有杆泵採油用的管式抽油泵,它由上護帽、上接頭、泵筒、壓帽、密封環、O型膠圈、密封橡膠、固定環、上閥座接頭、外筒、閥罩、閥球、上閥座、上閥座接頭、絲堵、小活塞、特殊結箍、接頭、絲堵、活塞套、下閥罩、下閥球、下閥座、下閥座接頭、下活塞、彈簧、限位環、下接頭、下護帽組成。與常規抽油泵相比:在結構上增設了特殊結箍、兩個短柱塞、一個儲能裝置及外筒等附屬配件;在技術原理上採用了儲能裝置來提供流體部分吸入能量;在性能上具有提高抽油泵充滿程度的特點。該裝置在低產井上應用,可改善開採效果,提高產液量。
文檔編號F04B47/00GK2346957SQ9823655
公開日1999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1998年1月22日
發明者王少武, 王玉純 申請人:遼河石油勘探局歡喜嶺採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