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周轉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1:47:56 1
猴頭菇周轉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包括頂板、與頂板卡接的底框,底框為底面封閉的矩形結構,底框的底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瓶口和減重孔,底框四個側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和減重孔;頂板為與底框匹配的矩形塊,頂板上對應底框底面設有卡瓶口和減重孔,頂板的四周設有卡接塊,卡接塊與底框側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的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把手。本發明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將栽培瓶卡在頂板上還是底框上,減重孔可降低本發明的自重,使其便於翻轉,且僅包括頂板和與頂板卡接的底框,結構簡單,所選用材料普通,便於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猴頭菇周轉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裝置,具體是涉及一種猴頭菇周轉箱。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蘑菇,又稱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價值的子實體的大型真菌的統稱。食用蘑菇廣泛分布於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通稱為蘑菇。蘑菇肉質脆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很受消費者喜愛,市場廣闊。
[000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猴頭菇食藥用價值的開發利用,市場對猴頭菇需求劇增,但由於猴頭菇獨特的生長特點一一菌刺向地生長,目前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通用設備很難滿足工廠化生產猴頭菇的需求,猴頭菇工廠化生產專業設備裝置急需開發。普通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周轉筐不論體積形狀如何改變,其共同特點是只能使栽培瓶正立出菇,食用菌從栽培瓶口出菇向上生長。由於猴頭菇子實體主要由菌刺組成,而菌刺生長具有向地性,如果使用普通食用菌生產周轉筐進行生產,猴頭菇只能向上出菇,菌刺必然向下生長,嚴重影響猴頭菇子實體的品質外觀,導致工廠化生產猴頭菇品質下降、效益降低,這是制約猴頭菇工廠化生產的瓶頸所在。
[0004]目前,人們使用的猴頭菇周轉箱由底部框架和四個側面組成,其中底部框架分布卡瓶口和底部減重孔,四個側面分布側面減重孔。在出菇階段需要手動將周轉筐內的每個栽培瓶瓶口部分穿過周轉筐底部的卡瓶口,從而倒置盛放栽培瓶,操作步驟繁瑣,產生時間浪費,嚴重影響了生產進度。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翻轉快速穩定的猴頭菇周轉箱。
[0006]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包括頂板、與頂板卡接的底框,底框為底面封閉的矩形結構,底框的底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瓶口和減重孔,底框四個側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和減重孔;頂板為與底框匹配的矩形塊,頂板上對應底框底面設有卡瓶口和減重孔,頂板的四周設有卡接塊,卡接塊與底框側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的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把手。
[0007]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根據栽培瓶的長短和口徑大小,選擇底框側壁上不同位置的卡接口與頂板卡接,將栽培瓶的瓶口穿過頂板或底框底面的卡瓶口,將頂板與底框卡接,使栽培瓶被底框和頂板完全固定住,猴頭菇正常向上生長,等到要出菇時,雙手握住把手,將整個周轉箱一起翻轉過來即可。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底框的底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瓶口和減重孔,頂板上對應底框底面設有卡瓶口和減重孔,使在使用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將栽培瓶卡在頂板上還是底框上。2.底框四個側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和減重孔,減重孔可降低猴頭菇周轉箱的自重,使其便於翻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使頂板和底框卡接時卡節點受力平衡,使頂板和底框牢固連接。3.本發明僅包括頂板和與頂板卡接的底框,結構簡單,且所選用材料普通,便於推廣應用。
[0009]進一步,所述底框的側壁上設有耐磨塊,耐磨塊設在垂直於頂板的四個稜上,使在翻轉中減少對猴頭菇周轉箱的磨損,保護猴頭菇周轉箱。
[0010]進一步,所述底框側面上的卡接口從上往下共有三個,方便根據栽培瓶的長度來選擇頂板與底框卡接的位置。
[0011]進一步,所述底框的底面與側壁的連接端外還有一定長度的側壁,即底框的底面距離地面還有一段距離,使將栽培瓶卡接在底面時,瓶口與地面不接觸,方便放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猴頭菇周轉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為:頂板1、底框2、把手3、耐磨塊4。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16]如圖1所示,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包括頂板1、與頂板1卡接的底框2,底框2為底面封閉的矩形結構,底框2的底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瓶口和減重孔,底框2四個側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和減重孔;頂板1為與底框2匹配的矩形塊,頂板1上對應底框2底面設有卡瓶口和減重孔,頂板1的四周設有卡接塊,卡接塊與底框2側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2的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把手。
[0017]底框2的側壁上粘貼有耐磨塊,耐磨塊設在垂直於頂板的四個稜上,使在翻轉中減少對猴頭菇周轉箱的磨損,保戶猴頭菇周轉箱。底框2側面上的卡接口從上往下共有三個,方便根據栽培瓶的長度來選擇頂板1與底框2卡接的位置。底框2的底面與側壁的連接端外還有一定長度的側壁,即底框2的底面距離地面還有一段距離,使將栽培瓶卡接在底面時,瓶口與地面不接觸,方便放置。
[0018]使用時,根據栽培瓶的長短和口徑大小,選擇底框2側壁上不同位置的卡接口與頂板1卡接,將栽培瓶的瓶口穿過頂板1或底框2底面的卡瓶口,將頂板1與底框2卡接,使栽培瓶被底框2和頂板1完全固定住,猴頭菇正常向上生長,等到要出菇時,雙手握住把手,將整個周轉箱一起翻轉過來即可。
[0019]本實施例底框2的底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瓶口和減重孔,頂板1上對應底框2底面設有卡瓶口和減重孔,使在使用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將栽培瓶卡在頂板1上還是底框2上。底框2四個側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和減重孔,減重孔可降低猴頭菇周轉箱的自重,使其便於翻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使頂板1和底框2卡接時卡節點受力平衡,使頂板1和底框2牢固連接。本實施例僅包括頂板1和與頂板1卡接的底框2,結構簡單,且所選用材料普通,便於推廣應用。
[0020]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其特徵在於,包括頂板、與頂板卡接的底框,底框為底面封閉的矩形結構,底框的底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瓶口和減重孔,底框四個側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卡接口和減重孔;頂板為與底框匹配的矩形塊,頂板上對應底框底面設有卡瓶口和減重孔,頂板的四周設有卡接塊,卡接塊與底框側壁上的卡接口相匹配;底框的側壁上對稱設置有把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框的側壁上設有耐磨塊,耐磨塊設在垂直於頂板的四個稜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框側面上的卡接口從上往下共有三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猴頭菇周轉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框的底面與側壁的連接端外還有一定長度的側壁。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429620SQ20141082765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竹豐 申請人:重慶市武陵山珍經濟技術開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