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快速製冷反應釜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7:37:01 1
專利名稱:不鏽鋼快速製冷反應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製冷反應釜的設計與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生產化學品、藥品的製冷反應釜,其反應釜與製冷裝置是分離的,都是在反應釜附近設置一鹽水池,用大功率制冷機先將鹽水降溫,然後將降溫的鹽水用泵送進反應釜夾套內,用這種方式來給反應釜內降溫。鹽水通過反應釜夾套再流回鹽水池。因此需不斷開動制冷機,使用循環降溫鹽水。要想使釜內達到需要的溫度至少需3小時以上,另外,制冷機不停地運轉又造成電能的浪費。另外現有的反應釜在配料的反應效果上也不理想。配料在槳葉轉動下只是順著釜壁旋轉,使上層配料與下層配料混合不均勻。因此說目前所使用的反應釜不是很理想。目前還沒有與本實用新型相同的反應釜在生產實際中應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省能源和縮短反應時間,而又能使反應配料混合均勻,反應效果好的製冷反應釜,以解決現有設備存在的實際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附圖所示由反應釜體和支架構成。反應釜體座落在支架上。反應釜體為橢圓形。由不鏽鋼材料製造。在反應釜體的上部有一調速電機,電機的輸出軸上聯結一主軸,在主軸的下部帶有槳葉。在反應釜體的底部有一放料口。在釜體內周邊上帶有導流板。導流板上帶有製冷管孔。管孔內帶有製冷盤管。釜體為內、外壁結構,兩壁之間帶有保溫層。在釜體上部左側有一粉料入口,粉料入口旁邊有一感溫管,感溫管與配電箱相連。右側有一滴料口。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將水劑原料從滴料口投入到釜內,然後開動調速電機,電機主軸帶動槳葉攪拌水料。在攪拌中當水流碰到導流板時則改變流向,使水從下往上湧動,使配料混合均勻。如需加粉劑料時,可從粉劑料口投入,再進行攪拌,直至均勻。當反應到一定程度,需要降溫時,由感溫管將信號傳送給溫控器,啟動制冷機,將製冷劑壓縮到製冷盤管內,對反應物料進行直接降溫。當溫度降至設定值時,制冷機自動停止運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由於在釜體內帶有製冷管和導流板,加之釜體雙層壁內帶有保溫層,使得對反應物料直接快速製冷,不需要大功率的制冷機。既省時,又省電。另外導流板使得反應料在槳葉攪拌下改變流向,形成至下而上湧動,混合均勻,反應效果好。保溫層可使釜內溫度不散發,起到節電作用。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產品質量大幅度提高。是一種理想的製冷反應釜。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1-調速電機 2-滴料口 3-觀察鏡 4-主軸 5-導流板 6-保溫層 7-釜體支架 8-槳葉 9-放料口 10-製冷盤管 11-釜體 12-感溫管 13-粉料入口 14-瓷環封閉圈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附圖所示由釜體(11)和釜體支架(7)構成。釜體為橢圓形,由不鏽鋼材料制。釜體座落在釜體支架上。在釜體上部有一調速電機,電機通過電機支架固定在釜體上部。調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帶有一主軸(4),主軸下部帶有槳葉(8)。釜體的底部有一放料口(9)。在釜體上部主軸周圍有一瓷環密封圈(14)。在釜體內周邊上帶有導流板(5),導流板焊接在釜體內壁上。導流板上帶有製冷管孔,管孔內帶有製冷盤管(10)。製冷盤管與制冷機相聯結。釜體為內外壁結構,內外壁之間帶有保溫層(6)。在釜體左上部有一粉料入口(13),右側有一滴料口(2)。滴料口旁邊有一觀察鏡(3)。在粉料入口旁邊有一感溫管(12)。感溫管與配電箱相連。
權利要求1.不鏽鋼快速製冷反應釜,由釜體(11)和支架(7)構成,其特徵在於釜體內周邊上帶有導流板(5),導流板上帶有製冷管孔,管孔內帶有製冷盤管(10),在釜體的內外壁之間帶有保溫層(6),在粉料入口旁邊有一感溫管(12)。
專利摘要不鏽鋼快速製冷反應釜,屬反應釜的設計與製造技術領域。由釜體和釜體支架構成。在釜體內的周邊上帶有導流板,導流板上帶有製冷管孔,管孔內帶有製冷盤管,製冷盤管與制冷機相聯結。在釜體內外壁之間帶有保溫層。粉料入口旁有一感溫管,感溫管與配電箱相連。本產品的特點是能夠直接對反應料降溫,不需要大功率制冷機。既省時,又省電。另外,它的導流板可以使被攪拌的液料改變流向,變成由下而上的湧動狀態,使其混合均勻。當感溫管感知溫度後,將信號傳遞給配電箱中的溫控器,及時啟動制冷機或停機。本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是一種理想的製冷反應釜。
文檔編號B01J19/00GK2893572SQ20052014604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6日
發明者潘慶山 申請人:潘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