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電視劇排行榜前十名(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歷史劇)
2023-04-19 06:19:45 2
由於《山河月明》的播出,引來眾多觀眾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關注。
作為中國影視劇的重要題材,歷史劇是我們的強項,曾經湧現出一大批精彩好看的歷史劇。
這一次,那麼我們不妨重溫一下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歷史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每一部都值得我們刷上多遍。
接下來,就讓我們翻開電視劇的紀錄,看看你還有多少好劇沒刷過。
下文字數接近6000字,閱讀需要花點時間,但這樣的榜單值得你瀏覽一番。

10. 《貞觀之治》
播出時間:2006年
豆瓣評分:9.2分
《貞觀之治》根據《唐書》改編,是一部講述唐太宗在位時期的歷史劇,這部劇在當年播出時反響一般,甚至播出後很長時間都寂寂無名。
但隨著時間大家對它的評價越來越好,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就是《貞觀之治》是劇更是歷史。

劇中有一句臺詞「貞觀,就要有貞觀的樣子」,這句臺詞其實就很好地反映了這部劇的創作初衷,那就是真實的還原歷史。
整部劇從策劃、編劇到拍攝製作將近四年的時間,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從貞觀政要、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當中找到出處。

為了還原貞觀盛世時的長安城,劇組專門搭建了一個長安皇宮,外景用三維電腦拍攝,以便完整地再現長安城、108坊、太極殿等大場面。
可以說,這部劇從劇情、建築到服裝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準。

而且和很多講述李世民和兄弟之間的爭權奪利不同,這部劇突出的是「治」字,就是一群人在討論,在交流,在論政。
所以在觀看這部劇的時候,它不僅讓你真切地感受歷史,還讓你讀懂了歷史,明白貞觀之治為什麼會讓後人永遠嚮往。

唯一遺憾的是導演拍攝了大概80集的素材,但最後播出只有50集,由於刪減原因導致劇中部分情節不連貫。
但是瑕不掩瑜,《貞觀之治》仍舊是一部還原度極高的歷史劇,值得我們反覆去觀看和體會。

09. 《漢武大帝》
播出時間:2005年
豆瓣評分:9.2分
《漢武大帝》是2005年央視一套的開年大戲,整部劇投資高達5000萬元,號稱中國投資最大的電視劇。
該劇在試片會上就受到了業內的一致看好,所以《漢武大帝》還未播出就以1015萬元的高昂版權費創下了國產電視劇音像版權的最高紀錄。

電視劇正式播出後也不負所望,收視和口碑雙豐收,獲得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成為了中國歷史劇的代表作之一。
《漢武大帝》根據《史記》、《漢書》改編,圍繞漢武帝劉徹的一生,全面展現了劉徹的雄才大略。


通過該劇我們可以了解到漢武帝時期大發展脈絡以及各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也能感受到當年的強漢雄風。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往往是伴隨著辛苦的付出才誕生的,《漢武大帝》也不例外。

在拍攝時導演胡玫就曾說,如果《漢武大帝》超不過《雍正王朝》,我索性就不拍,所以整部劇耗時三年才完成拍攝。
為了忠實還原漢王朝波瀾壯闊的歷史風貌,胡玫走遍了現在所能看見的漢代皇陵墓,翻看無數講述漢代歷史的書籍。

更帶領劇組輾轉內蒙古草原、河北涿州、河南焦作和浙江橫店數千公裡拍攝,只為忠實還原漢王朝波瀾壯闊的歷史風貌和金戈鐵馬徵戰天下的恢弘場景。
雖然這部劇投資很大但卻把資金真正用到了刀刃上,在表現漢武帝抵禦外族入侵、平定邊疆叛亂的戰爭場面上,僅電腦特技就花費了100萬元。

而劇中的一幹演員更是為我們奉獻了教科書一般的演技,焦晃的漢景帝、歸亞蕾的竇太后、馬少驊的竇嬰,每一位都可圈可點。
尤其是飾演漢武帝劉徹的陳寶國,一句「寇可往 我亦可往!」 就把帝王氣質彰顯無疑,導演都給出了「登峰造極」的評價。

同時還要提一下韓磊演唱的片頭曲《最後的傾訴》以及片尾曲《等待》,真的是百聽不厭。

08. 《康熙王朝》
播出時間:2001年
豆瓣評分:9.2分
2001年,一部由陳家林、劉大印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大型歷史劇《康熙王朝》開播。
該劇在內地播出前它的已經在臺灣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當高的收視,還創下了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的最高收視率。

內地播出後收視率更是達到了13%,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
該劇口碑也不俗,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查時它就被稱讚「思想性、藝術性、政治性都達到了相當高度」。


不僅一度被譽為歷史劇的標杆,還獲得中國電視劇產業二十年「百部優秀電視劇」獎。
就連韓磊演唱的主題《向天再借五百年》也被觀眾們傳唱至今,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康熙王朝》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
作為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這部劇情節曲折動人,感情飽滿感人,人物塑造鮮活生動。

它既完整地把康熙的一生呈現在觀眾面前,也在他大起大落人生中直面了歷史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
斯琴高娃和陳道明將孝莊皇后和康熙也演得鮮活到位,尤其是陳道明演出了一個帝王的威嚴,以至於觀眾看完覺得康熙就是他的樣子。

其實現在來看作為一部歷史劇《康熙王朝》裡有很多常識性錯誤,這也讓它從神壇上走了下來,但卻不能否認它依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07. 《東周列國·春秋篇》
播出時間:1996年
豆瓣評分:9.3分
1994年在《三國演義》大獲成功之後,央視趁熱打鐵在1996年又將另一部古典歷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搬上屏幕。
《東周列國》分為《春秋篇》和《戰國篇》,由於《東周列國志》的故事時間跨度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所以改編難度很大。

於是導演的沈好放選擇在結構線索上採用以諸侯爭霸為主線的拍攝嘗試,即以單本故事為主,每一集講敘一個人物故事。
同時為了將這一個個故事串聯起來,該劇通過旁白對劇中所涉歷史年份和時代背景進行說明,還將源自史籍的相關記述客觀的娓娓道來。

觀看《東周列國·春秋篇》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的就是這歷史的真實感。
第一集開篇就近乎完整地再現了周宣王葬禮,千金一笑、唇亡齒寒、趙氏孤兒、烽火戲諸侯等故事也我們重現了當時那段歷史。

而且不管是粗劣的場景布置還是人物的樸素服裝都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原貌。


但是這部劇播出後沒有像導演期望的那樣成功再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輝煌的充滿競爭的年代,反而因為尺度過大被封殺。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發現這部作品是難得一見的經典歷史巨製,甚至可以說在現在的創作環境下我們也許再也拍不出來這樣的作品了。

06. 《大秦帝國系列》
播出時間:2009年
豆瓣評分:9.3分
2009年《大秦帝國系列》第一部《裂變》播出,一經播出就憑藉雄渾濃烈的歷史厚重感圈粉無數。
該劇根據同名小說《大秦帝國》改編,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過變法而由弱轉強的過程。


對於秦題材的影視劇有很多,但是《裂變》跟它們不一樣,它對秦的態度是頌歌式的,顛覆了很多人之前對於秦國暴虐的固有印象。

所以劇中的秦不再是扭曲的、瘋狂的,只有大義和犧牲,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話語更是讓不少人感慨秦人的血性和硬氣。


2013年系列的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播出,這部劇講述了秦惠文王重張儀而制衡的故事。
雖然這部續集與《裂變》的深度相比稍欠火候,但它依然能秒殺同時期的大部分國產劇。

而這裡面飾演嬴駟的富大龍功不可沒,在他的精彩演繹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生動的帝王形象,他有算計、奸詐,也有勇猛和為人君的權御之術。

劇中有一幕是白髮蒼蒼的嬴駟獨自在空無一人的宮廷中吹奏曲子,富大龍在此處通過表情和動作將嬴駟晚年悽涼孤獨的內心刻畫的淋漓盡致。

可惜的是在《裂變》之後,《大秦帝國系列》的電視劇質量開始嚴重下滑,不管是《崛起》還是《大秦賦》都口碑不佳,令人無比惋惜。

05. 《雍正王朝》
播出時間:1999年
豆瓣評分:9.3分
沒想到大名鼎鼎的《雍正王朝》居然只能排到第五,這讓小編有點小驚訝,畢竟這是一部被稱為中國歷史電視劇巔峰的經典劇。
該劇是改編自二月河「落霞三部曲」之一的《雍正王朝》,由胡玫執導,唐國強、焦晃主演,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

作為1999年央視的開年大戲,《雍正王朝》創下最高16.7%的收視記錄,更是包攬了當年所有電視劇獎項的大獎。
據說因為這部劇央視把一套八點檔每天一集的播放傳統都改了,因為很多高考生都提意見說一集太短了,可見這部劇的受歡迎程度。

同樣都是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但《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的風格卻截然不同。
《康熙王朝》重在熱血的個人英雄主義,而《雍正王朝》則側重於宮廷的權謀鬥爭。

所以相比較《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起點和立意更高,它直接從胤禛奪嫡說起,講述了雍正奪嫡和當政的艱難與不易。

除了精彩的權謀大戲外,劇中的演員也是貢獻了神仙打架的演技。
焦晃飾演的康熙早已經成為不可磨滅的經典,通過言談舉止和豐富的表情,演出了一個皇帝的睿智和無奈。

還有唐國強、王繪春、王輝等人也貢獻出了自己趨於巔峰的極致演技,在這部劇中人人都是主角。

可以說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雍正王朝》都堪稱國劇的巔峰之作。

04. 《覺醒年代》
播出時間:2021年
豆瓣評分:9.3分
《覺醒年代》是榜單中離我們最近的一部歷史劇,作為央視的開年大戲該劇堪稱驚豔,播出後收視和熱度飆升。
入選「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斬獲白玉蘭三項大獎、華鼎獎「2020—2021中國電視劇滿意度調查百強榜」第一……

就連莫言先生都在看完後寫下「好久好久沒有看到一部劇可以讓我熱淚盈眶了」的感嘆。
即便劇都已播完幾個月了,還頻頻被推上熱搜,可謂是去年的現象級作品。

《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為貫穿。
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

劇中不僅對歷史進行了還原,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飽滿的人物。
比如陳獨秀,他是創辦了《新青年》的革命家,在國家人民面前固執正直,但他又是性情中人,面對自己喜歡的人總是很溫柔。

還有李大釗,在演員張桐的精彩演繹下,讓我們看到了更加多面的歷史人物,演講時的慷慨激昂,教學時的和藹親切,和妻子相處時的溫柔體貼。
這樣的陳獨秀和李大釗,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生硬的名字,而是真實生動的人物。

很多人不明白《覺醒年代》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人的喜歡,一位網友的評論也許是對它最好的回答:
「劇中的人正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為了自己的理想甘願拋灑滿腔熱血,共情的力量真的很偉大。」

所以能看到《覺醒年代》這樣的佳作,何其有幸!

03. 《三國演義》
播出時間:1994年
豆瓣評分:9.5分
對於《三國演義》相信大家太過熟悉了,這部劇從開播至今已經20餘年,每一次觀看總會被它的厚重感和史詩感所震撼。
每一個看過的觀眾對它的讚美也是毫不吝嗇,「國產電視劇中不朽之作」,「國劇經典」,「神一樣的存在」。

而回顧《三國演義》的背後故事,我們會發現這部經典作品的誕生也是十分不易的。
當年87版《紅樓夢》火遍全國後,中央開始計劃將名著《三國演義》也搬上螢屏。


但是各路專家開會商討後認為這部劇不好拍,畢竟《三國演義》篇幅巨大,人物眾多,還有大量的戰爭場面。
於是拍攝計劃就此擱置,直到1989年央視才下定決心在困難都要拍,於是任命了王扶林當總導演,更是投資1.7億元來拍攝。

為了拍好這部劇,編劇組把《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進行合理融合,將《三國演義》120回小說改編成80回的劇本。
最終全劇歷時3年拍攝,終于于1994年的10月與觀眾見面,該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轟動。

首播收視率高達46.7%,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收視冠軍,更是拿下飛天獎、金鷹獎最佳連續劇,還被評為30年最具影響力的電視劇。
《三國演義》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刪繁就簡,成功地展現了原著的精髓和三國時代的歷史風貌。


同時劇中還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形象,鮑國安的曹操,唐國強的諸葛亮,陸樹銘的關羽都成為電視劇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


02. 《走向共和》
播出時間:2003年
豆瓣評分:9.6分
這部劇被豆瓣網友稱作:「一部真正尊重歷史的歷史劇,也是一部中國迄今為止最好的電視劇!」
該劇曾一度以9.7的超高評分佔據著歷史劇「扛把子」的地位,之後評分略有下降但仍然穩定在極高的分數,堪稱神劇般的存在。

《走向共和》由《雍正王朝》的原班人馬打造,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歷經3年才拍攝完成。
這部劇將視角聚焦於清末民初激流湧蕩的歷史,講述從清末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到袁世凱稱帝失敗的30年間的歷史故事。

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展示中華各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段波瀾壯闊的艱難歷史。
該劇在開拍時就確立了電視劇的主題—找出路,所以劇中展現了李鴻章、孫中山等人通過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事件對中國的發展方向進行較量博弈。


但是該劇在播出時也受到了不少質疑,許多人批評編劇對人物的刻畫有偏差,比如李鴻章不再是賣國賊而是忠君愛國的忠臣。
而當你仔細看後會發現這一點才是這部劇最出彩的地方,它打破了以往刻板的臉譜化形象,通過多角度的刻畫讓人物更接近歷史。

除此之外該劇的選角也十分用心,演員不僅演技精湛角色形象也非常貼合,簡直就是神仙選角。
可以說《走向共和》並沒有改寫任何歷史,卻通過故事改變了我們對這段歷史這些人物的看法。

讓我們重新去認識那些歷史和人物,然後去回味和思考,而這也就是這部劇能夠成為經典的原因吧。

01. 《大明王朝1566》
播出時間:2007年
豆瓣評分:9.7分
2003年歷史神劇《走向共和》橫空出世,上映以來一直霸榜國產歷史劇豆瓣評分第一的寶座。
但是2007年《大明王朝1566》播出後改變了這個局面,取代《走向共和》成為了歷史劇無法超越、直接封神的天花板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劇都出自導演張黎之手,他也被稱為了中國歷史劇第一人。
《大明王朝1566》以明嘉靖年為背景,講述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嘉靖和朝臣海瑞的故事。

當年這部劇原本是為央視量身打造的電視劇,但最終被湖南衛視獨家買斷5年的國內版權,成為該臺2007年的開年大戲。
可是這部集結了名導演和眾多戲骨的歷史大劇播出後收視慘澹,僅僅只有0.5%的收視率。

後來在2017年《大明王朝1566》在網上重播,才漸漸推高了它的評分和熱度很多人才發現這部劇當年有多被低估。
作為一部歷史劇,該劇不僅講的是大明王朝的歷史,還有朝堂上的謀略人心。

陳寶國飾演的嘉靖,雖然表面沉迷修道,可卻是皇帝裡頭把權謀玩的最溜的主兒,直接把大臣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對於朝政他什麼都明白可卻專注於權謀,因為他要鞏固的是皇權,而這也恰好道出了千百年來封建王朝走向崩塌的根本原因。

畢竟皇上和群臣專心於爭權奪利,最終傷的是百姓,毀滅的也其實是整個國家。
劇中的一群戲骨也貢獻出了卓越不凡的精彩表演,陳寶國的嘉靖帝,黃志忠的海瑞,倪大紅的嚴嵩,王勁松的楊金水,每一個都讓人難忘。


可以說《大明王朝1566》將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絕對是國產歷史劇的巔峰之作,沒有之一。

以上就是中國口碑最好的10部歷史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其中陳寶國獨佔兩部。
看到它們我們也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歷史那麼精彩,原來曾經我們的歷史劇也有這樣的高度。
可惜的是現在歷史劇製作變大了、服化道具更精緻了,但故事卻越來越差,讓人不禁感慨下一個能封神的歷史劇還要等多久。
那麼問題來了,你最喜歡的歷史劇是哪一部呢?

青石電影|小豬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