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及其調整方法
2023-05-05 09:13:31 2
專利名稱: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及其調整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工程機械變速箱製造技術領域,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及其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圓錐滾子軸承由於具有承載複合載荷的顯著優點而在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圓錐滾子軸承遊隙的設定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軸承的運行壽命,而遊隙的調整是一項精密、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程,往往需要專業人員和專用設備實施,特別是在大批量生產領域,如工程機械行業,但是目前在國內多需要靠人工對每個軸承系統進行遊隙調整,通常採用一種原始簡易方法:將V型架用螺栓固定在軸端上面,雙手往上拉動V型架的兩端,轉動軸,維持住拉力,將百分表表頭壓在螺栓頭(事先磨平)上面,並調零;然後再向下壓V型架,並轉動軸,此時,百分表的讀數就是此組軸承的實際遊隙,根據實際遊隙值可以選擇合適厚度的調整墊片來調整軸承遊隙到理想值。這種方法手動的拉力和壓力很不容易控制,需要裝配工人具有較高的裝配技術和熟練程度,軸承遊隙的測量值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大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效率低,可靠性難以控制。如果引進專業的設備,設備的引進及維護費用,工人的培訓等將造成勞動成本的增加,這就要求有一種效率高、準確性好,易於操作維護的裝置來調整圓錐滾子軸承的遊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及其調整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調整圓錐滾子軸承遊隙及原有設備使用維護成本高的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包括壓力調整系統、測量系統及校錶盤;所述壓力調整系統包括氣動液壓泵、手動換向閥、減壓閥甲、減壓閥乙、梭閥及壓力表,氣動液壓泵通過油路管道與手動換向閥連接,手動換向閥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減壓閥甲、減壓閥乙連接,減壓閥甲與減壓閥乙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連接,梭閥上設有壓力表;所述測量系統包括油缸、壓蓋、千分表,油缸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連接並作用於壓蓋,千分表安裝於軸承端蓋的預留孔內。校正圓錐滾子軸承遊隙的調整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準備所需調整的裝置部件,將軸上面的傳動件全部安裝於箱體上,將兩隻千分表安裝到軸承端蓋的預留孔內,並一同移到校錶盤上面校正調零;b、將連接千分表的軸承端蓋安裝到對應的箱體軸承孔內,再將壓蓋壓在軸承端蓋上;C、安裝油缸,啟動壓力調整系統,並使油缸作用到壓蓋上,先操作手動換向閥接通高壓油路,輸出高壓5000N,壓緊軸承端蓋並保持壓力,旋轉軸至少5圈,待兩隻千分表的讀數差小於0.05mm後,卸載回位;d、操作手動換向閥接通低壓油路,輸出低壓500N,旋轉軸至少5圈,待兩隻千分表的讀數差小於0.05mm後,記錄兩隻千分表讀數al、a2 ;e、卸載回位,計算平均值,計算方式為a3=(al+a2)/2,其中a3即是對應於軸承零遊隙時需要加裝的調整墊片的總厚度;f、根據計算的a3數值,再通過選擇組合調整墊片的厚度來保證最終需要的軸承遊隙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中公開的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解決了國內靠人工對每個軸承系統進行遊隙調整時需要裝配工人具有較高的裝配技術和熟練程度,效率低,可靠性難以控制的問題;2、本發明中公開的校正圓錐滾子軸承遊隙的調整方法可以實現非常可靠的軸承預緊力調整和軸承遊隙測量,可實現圓錐滾子軸承軸向遊隙的準確控制;3、本發明中公開的設備及方法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簡單,便於維護的優點,工人只需進行簡單的培訓即可熟練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軸承間隙調整的工作效率;4、本發明中的設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性能可靠,使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易於工廠普及使用。
圖1是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的工作原理圖;圖2是千分表調零及裝置示意圖;圖3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氣動液壓泵;2、手動換向閥;3、減壓閥甲;4、減壓閥乙;5、梭閥;6、壓力表;7、油缸;8、千分表;9、壓蓋;10、軸承端蓋;11、箱體;12軸承;13、校錶盤;14、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中所公開的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包括壓力調整系統、測量系統及校錶盤13 ;所述壓力調整系統包括氣動液壓泵1、手動換向閥2、減壓閥甲3、減壓閥乙4、梭閥5及壓力表6,氣動液壓泵I通過油路管道與手動換向閥2連接,手動換向閥2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減壓閥甲3、減壓閥乙4連接,減壓閥甲3與減壓閥乙4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5連接,梭閥5上設有壓力表6 ;所述測量系統包括油缸7、壓蓋9、千分表8,油缸7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5連接並作用於壓蓋9,千分表8安裝於軸承端蓋10的預留孔內。氣動液壓泵工作時以0.4MPa的氣壓作為氣壓動力源,減壓閥甲所在的液壓油路為本發明中的壓力調整系統的低壓油路,減壓閥乙所在的液壓油路為本發明中的壓力調整系統的聞壓油路。基於上述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校正圓錐滾子軸承遊隙的調整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所需調整的裝置部件,將軸14上面的傳動件全部安裝於箱體11上,將兩隻千分表8安裝到軸承端蓋10的預留孔內,並一同移到校錶盤13上面校正調零;b、將連接千分表8的軸承端蓋10安裝到對應的箱體軸承孔內,再將壓蓋9壓在軸承端蓋10上;C、安裝油缸7,啟動壓力調整系統,並使油缸7作用到壓蓋9上,先操作手動換向閥2接通高壓油路,輸出高壓5000N,壓緊軸承端蓋10並保持壓力,旋轉軸14至少5圈,待兩隻千分表8的讀數差小於0.05mm後,卸載回位;d、操作手動換向閥2接通低壓油路,輸出低壓500N,旋轉軸至少5圈,待兩隻千分表8的讀數差小於0.05mm後,記錄兩隻千分表讀數al、a2 ;e、卸載回位,計算平均值,計算方式為a3=(al+a2)/2,其中a3即是對應於軸承零遊隙時需要加裝的調整墊片的總厚度;f、根據計算的a3數值,再通過選擇組合調整墊片的厚度來保證最終需要的軸承遊隙值。通過使用該方法及設備,能夠快速簡便的對圓錐滾子軸承遊隙進行調整,較車間中普遍使用的傳統人工調整設備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設備的可靠性高、結構簡單,便於維護,採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易於工廠的普及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壓力調整系統、測量系統及校錶盤(13);所述壓力調整系統包括氣動液壓泵(I)、手動換向閥(2)、減壓閥甲(3)、減壓閥乙(4)、梭閥(5)及壓力表(6),氣動液壓泵(I)通過油路管道與手動換向閥(2)連接,手動換向閥(2)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減壓閥甲(3)、減壓閥乙(4)連接,減壓閥甲(3)與減壓閥乙(4)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5)連接,梭閥(5)上設有壓力表(6);所述測量系統包括油缸(7)、壓蓋(9)、千分表(8),油缸(7)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5)連接並作用於壓蓋(9),千分表(8)安裝於軸承端蓋(10)的預留孔內。
2.一種校正圓錐滾子軸承遊隙的調整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所需調整的裝置部件,將軸(14)上面的傳動件全部安裝於箱體(11)上,將兩隻千分表(8)安裝到軸承端蓋(10)的預留孔內,並一同移到校錶盤(13)上面校正調零; b、將連接千分表(8)的軸承端蓋(10)安裝到對應的箱體軸承孔內,再將壓蓋(9)壓在軸承端蓋(10)上; C、安裝油缸(7),啟動壓力調整系統,並使油缸(7)作用到壓蓋(9)上,先操作手動換向閥(2)接通高壓油路,輸出高壓5000N,壓緊軸承端蓋(10)並保持壓力,旋轉軸(14)至少5圈,待兩隻千分表(8)的讀數差小於0.05_後,卸載回位; d、操作手動換向閥(2)接通低壓油路,輸出低壓500N,旋轉軸至少5圈,待兩隻千分表(8)的讀數差小於0.05_後,記錄兩隻千分表讀數al、a2 ; e、卸載回位,計算平均值,計算方式為a3=(al+a2)/2,其中a3即是對應於軸承零遊隙時需要加裝的調整墊片的總厚度; f、根據計算的a3數值,再通過選擇組合調整墊片的厚度來保證最終需要的軸承遊隙值。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圓錐滾子軸承遊隙調整設備及其調整方法,屬於工程機械變速箱製造技術領域,包括壓力調整系統、測量系統及校錶盤;所述壓力調整系統中的氣動液壓泵通過油路管道與手動換向閥連接,手動換向閥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減壓閥甲、減壓閥乙連接,減壓閥甲與減壓閥乙分別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連接,梭閥上設有壓力表;所述測量系統中的油缸通過油路管道與梭閥連接並作用於壓蓋,千分表安裝於軸承端蓋的預留孔內。待調整裝置通過壓力調整系統中的高壓油路進行調整後再通過低壓油路讀出千分表數值,通過計算兩隻千分表測量出數值的平均值即可通過調整墊片的厚度來保證最終需要的軸承遊隙值;本發明主要用於圓錐滾子軸承的遊隙調整。
文檔編號B23P19/027GK103170830SQ20131007509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郭恆博, 李兵, 吳欣峰, 張平, 張小娜 申請人: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