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
2023-05-05 16:47:06 2
專利名稱: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墾植樹造林方法,尤其指乾旱地區露天礦排土場坡面復墾植樹
造林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露天礦排土場護坡復墾綠化造林是採用枝條插網格和用草輔設網格 播種子的方法進行。由於枝條網格、草網格空格面積大、高坡段風力大、種子及表土流失嚴 重,在降雨或人工澆灌時雨水直接落到坡面,網格阻檔不住雨水產生徑流,易發生滑坡和泥 石流。颳風時坡面的表土、種子、枯草、落葉被風颳走,也造成種子和水土流失,坡面沙石裸 露,植物生長不均勻覆蓋率低。研製一種可防止坡面水土流失,使土壤、植物吸收蓄積足夠 水份的復墾植樹造林方法是提高護坡復墾綠化質量,加大植被覆蓋率所急需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這種方法不僅能培育、 移種2-5年生長的樹苗,在移植樹苗時還不受季節限制,並具有耐旱、抗寒、抗病力強、成活 率高、生長快的特點。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由如下方案來實現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其特徵 是選用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按70-90%的土、10-30%發酵好的牛羊糞配製成營養 土,將植物枝條編的種植筐放在寬40cm-60cm、深40cm-60cm的苗木培育溝內,種植筐底裝 10cm-30cm厚營養土,把樹苗種在筐內,種植筐之間的距離為30cm-80cm,中間的空隙用地 表土蓋嚴,24小時內先澆灌一次,以後第一年澆灌3-6次,第二年澆灌3-5次,樹苗培育期為 3個月-18個月,移植不受季節限制,移植時在坡面挖直徑50cm-80cm、深50cm-80cm的種植 穴,底部填10cm-30cm地表土,將培育好苗木的種植筐移植到種植穴內,用地表土填實,修 好樹苗周邊存水穴,第一年澆水2-5次,第二年澆水2-4次,第三年澆水2-3次即長成。
本發明還包括如下方案所述種植筐用植物枝條編織成,上口直徑20cm-40cm、底 部直徑18cm-38cm、高度25cm-45cm,植物枝條空隙不超過lcm。 本發明的優點是坡面植樹造林方法,選用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和優質土,按 比例加入糞肥配製成營養土。在樹苗培育基地挖好種植溝,將植物枝條編的種植筐放置在 溝裡裝營養土,然後把樹苗種植在種植筐內,四周空隙用地表土添滿蓋嚴。修好澆水渠,及 時澆水培育,樹苗經過3-18個月的培育,根系枝幹開始生長發育一個時期,具有較強的抗 旱、耐寒、抗病力。再把種植筐連同樹苗移種到露天礦排土場坡面的種植穴內,由於種植筐 韌性高、承重力大、裝土肥量多,能夠滿足樹苗繼續生長所需要的養份,在移種時能夠保持 原土肥與根系不鬆散,使根系不受損傷。植物枝條腐爛後成為樹苗生長的肥料,不僅對環境 沒有汙染,而且加快了樹苗的生長。根系能夠固土護坡,防止水土流失;樹冠枝葉能夠降低 風速,減少雨水直接衝刷坡面,減少徑流量,保護坡面,形成樹、草植被的生態環境。實踐證 明,由於採用了本坡面植樹造林方法及種植筐技術,在乾旱地區露天礦排土場坡面種植樹
3苗獲得了成功,本方法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護坡綠化質量,並具有工序簡單、復墾綠化進程 快的優點。
下面結合附圖舉一實施例
圖1是坡面植樹造林方法示意圖
圖2種植筐樹苗移植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圖2所示,選用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按80%的土、20%發酵好的牛羊 糞配製成營養土,將植物枝條編的種植筐放在寬50cm、深50cm的苗木培育溝內,種植筐上 口直徑35cm、底部直徑30cm、高度35cm,植物枝條空隙lcm。種植筐底裝15cm厚營養土,把 樹苗種在筐內,種植筐之間的距離為50cm,中間的空隙用地表土蓋嚴,24小時內先澆灌一 次,以後第一年澆灌4-6次,第二年澆灌3-4次。山杏、沙棘、檸條、枸杞、怪柳培育3個月-6 個月;榆樹、楊樹、柳樹培育6個月-12個月;雲杉、樟子松培育12個月_18個月。移植時 間不受季節限制。山杏、沙棘、檸條、枸杞、怪柳、榆樹移植到坡面上,移植時在坡面挖直徑 40cm-60cm、深40cm-60cm的種植穴,底部填15cm地表土,將培育好苗木的種植筐移植到種 植穴內,用地表土填實,修好樹苗周邊存水穴,第一年澆水2-3次,第二年澆水2次,三年成 活率可達95%以上。楊樹、柳樹、雲杉、樟子松移植到坡段之間平盤上,移植時在坡面挖直徑 80cm、深80cm的種植穴、底部填30cm厚地表土,將培育好苗木的種植筐移植到種植穴內,用 地表土填實,修好樹苗周邊存水穴,第一年澆水3-5次,第二年澆水2-4次,第三年澆水2-3 次。楊樹、柳樹成活率達90% ,雲杉、樟子松成活率達到88% 。
權利要求
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其特徵是選用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按70-90%的土、10-30%發酵好的牛羊糞配製成營養土,將植物枝條編的種植筐放在寬40cm-60cm、深40cm-60cm的苗木培育溝內,種植筐底裝10cm-30cm厚營養土,把樹苗種在筐內,種植筐之間的距離為30cm-80cm,中間的空隙用地表土蓋嚴,24小時內先澆灌一次,以後第一年澆灌3-6次,第二年澆灌3-5次,樹苗培育期為3個月-18個月,移植不受季節限制,移植時在坡面挖直徑50cm-80cm、深50cm-80cm的種植穴,底部填10cm-30cm地表土,將培育好苗木的種植筐移植到種植穴內,用地表土填實,修好樹苗周邊存水穴,第一年澆水2-5次,第二年澆水2-4次,第三年澆水2-3次即長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種植筐用植物枝條 編織成,上口直徑20cm-40cm、底部直徑18cm-38cm、高度25cm-45cm,植物枝條空隙不超過 l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坡面植樹造林方法,主要用於乾旱地區露天礦排土場坡面復墾植樹,主要過程是選用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與牛羊糞配製成營養土,將植物枝條編的種植筐裝營養土種上樹苗放在苗木培育溝內,然後澆灌,各種樹苗經澆灌培育3個月-18個月後,連同種植筐移植到坡面種植穴內,用地表土填實,修好樹苗,周邊存水穴,經3年澆水苗木成活率可達88%以上。本方法所用的種植筐由植物枝條編成,腐爛後成為肥料,對環境沒汙染。成長後樹的根系能夠固土護坡,防止水土流失;樹冠枝葉能夠降低風速,減少雨水直接衝刷坡面,減少徑流量,保護坡面,形成多種樹草植被的生態環境。
文檔編號A01G9/02GK101715708SQ201010004528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9日
發明者孫明文, 辛勝利 申請人:孫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