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焦爐上升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7:52:01 2
專利名稱:新型焦爐上升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新型焦爐上升管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焦爐上升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焦爐上升管絕大部分均無餘熱回收系統,大量熱量通過噴入氨水冷卻損失掉。目前研究開發的各種上升管荒煤氣餘熱回收系統,回收荒煤氣餘熱大部分都用於產生低壓飽和蒸汽,技術不成熟,存在諸多問題,使其不能大規模工業化推廣使用。就現有的上升管進行餘熱回收,不管採用何種回收技術,均無法避免焦油結焦問題,冷凝析出的焦油順壁面流動到上升管煙氣進口後,又被高溫煤氣炙烤使焦油發生熱解和熱縮聚而固化。[0003]現有常規上升管餘熱系統還面臨的一大難題是餘熱系統長期運行焊縫開裂,餘熱系統大量漏水進入焦爐碳化室,影響生產或者損壞焦爐爐體,造成大的損失。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吸收餘熱並避免焦油結焦的新型焦爐上升管。[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柱形管體及設於柱形管體內並與柱形管體底面密封連接的柱形內煙管,所述管體外部設煙氣進口,所述煙氣進口與內煙管連通;所述內煙管外側面設兩煙道隔板使所述管體與內煙管間形成底部連通的上升煙氣通道及下降煙氣通道,所述上升煙氣通道頂部由煙道封板密封;所述管體外部設煙氣出口,所述煙氣出口與上升煙氣通道連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優選方案為,所述內煙管材質為耐熱鑄鋼或碳化矽。[0007]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方案為,所述上升煙氣通道與下降煙氣通道底部設有焦油槽,所述管體外側設有排焦油出口,所述排焦油出口與焦油槽連通。[0008]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優選方案為,所述焦油槽內設有析油裝置。[0009]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優選方案為,所述管體側表面為水冷密排管、半管冷卻壁面、熱管之中至少一種。[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優勢在於[0011]I、將原有單一焦爐上升管設計為既有上升管又有下降管的組合式新型焦爐上升管,煤氣通過內煙道直達上升管頂部,該過程中不進行餘熱回收,焦爐煤氣不會遇冷自然不會大量析出焦油,因此不會影響焦爐原有操作工藝。[0012]2、到達頂部的高溫煤氣經過下降煙氣通道與上升煙氣通道後經煙氣出口接入焦爐煤氣處理系統,在此過程中通過外煙道壁對焦爐煤氣進行餘熱回收。外煙道壁結構形式多樣,包括水冷密排管、半管冷卻壁面、熱管等多種結構。[0013]3、煤氣冷卻過程中冷凝出的焦油會流入煙道下部的焦油槽,焦油槽設有清焦油裝置,可有效防止餘熱系統漏水影響生產以及損壞焦爐設備,當換熱面漏水時,洩漏的水會自動流入焦油槽,焦油槽有排焦油出口,可將漏水排出。[001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影響焦爐原有操作工藝;可有效避免大量漏水進入碳化室;內煙道不會大量結焦,有利於系統穩定運行;減少焦油燒結,相當於增加焦油回收量; 增加餘熱系統換熱面積,可增加餘熱回收量。
[0015]圖I是本實施例的右視圖。[0016]圖2是本實施例的正視圖。[0017]圖3是本實施例的俯視圖。[0018]附圖中1為煙氣進口、2為內煙道、3為下降煙氣通道、4為上升煙氣通道、5為煙氣出口、6為水封放散接口、7為煙道隔板、8為煙道封板、9為內煙管、10為外煙道壁、11為焦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0020]參考圖1、2、3,新型焦爐上升管,包括柱形管體及設於柱形管體內並與柱形管體底面密封連接的柱形內煙管9,管體外部設煙氣進口 1,煙氣進口 I與內煙管9連通;內煙管9 外側面設兩煙道隔板7使所述管體與內煙管9間形成底部連通的上升煙氣通道4及下降煙氣通道3,上升煙氣通道4頂部由煙道封板8密封;管體外部設煙氣出口 5,煙氣出口 5與上升煙氣通道4連通。內煙管9材質為耐熱鑄鋼或碳化矽。[0021 ] 上升煙氣通道4與下降煙氣通道3底部設有焦油槽11,管體外側設有排焦油出口, 排焦油出口與焦油槽11連通。焦油槽11內設有析油裝置。管體側表面中的外煙道避10 為水冷密排管、半管冷卻壁面、熱管之中至少一種。煤氣從煙氣進口 I進入上升管,經過內煙道2向上流動,內煙道2為耐熱鑄鋼或其他耐熱材料製作,只用於導流煤氣,不回收餘熱;煤氣到達內煙管9頂部後向下進入下降煙氣通道3,該過程開始回收煤氣熱量,同時有煤焦油析出,煤焦油順著外煙道壁10流入焦油槽11 ;煤氣到達上升管底部,經過焦油槽11進入上升煙氣通道4,在上升煙氣通道4內繼續冷卻並回收焦油後,經煙氣出口 5進入後道工序。[0023]該新型焦爐上升管頂部有水封放散接口 6,用於安裝放散水封。上升管內部有煙道隔板7與煙道封板8,用於分隔上升煙氣通道4與下降煙氣通道3。上升煙氣通道4與下降煙氣通道3靠底部焦油槽連通,焦油槽11有清焦油裝置,可連續清除析出的焦油。[0024]外煙道壁10對煤氣進行冷卻,進行餘熱回收。外煙道壁10結構形式多樣,包括水冷密排管、半管冷卻壁面、熱管等多種結構。上述設備可有效防止餘熱系統漏水影響生產以及損壞焦爐設備,當換熱面漏水時,洩漏的水會自動流入焦油槽,焦油槽有排焦油出口,可將漏水排出。回收餘熱的介質可以是汽水,也可以是導熱油。回收的餘熱可以用於產生蒸汽供生產生活用;也可以產生蒸汽用於發電;也可以加熱導熱油將熱量用於其他生產生活領域。[0025]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以上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揭示,對於本實用新型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焦爐上升管,其特徵在於包括柱形管體及設於柱形管體內並與柱形管體底面密封連接的柱形內煙管,所述管體外部設煙氣進口,所述煙氣進口與內煙管連通;所述內煙管外側面設兩煙道隔板使所述管體與內煙管間形成底部連通的上升煙氣通道及下降煙氣通道,所述上升煙氣通道頂部由煙道封板密封;所述管體外部設煙氣出口,所述煙氣出口與上升煙氣通道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焦爐上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煙管材質為耐熱鑄鋼或碳化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的新型焦爐上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升煙氣通道與下降煙氣通道底部設有焦油槽,所述管體外側設有排焦油出口,所述排焦油出口與焦油槽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焦爐上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焦油槽內設有析油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焦爐上升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側表面為水冷密排管、半管冷卻壁面、熱管之中至少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焦爐上升管,包括柱形管體及設於柱形管體內並與柱形管體底面密封連接的柱形內煙管(9),管體外部設煙氣進口(1),煙氣進口(1)與內煙管(9)連通;內煙管(9)外側面設兩煙道隔板(7)使所述管體與內煙管(9)間形成底部連通的上升煙氣通道(4)及下降煙氣通道(3),上升煙氣通道(4)頂部由煙道封板(8)密封;管體外部設煙氣出口(5),煙氣出口(5)與上升煙氣通道4連通。本實用新型可有效防止餘熱系統漏水影響生產以及損壞焦爐設備,當換熱面漏水時,洩漏的水會自動流入焦油槽,焦油槽有排焦油出口,可將漏水排出。回收餘熱的介質可以是汽水,也可以是導熱油。
文檔編號C10B41/08GK202786107SQ20122043024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何先志, 刁品進, 秦鸝 申請人:無錫市東方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