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8:01: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艦船組件,具體說是安裝在船舶艙壁上的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
背景技術:
目前,船舶艙壁上安裝的快開閉水密門均為傳統的水密門。它的結構主要包括門框和門頁,門框和門頁的一組對應邊鉸接在一起,鉸接邊相對的另一組門框和門頁的對應邊間有鎖緊機構,門頁內側面的四周與門框間有密封條。為了安全起見,水密門需要有較好的承壓能力,傳統的做法是採用較厚的門頁來保證承壓強度的。然而,較厚的門頁使得水密門的質量較重,開、合不方便,而且需要的材料較多,製造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該快開閉水密門的質量較輕,開、合方便,需要的材料少,製造成本較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包括門框和門頁,門框與門頁的一個豎向對應邊鉸接在一起,門框與門頁間有鎖緊機構,門頁與門框的四周間呈密封狀配合。其特點是所述門頁內側面的四周有凸起,凸起內連有加強板。
其中,所述加強板呈長條狀,且其寬度小於所述凸起的寬度,加強板的板面與門頁的板面相垂直,加強板的一個長邊與門頁的內側面相連,加強板的另一個長邊有向其一側呈90°彎曲的彎折部,加強板的兩個短邊分別與周向加強板內側面的相應處連接在一起。
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鎖緊機構沿門框與門頁的四周均布。所述鎖緊機構含有位於門框上的大軸套和位於門頁上的限位楔,所述大軸套對應的門框上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線與門頁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大軸套固定在通孔內,且大軸套的兩端分別從通孔的兩端伸出。所述大軸套內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從大軸套的兩端伸出,轉軸與大軸套間呈轉到密封狀配合。位於門框外側的轉軸一段有鎖緊扎扣,在關門狀態下,轉動轉軸,鎖緊扎扣位於限位楔外側。這樣改進的優點是幾乎將鎖緊機構的全部零件設置到門框上,從而進一步減輕的門頁的重量,方便了開啟。
對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門框內側的轉軸一端固連有聯動套,聯動套均連接有連杆,所述門框上有轉動把手,連杆遠離聯動套的一端均與門框的轉動把手相連。這樣改進的優點是通過轉動轉動把手即可帶動所有鎖緊機構運動,方便了開、關門。而且,將轉動把手放置到門框上可進一步減輕門頁的重量。另外,將轉動把手設置到門框上,可避免轉動把手隨門頁一起運動時幹涉外物的問題。
對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鎖緊扎扣與轉軸的軸向間呈滑動狀配合,鎖緊扎扣與轉軸的周向間呈固定狀配合。所述轉軸的外端同心一體連接有絲杆,絲杆上有用於壓住鎖緊扎扣的螺母。所述聯動套與大軸套的內端間有間距,且該間距內的轉軸上套有環形墊片,環形墊片與鎖緊扎扣間的轉軸上套有第一小軸套和第二小軸套,第一小軸套與環形墊片相抵,第二小軸套與鎖緊扎扣相抵,第一小軸套與大軸套相固連,第二小軸套與大軸套和轉軸間呈滑動狀配合,第一小軸套與第二小軸套間有彈簧。這樣改進的優點是通過轉動螺母可調整鎖緊扎扣在轉軸上的位置,從方便控制門頁與門框間的壓緊程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小軸套和大軸套上分別有相連通的徑向銷孔和徑向螺孔,徑向銷孔和徑向螺孔間有螺釘;第一小軸套的外側壁與大軸套的內側壁間有第一環形密封圈,第一小軸套(的內側壁與轉軸外圓間有第二環形密封圈。
位於大軸套外端以外的那段轉軸呈扁圓形,從而使得該段轉軸的一組相對側面為互相平行的平面。所述鎖緊扎扣一端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形狀與位於大軸套外端以外的那段轉軸形狀相適配,鎖緊扎扣通過該連接孔套在轉軸上。
遠離連接孔的鎖緊扎扣一端有向其內側布置的凸臺,從而在此處形成臺階,所述限位楔靠近門框的那一側有外凸緣,在關門狀態下,轉動轉軸,鎖緊扎扣位於限位楔外側,且外凸緣勾住所述臺階。
所述門頁內表面的四周與門框間有密封條,且該密封條為矽橡膠密封條。
採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的密封條內側的門頁內側面四周有周向加強板,周向加強板內側的門頁內側面上有加強板。利用加強板可大大增加門頁的強度,使得較薄的門頁也能達到需要的承壓強度。從而大大降低了整個水密門的重量,不僅使得開、合方便,而且製造時需要的材料少,大大降低了製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B向剖視示意圖;
圖4位圖2的C-C向剖視示意圖;
圖5位圖2的I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船舶用快開閉水密門包括門框2和門頁3,門框2與門頁3的一個豎向對應邊通過鉸鏈鉸接在一起,門框2與門頁3間設置有鎖緊機構。所述門頁3內表面的四周與門框2間有密封條7,使得二者間呈密封狀配合。所述門頁3內側面的四周設置有凸起6,凸起6內連有加強板4。所述加強板4呈長條狀,且其寬度小於所述凸起6的寬度,加強板4的板面與門頁3的板面相垂直,加強板4的一個長邊與門頁3的內側面相連,加強板4的另一個長邊有向其一側呈90°彎曲的彎折部5,加強板4的兩個短邊分別與周向加強板4內側面的相應處連接在一起。.
為了進一步減輕門頁3的重量,所述鎖緊機構沿門框2與門頁3的四周均布。所述鎖緊機構含有位於門框2上的大軸套15和位於門頁3上的限位楔24,所述大軸套15對應的門框2上加工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線與門頁3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大軸套15固定在通孔內,且大軸套15的兩端分別從通孔的兩端伸出。所述大軸套15內有轉軸9,轉軸9的兩端分別從大軸套15的兩端伸出,轉軸9與大軸套15間呈轉到密封狀配合。位於門框2外側的轉軸9一段有鎖緊扎扣18,在關門狀態下,轉動轉軸9,鎖緊扎扣18位於限位楔24外側。
為了方便開、關門,進一步減輕門頁3的重量,防止轉動把手1幹涉外物,所述門框2內側的轉軸9一端固連有聯動套10,聯動套10均連接有連杆,所述門框2上有轉動把手1,連杆遠離聯動套10的一端均與門框2的轉動把手1相連。
為了方便調整門頁3與門框2間的壓緊程度,所述鎖緊扎扣18與轉軸9的軸向間呈滑動狀配合,鎖緊扎扣18與轉軸9的周向間呈固定狀配合。所述轉軸9的外端同心一體連接有絲杆20,絲杆20上有用於壓住鎖緊扎扣18的螺母19。所述聯動套10與大軸套15的內端間有間距,且該間距內的轉軸9上套有環形墊片11,環形墊片11與鎖緊扎扣18間的轉軸9上套有第一小軸套12和第二小軸套17,第一小軸套12與環形墊片11相抵,第二小軸套17與鎖緊扎扣18相抵,第一小軸套12與大軸套15相固連,第二小軸套17與大軸套15和轉軸9間呈滑動狀配合,第一小軸套12與第二小軸套17間有彈簧16。所述第一小軸套12和大軸套15上分別有相連通的徑向銷孔25和徑向螺孔26,徑向銷孔25和徑向螺孔26間有螺釘8。第一小軸套(12的外側壁與大軸套15的內側壁間有第一環形密封圈14,第一小軸套12的內側壁與轉軸9外圓間有第二環形密封圈13。位於大軸套15外端以外的那段轉軸9呈扁圓形,從而使得該段轉軸9的一組相對側面為互相平行的平面。所述鎖緊扎扣18一端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形狀與位於大軸套15外端以外的那段轉軸9形狀相適配,鎖緊扎扣18通過該連接孔套在轉軸9上。遠離連接孔的鎖緊扎扣18一端有向其內側布置的凸臺23,從而在此處形成臺階22,所述限位楔24靠近門框2的那一側有外凸緣21,在關門狀態下,轉動轉軸9,鎖緊扎扣18位於限位楔24外側,且外凸緣21勾住所述臺階22。
所述密封條7為矽橡膠密封條7。採用矽橡膠密封條7的優點是回彈性能好,抗海洋環境和耐老化的性能突出。
開門時,先轉動轉動把手1,通過各個連杆帶動對應的聯動套10和轉軸9轉動,使得鎖緊扎扣18離開限位楔24。接著,由於矽橡膠密封條7回彈力的作用,門頁3沿鉸接邊向外轉動即可完成開門動作。關門時,先推動門頁3沿鉸接邊向內轉動,直至門頁3的密封條7被門框2壓緊。接著,轉動轉動把手1,通過各個連杆帶動對應的聯動套10和轉軸9轉動,使得鎖緊扎扣18位於限位楔24外側,且外凸緣21勾住所述臺階22即可完成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