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噴頭全自動組裝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0:55:41 2

本發明涉及噴頭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噴頭全自動組裝機。
背景技術:
家化產品中噴頭裝置是十分常用的結構,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各種清洗噴劑,或者化妝日用品上,均會用到噴頭。噴頭包括中間的噴嘴,外部的殼體,還有殼體上設置的按鈕和上蓋等不同部件,不同的部件需要進行組裝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噴頭。
現有的噴嘴組裝技術缺陷很大,自動化程度不高,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以前是通過手壓啤機,把各部分零部件初步放置到位後,通過手壓搖杆帶動衝頭,壓合縫隙,完成組裝。後來經過改良,通過氣啤機組裝,操作工把噴頭按鈕放到治具上,再把各部分零件放置到位,腳踏點動開關,啟動氣缸,蓋子壓平。雖然利用氣動組裝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是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氣動組裝只是達到了半自動化,仍然滿足不了產量的需求;再者,操作工的勞動量巨大,非常辛苦,並且在用工荒的時間段會有延誤交期的風險。所以選用全自動組裝,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自動上料、自動運料、自動組裝、自動下料,組裝方式更簡單高效,更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噴頭全自動組裝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噴頭全自動組裝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一旋轉驅動電機,所述旋轉驅動電機的主軸上套設有軸承,所述軸承上設置有環形轉盤,所述環形轉盤四周的機架上依次分布有底座上料機構、按鈕上料機構、噴嘴上料機構、上蓋上料機構和篩選出料機構,所述底座上料機構、按鈕上料機構、噴嘴上料機構和上蓋上料機構均包括工件送料裝置,以及架設在所述工件送料裝置上方的工件夾取裝置,所述環形轉盤上設置有多個加工工位,每個加工工位上均設置有定位塊,組裝工作時候,所述加工工位分別位於每個工件夾取裝置的前方,所述旋轉驅動電機、底座上料機構、按鈕上料機構、噴嘴上料機構、上蓋上料機構和篩選出料機構均連接至一控制中心。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上料機構、按鈕上料機構、噴嘴上料機構和上蓋上料機構旁分別設置有第一檢測機構、第二檢測機構、第三檢測機構和第四檢測機構,所述第一檢測機構、第二檢測機構、第三檢測機構和第四檢測機構均與所述控制中心電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工件送料裝置均包括傳送工件的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末端與一出料振動盤聯通,所述送料通道的前端固定有一定位氣缸,所述定位氣缸的活塞杆上可升降地連接有一工件定位塊。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蓋上料機構的送料通道的前端還固定有一頂起氣缸,上蓋上料機構的送料通道的前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頂起氣缸的活塞杆穿過所述通孔頂起工件。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工件夾取裝置包括架設在工件送料裝置兩側的升降絲槓,所述升降絲槓上套設有升降軸承,兩個升降軸承之間固定有第一安裝板,所述升降絲槓之間還固定有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上固定有上下驅動裝置,所述第一安裝板固定在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的活動端,所述第一安裝板上固定有前後驅動裝置,所述前後驅動裝置的活動端固定有夾取裝置,所述夾取裝置位於所述工件送料裝置的前方。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一升降氣缸,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一前後驅動氣缸,所述夾取裝置固定在所述前後驅動氣缸的下端。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嘴上料機構的工件送料裝置前端還設置有噴嘴固定座,所述噴嘴上料機構的升降絲槓之間還設置有噴嘴吸取裝置,所述噴嘴吸取裝置包括固定在噴嘴上料機構的升降絲槓之間的第三安裝板,所述第三安裝板上設置有第二前後驅動氣缸,所述第二前後驅動氣缸的活塞杆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二上下驅動氣缸,所述第二上下驅動氣缸的升降端設置有噴頭夾爪,所述噴嘴上料機構的夾取裝置旁固定有視覺檢測裝置。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檢測機構、第二檢測機構、第三檢測機構和第四檢測機構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方均固定有檢測升降氣缸,所述檢測升降氣缸的下端均固定有檢測塊。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篩選出料機構包括至少一條出料斜槽,所述出料斜槽上架設有取料架,所述取料架上設置有取料夾爪,所述出料斜槽上開設有篩料通孔,所述篩料通孔的下方可伸縮地設置有一擋板。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擋板與一伸縮氣缸的活動端連接,所述伸縮氣缸固定在所述出料斜槽上,所述伸縮氣缸與控制中心電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一種噴頭全自動組裝機,環形轉盤上設置有多個加工工位,各加工機構依次設置在所述環形轉盤周圍,使得噴頭各個零部件能夠自動送料,同時組裝;使得噴頭組裝的操作變得自動化,不需要人手拿取零件,也不用花多餘的時間去拿取產品,還能夠在每個加工步驟後進行檢測,保證了產品質量,與傳統的噴頭組裝方式相比,更簡單高效,更加節約時間和勞動力,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的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環形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底座上料機構和第一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按鈕上料機構和第二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噴嘴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上蓋上料機構和第四件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篩選出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參照圖1至圖7,一種噴頭全自動組裝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一旋轉驅動電機2,所述旋轉驅動電機2的主軸上套設有軸承,所述軸承上設置有環形轉盤3,所述環形轉盤3四周的機架1上依次分布有底座上料機構4、按鈕上料機構5、噴嘴上料機構6、上蓋上料機構7和篩選出料機構40,所述底座上料機構4、按鈕上料機構5、噴嘴上料機構6和上蓋上料機構7均包括工件送料裝置,以及架設在所述工件送料裝置上方的工件夾取裝置,所述環形轉盤3上設置有多個加工工位31,每個加工工位31上均設置有定位塊32,組裝工作時候,所述加工工位31分別位於每個工件夾取裝置的前方進行加工,所述旋轉驅動電機2、底座上料機構4、按鈕上料機構5、噴嘴上料機構6、上蓋上料機構7和篩選出料機構40均連接至一控制中心。各加工機構設置在所述環形轉盤3四周,每個加工工位31同時工作,使得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能夠實現噴頭的全自動組裝,無需人工組裝能夠節約人工成本,提高產品的組裝質量。
所述底座上料機構4、按鈕上料機構5、噴嘴上料機構6和上蓋上料機構7旁分別設置有第一檢測機構8、第二檢測機構9、第三檢測機構10和第四檢測機構11,所述第一檢測機構8、第二檢測機構9、第三檢測機構10和第四檢測機構11均與所述控制中心電連接。經過每個加工工型後均設置有檢測工型, 能夠保證每個加工工序都得到檢驗,保證了後面工型的有效進行,提高產品的質量,避免加工過程中因產品變形等質量問題使得組裝設備發現異常,避免影響生產進度。
所述工件送料裝置均包括傳送工件的送料通道12,所述送料通道12的末端與一出料振動盤聯通,所述送料通道12的前端固定有一定位氣缸13,所述定位氣缸13的活塞杆上可升降地連接有一工件定位塊14,出料振動盤將各個工件輸送至送料通道12內,前端的定位氣缸13工作將工件定位塊14頂出,工作定位塊14限制送料通道12最前端的工件前進,避免工件掉落。本實施例中工件送料裝置均設置為兩組,實際生產中根據生產需求,所述工件送料裝置可設置為一組、四組、六組等不同情況,加工工位31的數量隨之進行改變。
所述上蓋上料機構7的送料通道12的前端還固定有一頂起氣缸15,上蓋上料機構7的送料通道12的前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頂起氣缸15的活塞杆穿過所述通孔頂起工件,因上蓋為扁平型工件,不易被夾取,設置的頂起氣缸15能夠將上蓋頂起,方便工件夾取裝置工作,而且提高了夾取的速度,縮短了該工序的加工時間。
所述工件夾取裝置包括架設在工件送料裝置兩側的升降絲槓16,所述升降絲槓16上套設有升降軸承17,兩個升降軸承17之間固定有第一安裝板18,所述升降絲槓16之間還固定有第二安裝板19,所述第二安裝板19上固定有上下驅動裝置,所述第一安裝板18固定在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的活動端,所述第一安裝板18上固定有前後驅動裝置,所述前後驅動裝置的活動端固定有夾取裝置20,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一升降氣缸22,所述上下驅動裝置為一前後驅動氣缸21,所述夾取裝置20固定在所述前後驅動氣缸21的下端,所述夾取裝置20固定在所述前後驅動氣缸21的下端。
升降氣缸22啟動,帶動第一安裝板18沿升降絲槓16上下運動,運動至指定位置後前後驅動氣缸21啟動,帶動夾取裝置20前後運動,使得夾取裝置移動至送料通道12內最前端的工件上方,對工件進行夾取,然後將工件移動至加工工位31上。
進一步參照圖5,所述噴嘴上料機構6的工件送料裝置前端還設置有噴嘴固定座23,所述噴嘴上料機構6的升降絲槓16之間還設置有噴嘴吸取裝置,所述噴嘴吸取裝置包括固定在噴嘴上料機構6的升降絲槓16之間的第三安裝板24,所述第三安裝板24上設置有第二前後驅動氣缸25,所述第二前後驅動氣缸25的活塞杆固定有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上固定有第二上下驅動氣缸27,所述第二上下驅動氣缸27的升降端設置有噴頭夾爪28,所述噴嘴上料機構6的夾取裝置20旁固定有視覺檢測裝置29。因為噴嘴結構精細,而且安裝的位置要求高,所以需要先將噴嘴通過噴嘴吸取裝置放置在噴頭固定座23上進行定位,再通過夾取裝置20夾取噴嘴,利用視覺檢測裝置29觀察底座,將噴嘴安裝在指定位置。
所述第一檢測機構8、第二檢測機構9、第三檢測機構10和第四檢測機構11均包括固定架35,所述固定架35的上方均固定有檢測升降氣缸36,所述檢測升降氣缸36的下端均固定有檢測塊37,所述檢測塊37與控制中心電連接,檢測升降氣缸36啟動帶動檢測塊37下降壓緊工件,控制中心收集檢測塊37的運動距離進行計算,判斷上一步加工工序是否安裝到位。
進一步參照圖7,所述篩選出料機構40包括至少一條出料斜槽41,所述出料斜槽41上架設有取料架42,所述取料架42上設置有取料夾爪43,所述出料斜槽41上開設有篩料通孔44,所述篩料通孔44的下方可伸縮地設置有一擋板45。所述擋板45與一伸縮氣缸46的活動端連接,所述伸縮氣缸46固定在所述出料斜槽41上,所述伸縮氣缸46與控制中心電連接。
當控制中心判斷工件為不良品之後,所述伸縮氣缸46啟動,帶動擋板45沿出料斜槽41運動,使得篩料通孔44打開,不良品從篩料通孔44下料,當控制中心判斷工件為合格品,則伸縮氣缸46不啟動,合格品沿出料斜槽41直接滑落至合格品區,自動進行分料,過程簡單方便,不需要人工進行分選,合格品直接出料,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