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拉剝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4:15:16 2
專利名稱:混凝土拉剝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抗拉強度測定儀,特別是一種用於現場測試結構混凝土軸 心抗拉強度的混凝土拉剝儀。
背景技術:
結構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測試國內外現已非常成熟,也制訂了很多相應的技 術標準,但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對於新建工程設計、老建築物改造與加固往 往更為重要,如驗算結構混凝土是否開裂、裂縫寬度等。目前國內外尚沒有直 接在結構實體上測試混凝土抗拉強度的儀器和方法,標準中有一種在試驗室內 製作標準試件放在萬能試驗機上做軸心抗拉試驗的方法,該方法的缺點是製作 試件不方便,而且測試值不能直觀反映工程實體的情況,與結構實體有一定的 差異,尤其是對於既有建築物和新老混凝土結合情況,因無法製作標準試件而 得不到其抗拉強度。標準中有一種方法可以測試結構混凝土的劈拉強度,然後 換算成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但換算本身就是憑經驗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用於直接在結構實體上測試混凝土抗拉強 度的儀器和方法,以解決傳統製作標準試件的不方便,測試值不能直觀反映工 程實體的情況、與結構實體有一定差異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混凝土拉剝儀,它主要由支承板、 支承調節螺杆、液壓缸、提拉螺杆和粘接件組成;支承調節螺杆裝於支承板上, 液壓缸裝於支承板上,提拉螺杆穿過支承板連接於液壓缸內的活塞上,提拉螺杆 的下端與粘接件連接。
在上述基本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液壓缸的活塞上端設置一個可調螺母、提拉螺杆穿過活塞後和可調 螺母連接配合。
所述的提拉螺杆下端設有球頭與萬向撥頭連接,萬向撥頭下面聯接一個粘 接件。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實現了在現場結構實體上直接測試混凝土 軸心抗拉強度,保證了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同時也能用於解決加固工程中新老 混凝土結合強度的測試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中編號為l.粘接件、2.萬向撥頭、3.支承板、4.液壓缸、5.提拉螺杆、 6.可調螺母、7.活塞、8.球頭、9.支承調節螺杆、IO.混凝土、 ll.高強度粘合 劑、12.芯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混凝土拉剝儀,它包括支承板3、支承調
節螺杆9、液壓缸4、提拉螺杆5、可調螺母6、萬向撥頭2和粘接件1。
支承調節螺杆9裝於支承板3上,液壓缸4裝於支承板3上,提拉螺杆5穿
過支承板3連接於液壓缸4內的活塞7上,提拉螺杆5的下端與粘接件1連接;
液壓缸4的活塞7上端設置一個可調螺母6、提拉螺杆5穿過活塞7後和可調螺
母6連接配合;提拉螺杆5下端設有球頭8結構與萬向撥頭2的內球面配合連
接,萬向撥頭2下面通過螺紋聯接一個粘接件1。
用鑽機在結構混凝土 10上鑽出直徑為80mm 110mm、長度160咖 220咖的
芯樣12,保持芯樣12與結構母體混凝土 10相連,並保證芯樣12與混凝土 10
表面垂直。
按照支承調節螺杆9與芯樣12中心的相對位置,用電錘在芯樣12孔周邊 母體混凝土 10上打3個深度為5mm 10mm的坑。
在芯樣12端面用高強度粘合劑11粘上粘接件1,待粘合劑固化後,將3個 支承調節螺杆9放入預先打好的坑中,調節支腳高度,使支承板3與混凝土10 表面平行,旋轉萬向撥頭2將粘接件1聯結,通過調節可調螺母6預拉緊提拉 螺杆5及萬向撥頭2和粘接件1。
沿芯樣12軸線方向加力,直至芯樣12在軸向力的作用下拉斷,記下撥出 力F,該撥出力除以芯樣12的截面積即可得到混凝土 10的軸心抗拉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拉剝儀,其特徵是它由支承板(3)、支承調節螺杆(9)、液壓缸(4)、提拉螺杆(5)和粘接件(1)組成,支承調節螺杆(9)與支承板(3)連接配合,液壓缸(4)裝於支承板(3)上,提拉螺杆(5)穿過支承板(3)連接於液壓缸(4)內的活塞(7)上,提拉螺杆(5)的下端與粘接件(1)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拉剝儀,其特徵是液壓缸(4)的 活塞(7)上端設置一個可調螺母(6)、提拉螺杆(5)穿過活塞(7)後和可 調螺母(6)連接配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拉剝儀,其特徵是提拉螺杆 (5)下端設有球頭(8)與萬向撥頭(2)連接,萬向撥頭(2)下面聯接一個粘接件(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拉剝儀,它由支承板(3)、支承調節螺杆(9)、液壓缸(4)、提拉螺杆(5)、可調螺母(6)、萬向撥頭(2)和粘接件(1)組成;提拉螺杆(5)穿過活塞(7)後和可調螺母(6)連接配合,提拉螺杆(5)下端設有球頭(8)與萬向撥頭(2)連接,萬向撥頭(2)下面聯接一個粘接件(1)。本實用新型將芯樣(12)用強力膠粘於粘接件,沿芯樣軸線方向加力,記錄下芯樣拉斷時的撥出力,可得到抗拉強度,解決了無法在結構實體上測試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的問題,也能用於解決測試加固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結合強度的問題。
文檔編號G01N3/10GK201434804SQ20092017183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0日
發明者崔德密 申請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