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鏈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5:39:46 1
專利名稱:自行車鏈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鏈條的結構。
背景技術:
自行車具有能遠行又兼顧環保的特徵,為了讓自行車能夠適合配合 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及騎乘習慣,自行車的各種改良設計更被業界所重視。 其中有關於自行車的傳動結構, 一般是以具踏板的傳動齒盤連接一 鏈條,藉此將動力傳導至輪體,進而帶動自行車前進,而近年來在各項 自行車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後,自行車所附帶的功能皆更具人性化,許 多自行車設置有變速的功能,以利使用者在不同騎乘需求的情況下,可 做適度調整,然而,鏈條與傳動齒盤經常的帶動磨耗勢必需取下更換。
請參閱中國臺灣專利申請案號第O 9 5 1 1 4 5 3 5號「鏈條的接 頭片」專利, 一種鏈條的接頭片,兩片一組地內外間隔並且配合兩支接 軸將二個設在內側的串接單元組裝在一起,每支接軸皆包括一固定部、 一與固定部間隔並具有一外端面的扣合部、以及一鄰近該扣合部且徑向 內凹的頸部,而該鏈條的接頭片包含一主片體,該主片體包括 一穿孔, 貫穿該等內、外側面並供其中的一接軸的固定部固定地組裝; 一環繞面, 貫穿該等內、外側面而界定出一個與該穿孔左右間隔並供另一接軸的扣 合部穿設的扣合孔,該扣合孔具有兩相連的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且第 一孔部的孔徑略大於第二孔徑、以及一個圍繞一第二中心點的定位部, 該定位部具有二個與安裝部的兩端銜接的定位端,且該等定位端的距離 是小於該接軸的扣合部的直徑; 一突緣,鄰近內側面地自該環繞面的定 位部朝該第二中心點突出,並供接軸的扣合部抵靠。
上述「鏈條的接頭片」的接合方式是採用接軸由較大的第一孔部穿 入在滑入第二孔部予以定位,然而位於第二孔部的凸緣僅提供接軸滑入 後的垂直定位,並不提供滑入方向的水平限位,故,鏈條於動作時較易發 生脫鏈的情形。
3鑑於現有鏈條易產生上述的缺陷,本發明人即推出一種可垂直定位、 水平限位的鏈條結構,且增設一應力槽使鏈條扣合組設過程得以更順暢, 以改善鏈條的結構強度併兼具易組設的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種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不僅提升鏈條的結構強度更具有易於 組設的功效。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行車鏈條結構,其本體包括一鏈片,其特徵在於:該鏈片設有
一組設端及一或多個應力槽,該組設端設有一組設孔,該組設孔設有一 相連通的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該應力槽與第一孔部相連通,該第一孔
部與第二孔部連通部位是向內延伸有限位緣;藉此,限位緣可對第一孔 部與第二孔部之間做水平限位,且當限位緣受力迫抵時,通過應力槽增
加組設孔兩端的孔距,能有效提升限位緣向外延展的裕度。
前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鏈片設有一接合端,該接合端設有一 接軸,且該接軸設有一凸環段及一凹環段。
前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限位緣是位於組設孔底部,該組設孔 於第二孔部底部是延伸有一凸緣與限位緣連結,使第二孔部具有與第一 孔部等徑寬的上徑段、及一小於第一孔部徑寬的下徑段。
前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限位緣是位於組設孔底部,該組設孔 於第二孔部底部延伸有一凸緣與限位緣連結,使第二孔部具有與第一孔 部等徑寬的上徑段、及一小於第一孔部徑寬的下徑段。
前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中應力槽與第二孔部是水平對稱設置連 通於第一孔部兩端。
藉此,接軸套入第一孔部,使凹環段對準凸緣,且將接軸向第二孔
部推入,該第一孔部左右兩側受應力槽與第二孔部鏤空影響,達到產生
凹環段易於迫動限位槽的裕度的功效,使接軸能夠推入第二孔部產生扣 合。
本發明「自行車鏈條結構」與現有鏈條結構相比,除具有凹、凸環 段與凸緣產生相同垂直定位外,更通過限位緣與凹環段抵扣產生水平限位,達到結構更為強化的功效,並經由應力槽的設計,有效提升限位緣 的裕度延展使接軸能夠推入第二孔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不僅提升鏈條的結構強度更具有易於組設 的功效。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自行車鏈條結構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自行車鏈條結構的平面示意圖。
圖3至圖4是本發明自行車鏈條結構的結合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自行車鏈條結構的結合後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2鏈片
311第一孔部
3 12 2下徑段 4接合端
4 1 2凸環段
3組設端
312第二孔部
3 1 3限位緣
4 l接軸 5應力槽
l本體 3 1組設孔 3 12 1上徑段 3 1 4凸緣 411凹環段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設有關一種自行車鏈條結構,請參閱圖1與圖2所示,該自 行車鏈條結構其本體1包括一鏈片2 ,該鏈片2設有一組設端3 、 一接 合端4及一或多個應力槽5。
該組設端3設有一組設孔3 1 ,該組設孔3 1設有一相連通'的第一 孔部3 1 l及第二孔部3 1 2,且該第一孔部3 1 l另一端與應力槽5 相連通,使應力槽5與第二孔部3 1 2是水平對稱連通於第一孔部3 1 l兩端,該第一孔部3 1 l與第二孔部3 1 2連通部位兩端向內延伸有 限位緣3 1 3,該限位緣3 1 3位於組設孔3 l的底部;第二孔部3 1 2底部向內延伸有一凸緣3 1 4並與限位緣3 1 3連結,使第二孔部3 1 2具有與第一孔部3 1 l等徑寬的上徑段3 12 1、及一小於第一孔 部徑寬的下徑段312 2。
該接合端4垂直延伸有一接軸4 1 ,該接軸4 1於接近底部位置形 成有一徑寬較小的凹環段4 1 1,及一徑寬較大的凸環段4 1 2,該凹環段4 1 l徑寬可與第二孔部3 1 2的下徑段3 1 2 2對應,該凸環段 412徑寬可與第二孔部312的上徑段312l對應。
本發明自行車鏈條結構的鏈片2是通過兩兩相互組設,再結合鏈條 的結合件形成鏈條,鏈片2相互結合過程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將兩 鏈片2彼此的組設端3與接合端4交互對齊,並將接軸4l套入組設孔
3 l的第一孔部3 1 1,使凹環段4 1 l對應於限位緣3 1 3,凸環段
4 1 2對應於第二孔部3 1 2的上徑段3 12 1,再將接軸4 1往第二 孔部312推入,該凹環段41l即會對限位緣313產生迫抵,當限 位緣3 1 3受一定程度力量的迫抵時,通過應力槽5.增加組設孔3 l兩 端的孔距,可有效提升限位緣3 1 3向外延展的裕度,接軸4 l即受力 推入第二孔部3 1 2,完成鏈片2的接合。
本發明於鏈片2結合後,藉由凹環段4 1 l與凸環段4 1 2受凸緣 3 1 4分別卡合於下徑段3 1 2 2與上徑段3 12 1,使接軸4 1與組 設孔3 l達到穩固的垂直固定,並可通過限位緣3 1 3限縮組設孔3 1 的孔徑,與凹環段4 1 1形成具強度的水平限位效果,如此可有效提升 鏈片2的結合強度,且經由應力槽5可提升限位緣3 1 3受力迫動的延
展裕度,在提升水平限位結合強度之餘,更兼具易於組設的功效。
本發明其應力槽5亦可改採用與第二孔部3 1 2連通設置,亦或第
一孔部3 1 l及第二孔部3 1 2同時連通設置有應力槽5,使組設孔3
l的孔徑增長,提升限位緣3 1 3的延展裕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
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
合產業發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有
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發明專利要件的規定,故依法提起中請。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鏈條結構,其本體包括一鏈片,其特徵在於該鏈片設有一組設端及一或多個應力槽,該組設端設有一組設孔,該組設孔設有一相連通的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該應力槽與第一孔部相連通,該第一孔部與第二孔部連通部位是向內延伸有限位緣。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鏈片 設有一接合端,該接合端設有一接軸,且該接軸設有一凸環段及一凹環 段。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 緣是位於組設孔底部,該組設孔於第二孔部底部是延伸有一凸緣與限位 緣連結,使第二孔部具有與第一孔部等徑寬的上徑段、及一小於第一孔 部徑寬的下徑段。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 緣是位於組設孔底部,該組設孔於第二孔部底部延伸有一凸緣與限位緣 連結,*使第二孔部具有與第一孔部等徑寬的上徑段、及一小於第一孔部 徑寬的下徑段。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鏈條結構,其特徵 在於:所述應力槽與第二孔部是水平對稱設置連通於第一孔部兩端。
全文摘要
一種自行車鏈條結構,其本體包括一鏈片,該鏈片設有一組設端及一或多個應力槽,該組設端設有一組設孔,該組設孔設有一相連通的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該應力槽與第一孔部相連通,該第一孔部與第二孔部連通部位是向內延伸有限位緣;藉此,限位緣可對第一孔部與第二孔部之間做水平限位,且當限位緣受力迫抵時,通過應力槽增加組設孔兩端的孔距,能有效提升限位緣向外延展的裕度。本發明不僅提升鏈條的結構強度更具有易於組設的功效。
文檔編號F16G13/02GK101539185SQ20081008436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20日
發明者靳志忠 申請人: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