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5:00:01 5
專利名稱: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母植入治具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
背景技術:
塑膠產品在日常生活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塑膠產品特別是其零部件正向 著小型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將螺母鑲嵌在塑膠產品上,由於螺母體積小 且需要鑲嵌的的個數較多,若用手動操作,則螺母不太好裝夾,即使是裝夾上了生產效率也 會相當低,所以必須使用治具。
公開號為CN201261119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氣動螺母治具,它包括定板、動 板和頂針,頂針一端固設在定板上,頂針另一端穿過動板,還包括氣壓缸和手動閥,所述氣 壓缸固設在定板上,氣壓缸的輸出軸與動板連接,手動閥設置在定板上,手動閥電連接氣壓 缸。以上專利所公開的氣動螺母治具是通過手動閥控制氣壓缸運動的,從而達到可簡化人 工動作的目的,但是該氣動螺母治具不太方便螺母的鑲嵌,穩定性較差,誤差較大。
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穩定性較高、誤差小,能自 動植入螺母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 它包括氣缸殼體,氣缸殼體內開設有貫穿氣缸殼體左右端的容置腔,氣缸殼體右端設有後 蓋,氣缸殼體與後蓋固定連接,所述容置腔左部設有頂管,頂管內配合設有頂針,頂管左端 開設有吸附孔,所述頂針右端設有頂針復位彈簧,容置腔右部設有頂管復位彈簧,氣缸殼體 上部設有與容置腔相通的氣管接頭。
所述頂管復位彈簧一端頂住頂管右端,另一端頂住後蓋內壁。
所述頂針復位彈簧一端頂住頂針右端,另一端頂住後蓋內壁。
所述頂管設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
所述氣缸殼體右部設有定位螺釘。
所述後蓋設有固定螺釘。
所述頂管左端突出於氣缸殼體左端面。
所述頂針左端突出於頂管左端面。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它包 括氣缸殼體,氣缸殼體內開設有貫穿氣缸殼體左右端的容置腔,氣缸殼體右端設有後蓋,氣 缸殼體與後蓋固定連接,所述容置腔左部設有頂管,頂管內配合設有頂針,頂管左端開設有 吸附孔,所述頂針右端設有頂針復位彈簧,容置腔右部設有頂管復位彈簧,氣缸殼體上部設 有與容置腔相通的氣管接頭;採用上述結構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工作時,開啟 真空吸附功能,通過頂針和頂管將螺母定位,並通過頂管上的吸附孔將螺母吸附在治具上,使螺母在送至模具內過程中能穩定地固定在頂管上,故具有可自動植入螺母、穩定性較高、 誤差小的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與固定板固定連接在一起的橫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至圖4所示,該真空吸附式自 動螺母植入治具可配合治具固定板9使用,它包括氣缸殼體l,氣缸殼體1內開設有貫穿氣 缸殼體1左右端的容置腔2,氣缸殼體1右端設有後蓋3,氣缸殼體1與後蓋3固定連接,所 述後蓋3通過固定螺釘31與治具固定板9固定連接,所述容置腔2左部設有頂管4,頂管4 內配合設有頂針5,頂管4左端縱向開設有吸附孔43 ;頂管4還設有密封槽41,密封槽41內 設有密封圈42,可加強密封作用,用以保證吸附的效果;所述頂針5右端設有頂針復位彈簧 6,頂針復位彈簧6 —端頂住頂針5右端,另一端頂住後蓋3內壁,頂針復位彈簧6可使頂針 5在植入螺母縮入管內後復位;容置腔2右部設有頂管復位彈簧7,頂管復位彈簧7 —端頂 住頂管4右端,另一端頂住後蓋3內壁,頂管復位彈簧7可保證在機械手吸附和植入螺母時 頂管4能夠移動,可對螺母吸附或植入的高度誤差進行補償,並使頂管4能夠及時復位;氣 缸殼體1上部設有與容置腔2相通的氣管接頭8,用於將容置腔2內的空氣進行抽真空,使 螺母能穩定地吸附在頂管4左端面上,當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植入到模具時,螺 母能準確放置在模具內,故本實用新型能使螺母自動、準確、穩定地植入到模具內。 本實施例中,所述後蓋3通過固定螺釘31與治具固定板9固定連接,以此將真空 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固定連接到治具固定板9上,再由機械手將其連接後的整體送至 模具對應處。
本實施例中,在氣缸殼體1右部靠近後蓋處,氣缸殼體1沿外圓周均勻設有四個定 位螺釘ll,用以固定連接氣缸殼體1與後蓋3。
本實施例中,所述頂管4左端均勻開設有至少四個吸附孔43。當然,只要能將螺母 穩定吸附,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吸附孔43的數目。
本實施例中,所述頂管4左端突出於氣缸殼體1左端面,所述頂針5左端突出於頂 管4左端面,如此可使得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與模具更好地配合。所述頂管4與 頂針5突出的距離,可根據模具的深度等因素適當地選擇。
其工作原理是,治具固定板9上根據需要植入螺母的相應位置鑽出相應的小孔, 並使用固定螺釘31穿過小孔將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固定連接到治具固定板9上; 治具固定板9上設置有與模具相配合的定位導柱IO,用於定位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 具和螺母的相對位置,使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能夠準確地吸附和植入螺母;定位 導柱10上設有復位彈簧,可使治具固定板9在吸附和植入螺母后能夠復位。將固定連接在 一起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和治具固定板9安裝在機械手上;在模具外部設置一
4螺母定位裝置,用於在成型間隙按位置通過一定方法準備好已經定位的螺母。該真空吸附 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通過機械手的運動和定位裝置與模具外部定位好的螺母接觸,開啟真 空,通過頂管4上的吸附孔43,將螺母吸附在頂管4上,同時,頂針5起軸向定位的作用。然 後,同樣通過機械手使其運動至模具相對應的位置,通過螺母定位裝置,將螺母壓入模具。 其中,頂針5和模具內螺母定位針接觸後縮入頂管4內;而頂管4可以移動,可將螺母植入 並補償螺母的位置誤差,同時也可以降低對模具的震動和衝擊。植入完畢後關閉真空,機械 手攜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退出,機械手復位,模具閉合,準備進行下一個循環。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 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
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氣缸殼體(1),所述氣缸殼體(1)內開設有貫穿氣缸殼體(1)左右端的容置腔(2),氣缸殼體(1)右端設有後蓋(3),氣缸殼體(1)與後蓋(3)固定連接,所述容置腔(2)左部設有頂管(4),頂管(4)內配合設有頂針(5),頂管(4)左端開設有吸附孔(43),所述頂針(5)右端設有頂針復位彈簧(6),容置腔(2)右部設有頂管復位彈簧(7),氣缸殼體(1)上部設有與容置腔(2)相通的氣管接頭(8)。
2.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管復位 彈簧(7) —端頂住頂管(4)右端,另一端頂住後蓋(3)內壁。
3.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針復位 彈簧(6) —端頂住頂針(5)右端,另一端頂住後蓋(3)內壁。
4. 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或3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頂管(4)設有密封槽(41),密封槽(41)內設有密封圈(42)。
5. 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殼體 (1)右部設有定位螺釘(11)。
6. 根據權利要求
5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後蓋(3) 設有固定螺釘(31)。
7. 根據權利要求
6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管(4) 左端突出於氣缸殼體(1)左端面。
8. 根據權利要求
7所述的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針(5) 左端突出於頂管(4)左端面。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母植入治具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真空吸附式自動螺母植入治具,它包括氣缸殼體,氣缸殼體內開設有貫穿氣缸殼體左右端的容置腔,氣缸殼體右端設有後蓋,氣缸殼體與後蓋固定連接,所述容置腔左部設有頂管,頂管內配合設有頂針,頂管左端開設有吸附孔,所述頂針右端設有頂針復位彈簧,容置腔右部設有頂管復位彈簧,氣缸殼體上部設有與容置腔相通的氣管接頭;本實用新型穩定性較高、誤差小,能自動植入螺母。
文檔編號B23P19/027GKCN201544014SQ200920237859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7日
發明者鄒仕放 申請人: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