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微通道換熱器及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9:38:21
專利名稱: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微通道換熱器及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交換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微通道換熱器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具有所述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微通道換熱器,以及具有所述微通道換熱器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微通道換熱器採用扁管強化傳熱技術,是一種全鋁材製造的扁管換熱器,具有成本低,抗電腐蝕力強,分液管/集液管組件結構簡單等優點。且微通道換熱器在單冷機上已有應用,在汽車空調上也已經使用多年。使用微通道換熱器不僅能夠簡化工藝、減少冷媒注入量,而且流路較之於翅片銅管更加簡單,便於優化。 在製冷空調系統中,微通道作為室內蒸發器使用時,與翅片管換熱器又有不同。其中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順利地檢測到微通道換熱器內冷媒的蒸發溫度(或冷凝溫度,制熱時)。所以,如何在微通道換熱器上布置溫度傳感器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另外,當微通道用於櫃機內機室內換熱器時,櫃機內機通常在其換熱器表面上安裝有電加熱器,用來在冬季增加空調的制熱量。但是由於電加熱器的表面溫度很高,溫度傳感器很容易被其輻射,從而導致溫度檢測不準確,影響空調的判斷能力。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通過該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可將溫度傳感器安裝在微通道換熱器上,以檢測換熱器中冷媒的溫度,而且,其能夠避免電加熱器等對溫度傳感器的幹涉。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微通道換熱器。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微通道換熱器的
空調器。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包括底座和蓋子,所述底座採用導熱材料製成,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於容納溫度傳感器的、具有開口的容納槽,所述蓋子採用絕熱材料製成,所述蓋子覆蓋在所述容納槽的所述開口處。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條形。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容納槽的所述開口包括設置在所述容納槽頂端的上開口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容納槽第一側的側開口 ;所述蓋子包括與所述上開口相匹配的上蓋板和自該上蓋板一端向下延伸的且與所述側開口相匹配的側蓋板。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容納槽第二側的側壁上設置有過線孔,且所述過線孔具有貫通至所述側壁上端面的開口。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兩側的所述容納槽側壁的上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臺階狀凸起部。[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兩側的所述容納槽側壁的上端設有相對應的導軌式滑槽,所述蓋子的兩條對邊可插入該兩條滑槽內與滑槽插接配合。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子與所述底座通過卡扣連接或粘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採用與所述微通道換熱器的扁管相同的材料製成。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子採用泡沫塑料、發泡橡膠或海綿製成。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包括兩根相互平行且彼此分開的集管和若干根相互平行且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集管的內腔連通的扁管,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所述底座固定在相鄰兩根所述扁管之間,且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面與所述扁管的表面緊密接觸,所述溫度傳感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所述容納槽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面焊接或粘接在所述扁管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卡扣、螺釘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容納槽內。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第三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空調器,其包括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可將溫度傳感器布置在微通道換熱器上,順利地檢測到微通道換熱器內冷媒的溫度;而且,絕熱蓋子能夠避免電加熱器等對溫度傳感器的幹涉。
圖I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顯示的是蓋子打開時的狀態;圖2為圖I中所示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合上蓋子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所示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與微通道換熱器的裝配圖;圖4為圖3中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以上各圖中,100-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110-底座,IlOa-容納槽,111、112、113-側壁,113a-過線孔,114-上開口,115-側開口,116-凸起部,116a_滑槽,117-凸起部,117a-滑槽,120-蓋子,121-上蓋板,122-側蓋板,200-微通道換熱器,210-集管,220-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在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100,如圖I及圖2所示,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100主要由底座110和蓋子120構成,所述底座110採用導熱材料製成,優選地,所述底座110與所述微通道換熱器的扁管具有相同材質,優選鋁材。在所述底座110上設置有用於容納溫度傳感器的具有開口的容納槽110a。所述蓋子120採用絕熱材料製成,優選地,所述蓋子120採用泡沫塑料、發泡橡膠或海綿製成。所述蓋子120覆蓋在所述容納槽IlOa的開口處。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100,使用時,先將底座110固定在微通道換熱器的相鄰兩根扁管之間,且所述底座110的相對兩側面與所述扁管的表面緊密接觸,再將溫度傳感器固定在底座Iio的容納槽IlOa內,然後蓋上蓋子120,從而將溫度傳感器布置在微通道換熱器200上,可順利地檢測到微通道換熱器200內冷媒的溫度;而且,蓋子120採用絕熱材料製成,能夠避免電加熱器等對溫度傳感器的幹涉。優選地,所述底座110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條形。安裝時,底座110的長度方向與扁管的長度方向平行地安裝,這樣可以增加底座110與扁管的接觸面積,以更加準確檢測扁管內的冷媒溫度。優選地,為了方便地安裝溫度傳感器,所述容納槽IlOa的開口包括設置在所述容 納槽IlOa頂端的上開口 114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容納槽IlOa第一側的側開口115。同樣的,所述蓋子120包括與所述上開口 114相匹配的上蓋板121和自該上蓋板121一端向下延伸的且與所述側開口 115相匹配的側蓋板122。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方向兩側的所述容納槽IIOa側壁111、112的上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臺階狀凸起部116、117,當底座110固定在微通道換熱器200的相鄰兩根扁管220之間時,利用凸起部116、117對底座110進行限位。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方向兩側的所述容納槽IlOa側壁的上端設有相對應的導軌式滑槽116a、117a,所述上蓋板121的兩條對邊可插入該兩條滑槽116a、117a內與滑槽插接配合。所述蓋子120與所述底座110除了通過滑蓋式連接之外,還可以通過卡扣連接或粘接。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容納槽IlOa第二側的側壁上設置有過線孔113a,且所述過線孔113a具有貫通至所述側壁上端面的開口。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微通道換熱器200,如圖3及圖4所示,微通道換熱器200包括兩根相互平行且彼此分開的集管210、若干根相互平行且兩端分別與兩根集管210的內腔連通的扁管220、溫度傳感器(圖上未示出)和上述實施例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100,所述底座110固定在相鄰兩根所述扁管220之間,且所述底座110的表面與所述扁管220的表面緊密接觸,優選地,所述底座110的相對兩側面焊接或粘接在所述扁管220上。所述溫度傳感器放置在所述底座110的容納槽IlOa內。優選地,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卡扣、螺釘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容納槽IlOa內。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空調器,其具有上述實施例的微通道換熱器200。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和蓋子,所述底座採用導熱材料製成,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於容納溫度傳感器的、具有開口的容納槽,所述蓋子採用絕熱材料製成,所述蓋子覆蓋在所述容納槽的所述開口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條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納槽的所述開口包括設置在所述容納槽頂端的上開口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容納槽第一側的側開口 ;所述蓋子包括與所述上開口相匹配的上蓋板和自該上蓋板一端向下延伸的且與所述側開口相匹配的側蓋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容納槽第二側的側壁上設置有過線孔,且所述過線孔具有貫通至所述側壁上端面的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方向兩側的所述容納槽側壁的上端設置有向外延伸的臺階狀凸起部。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方向兩側的所述容納槽側壁的上端設有相對應的導軌式滑槽,所述蓋子的兩條對邊可插入該兩條滑槽內與滑槽插接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蓋子與所述底座通過卡扣連接或粘接。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採用與所述微通道換熱器的扁管相同的材料製成。
9.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蓋子採用泡沫塑料、發泡橡膠或海綿製成。
10.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包括兩根相互平行且彼此分開的集管和若干根相互平行且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集管的內腔連通的扁管,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如權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所述底座固定在相鄰兩根所述扁管之間,且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面與所述扁管的表面緊密接觸,所述溫度傳感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所述容納槽內。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面焊接或粘接在所述扁管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卡扣、螺釘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容納槽內。
13.—種空調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其包括底座和蓋子,所述底座採用導熱材料製成,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於容納溫度傳感器的、具有開口的容納槽,所述蓋子採用絕熱材料製成,所述蓋子覆蓋在所述容納槽的所述開口處。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可將溫度傳感器布置在微通道換熱器上,順利地檢測到微通道換熱器內冷媒的溫度;而且,絕熱蓋子能夠避免電加熱器等對溫度傳感器的幹涉。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的微通道換熱器和一種具有上述微通道換熱器的空調器。
文檔編號G01K1/14GK202547798SQ20122014694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
發明者孟琪林, 張輝, 段亮, 熊軍, 陳紹林, 高旭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