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摔面的製造方法
2023-04-27 18:28:06 1
一種摔面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摔面機,涉及食品機械【技術領域】,包括面板、正反轉電機,所述面板有兩個,分別置於左右或上下兩個往返最大幅度位置,該兩個位置對應於正反轉電機轉軸上的兩個往返點,正反轉電機為控制電路所控制,電機軸在兩個往返點間順時針/逆時針往返轉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它可有效地促進所加工面麵筋的產生,從而提高面產品的口感筋道。
【專利說明】一種摔面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品機械【技術領域】,進一步是一種用於摔面的機械。
【背景技術】
[0002]麵食包括饃(饅頭)、餅等是我國北方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食品。目前,批量生產銷售的饃、餅,存在著不夠筋道的缺陷。為了使饃、餅的口感更筋道,一些機械設置了長時間進行揉面工序,但其一方面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影響了效率;而一些加工者在其中加入添加劑,這樣雖然口感好了,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食用者的身體健康。
[0003]因此,研究提高饃、餅筋道(韌勁、韌性)的機械,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摔面機,使用它可促進所加工面麵筋的產生。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摔面機,包括面板、正反轉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板有兩個,分別置於左右或上下兩個往返最大幅度位置,該兩個位置對應於正反轉電機轉軸上的兩個往返點,正反轉電機為控制電路所控制,電機軸在兩個往返點間順時針/逆時針往返轉動。
[0006]進一步:
所述兩個面板呈V字形,兩面板連接部下面固定主軸,主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設置於支架上,主軸的一端設置有傳動輪,傳動輪為鏈輪,通過鏈條連接電機軸輪。其中,所述兩個面板間的夾角為60 — 90度。
[0007]所述兩個面板設置於傳動帶上,傳動帶設置於主軸輥和副軸輥間,主軸輥和副軸輥分別固定於主軸和副軸上,主軸位於副軸的正下方,主軸、副軸分別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主軸或副軸上設置一傳動輪,傳動輪為鏈輪,通過鏈條連接電機軸輪。其中,所述兩個面板相距1.5 — 6米。
[0008]所述兩個面板設置於架杆一側的兩端部,架杆另一側的中央位置連接主軸或電機軸,主軸或電機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其中,所述兩個面板相距1.5 — 6米。
[0009]所述兩個面板分別設置於圓盤一側對應圓周的兩邊上,圓盤另一側的圓心位置連接主軸或電機軸,主軸或電機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其中,所述圓盤直徑為1.5 — 6米。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摔面過程中,麵團所受衝擊力較大,因而摔面較揉面效果要好得多。使用它可有效地促進所加工面麵筋的產生,從而提高面產品的口感筋道。
[0011]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並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為支架,2為軸承及軸承座,3為主軸,4a/4b為面板;11為主軸,12a/12b為面板,13為副軸,14為副軸棍,15為傳動帶,16為主軸棍;21為支架,22為電機,23為軸承及軸承座,24為架杆,25a/4b為面板;31為圓盤,32為主軸,33a/33b為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如圖1所示,軸承及軸承座2設置於支架I上,兩個面板4a/4b呈V字形,兩個面板4a/4b間的夾角為60 — 90度,面板4a或4b本身呈勺狀,面板4a/4b連接部下面固定主軸3,主軸3置於軸承及軸承座2內;主軸3的一端設置有傳動輪,傳動輪為鏈輪,傳動輪通過鏈條連接電機,所述的電機為可正反轉電機,電機為控制電路所控制,可定時順時針/逆時針往返轉動。
[0015]使用時,將和好的麵團置於處於下部的面板(如面板4a)上,開動電機,電機逆時針轉動,麵團隨著面板4a上升,當原處於上部的面板4b行至最下端時,電機轉動驟停,在慣性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麵團被面板4a摔(甩)向面板4b,即實現了摔面。之後,電機順時針轉動,帶動面板4a/4b向相反的方向擺動,到設定位置後,電機轉動驟停,使麵團由4b甩向面板4a,從而實現了摔面;隨著電機定時順時針/逆時針間隔轉換轉動,摔面得以不間斷地進行。
[0016]實施例2:
如圖2所示,主軸11和副軸13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主軸11位於副軸13的正下方,主軸11上設置主軸輥16,副軸13上設置副軸輥14,主軸輥16和副軸輥14間設置有傳動帶15 (輥與傳動帶具體可通過齒輪實現傳動),傳動帶15上設置面板12a/12b。面板12a與面板12b相距1.5 — 6米。
[0017]主軸11 (或副軸13)上設置一傳動輪,傳動輪為為鏈輪,通過鏈條連接電機軸輪,所述的電機為可正反轉電機,電機的轉動為控制電路所控制,可定時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0018]使用時,將和好的麵團置於處於下部的面板12a上,開動電機,電機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麵團隨著面板12a上升,當原處於上部的面板12b行至最下端時,此時,下部面板12a剛好翻轉至另一側,在重力的作用下,麵團掉下,落到處於下方的另一面板12b上,從而實現了摔面;之後,電機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帶動兩個面板12a/12b上升,當面板12a行至最下端時,面板12a剛好翻轉至另一側,在重力的作用下,麵團掉下,落到處於下方的另一面板12b上,從而實現了摔面;隨著電機定時順時針(逆時針)間隔轉換轉動,摔面得以不間斷地進行。
[0019]實施例3:
如圖3所示,電機22設置於支架21上,電機22為可正反轉電機,電機22的轉動為控制電路所控制,可定時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支架21上還設置有軸承及軸承座23,軸承及軸承座23活動固定主軸(也可以是電機軸),主軸通過傳動輪和傳動帶連接電機軸(主軸也可以通過變速箱連接電機軸),主軸連接架杆24 —側的中央,架杆24另一側的兩端部設置有面板25a/25b。面板25a與面板25b相距1.5 — 6米。
[0020]使用時,將和好的麵團置於處於下部的面板25a上,開動電機,電機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麵團隨著面板25a旋轉上升,當面板25a行至最上端時,面板25b翻轉至最下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麵團掉下,落到面板25b上,從而實現了摔面;之後,電機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帶動兩個面板25a/25b翻轉,當面板25b行至最上端時,面板25a剛好到最下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麵團掉下,落到處於下方的另一面板25a上,從而實現了摔面;隨著電機定時順時針(逆時針)間隔轉換轉動,摔面得以不間斷地進行。
[0021]實施例4:
如圖4所示,圓盤31 —側的中央設置主軸32,主軸32的另一側的圓周相對應的兩邊分別設置面板33a和面板33b。其中,所述的圓盤直徑為1.5 — 6米。其工作原理與實施例3相同,不再累述。
[0022]根據與其它工序配套的需要,可設置工作(麵團)重量為50 - 3000公斤不等的摔面機。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摔面機,包括面板、正反轉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板有兩個,分別置於左右或上下兩個往返最大幅度位置,該兩個位置對應於正反轉電機轉軸上的兩個往返點,正反轉電機為控制電路所控制,電機軸在兩個往返點間順時針/逆時針往返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面板呈V字形,兩面板連接部下面固定主軸,主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設置於支架上,主軸的一端設置有傳動輪,傳動輪為鏈輪,通過鏈條連接電機軸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面板設置於傳動帶上,傳動帶設置於主軸輥和副軸輥間,主軸輥和副軸輥分別固定於主軸和副軸上,主軸位於副軸的正下方,主軸、副軸分別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主軸或副軸上設置一傳動輪,傳動輪為鏈輪,通過鏈條連接電機軸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面板設置於架杆一側的兩端部,架杆另一側的中央位置連接主軸或電機軸,主軸或電機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面板分別設置於圓盤一側對應圓周的兩邊上,圓盤另一側的圓心位置連接主軸或電機軸,主軸或電機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固定於支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面板間的夾角為60- 90度。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面板相距1.5 — 6米。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圓盤直徑為1.5 — 6米。
9.根據權利要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摔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板呈凹面。
【文檔編號】A21C1/02GK103478185SQ201310463324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8日
【發明者】王忠財 申請人:王忠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