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7 15:41:11 1
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包括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以及第三結構層,第二結構層的第一面與第一結構層的第二面連接,第二結構的第二面設置有一凹槽,第三結構層裝配於所述凹槽中,第一結構層的第一面連接有一集成檢測晶片;其中,所述第一結構層上呈三角分布的設置有三個探測孔,每兩個探測孔之間以及三個探測孔所包圍的區域中間各設置有一發射孔;所述第二結構層上位於所述凹槽內設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一隔離組件,所述隔離組件將所述通孔分為三個通光區域,每一通光區域對應於第一結構層上的其中一個探測孔;所述第三結構層上設置三個可透光的檢測區域,每一檢測區域對應於第二結構層上的其中一個通光區域。
【專利說明】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血脂檢測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採用可攜式血脂檢測設備檢測血脂四項時,一般採用光電比色法,需檢測三個變色區域。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顯色反應為基礎的,一般包括兩個步驟:首先是選擇適當的顯色試劑與待測組分反應,形成有色化合物,然後再比較或測量有色化合物的顏色深度。比色分析對顯色反應的基本要求是:(I)反應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即選用的顯色劑最好只與待測組分反應,而不與其他幹擾組分反應或其他組分的幹擾很小;(2)反應生成的有色化合物有恆定的組分和較高的穩定性;(3)反應生成的有色化合物有足夠的靈敏度,摩爾吸光係數一般應在IO4以上;(4)反應生成的有色化合物與顯色劑之間的顏色差別較大,它們的最大吸收濃度之差一般應在60納米以上。選用的顯色劑可以是一種試劑,也可以是兩種不同的試劑,如果待測組分與兩種不同的試劑反應生成一種有色化合物,則稱為三元絡合物顯色反應。這類顯色反應常常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在比色法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應用非常普遍。
[0003]現有技術的血脂檢測設備,如圖8所示,三個檢測區域100採用行排列的方式,在每兩個檢測區域100中間安放一個LED光源(附圖中未標示出),最外端的兩側分別安放有LED光源,總共需要四個LED光源;照明每一檢測區域100時需要同時亮起兩個LED光源,到達檢測區域100的光強為兩個LED光源在各自照明方向上光強的疊加,照明光在檢測區域100表面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由探測器接收,通過光強的不同,分辨出不同的被測物濃度。在這種方式的排列中,在檢測區域100中間的LED光源點亮時,能同時照明兩個顯色區域,但是最外端的兩側的LED光源點亮時僅能照明一個檢測區域100,顯然未能達到最大的利用效率,同時,在所有LED光源同時點亮時,每個檢測區域100隻能同時被兩個LED光源照明,光強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提到的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該裝置能夠增加光源的利用率,並且提高了每個檢測區域的光照強度;該裝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包括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以及第三結構層,所述第二結構層的第一面與所述第一結構層的第二面連接,第二結構的第二面設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三結構層裝配於所述凹槽中,第一結構層的第一面連接有一集成檢測晶片;其中,
[0007]所述第一結構層上呈三角分布的設置有三個探測孔,每兩個探測孔之間以及三個探測孔所包圍的區域中間各設置有一發射孔;
[0008]所述第二結構層上位於所述凹槽內設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一隔離組件,所述隔離組件將所述通孔分為三個通光區域,每一通光區域對應於第一結構層上的其中一個探測孔;
[0009]所述第三結構層上設置三個可透光的檢測區域,每一檢測區域對應於第二結構層上的其中一個通光區域。
[0010]優選地,所述三個探測孔構成一等邊三角形,所述位於每兩個探測孔之間的三個發射孔構成另一等邊三角形,兩個等邊三角形三條對稱軸重合併且重心重合,另一發射孔位於兩個等邊三角形重心處。
[0011]優選地,按照遠離所述第一結構層的第一面的方向,所述探測孔和發射孔的截面逐漸增大。
[0012]優選地,所述探測孔和/或發射孔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
[0013]優選地,所述第一結構層的第一面具有一凹陷區域,所述探測孔和發射孔位於所述凹陷區域中,所述集成檢測晶片連接於所述凹陷區域中。
[0014]優選地,所述探測孔和發射孔的側壁沿所述凹陷區域的底部具有一凸起。
[0015]優選地,所述隔離組件包括一支撐柱和三個隔板,每一隔板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柱,另一端連接到所述通孔的側壁;其中,每兩個相鄰的隔板的夾角相等。
[0016]優選地,所述支撐柱呈錐形結構,其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結構層,所述隔板呈楔形,其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結構層。
[0017]優選地,所述第一結構層設置有多個裝配孔,所述第二結構層的第一面上設置有多個凸起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裝配孔相匹配,連接所述第二結構層與所述第一結構層。
[0018]優選地,所述第二結構層上,在所述凹槽的周邊具有一凸起緣,所述凸起緣高於所述第三結構層。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光路結構中採用三角排布方式,在三角的頂角上以及中心各設置有一 LED光源,位於三角中心的LED光源點亮時能同時照明三個檢測區域,同時外圍的LED光源點亮時均能夠同時照明兩個檢測區域,增加了 LED光源的利用率;同時,在所有LED光源同時點亮時,每個檢測區域能夠同時被三個LED光源照明,提升了到達檢測區域的光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血脂檢測裝置的正面視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血脂檢測裝置的背面視圖。
[0022]圖3為第一結構層的第一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第一結構層的第二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第二結構層的第一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第二結構層的第二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第三結構層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8為現有的一種血脂檢測裝置中監測區域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28]下面將結合附圖用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9]如前所述,鑑於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參閱附圖1-7,該裝置包括第一結構層1、第二結構層2以及第三結構層3,所述第二結構層2的第一面2a與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二面Ib連接,第二結構2的第二面2b設置有一凹槽201,所述第三結構層3裝配於所述凹槽201中,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連接有一集成檢測晶片(附圖中未標示出);其中,
[0030]所述第一結構層I上呈三角分布的設置有三個探測孔101,每兩個探測孔101之間以及三個探測孔101所包圍的區域中間各設置有一發射孔102 ;
[0031]所述第二結構層2上位於所述凹槽201內設置有一通孔202,所述通孔202內設置有一隔離組件203,所述隔離組件203將所述通孔202分為三個通光區域2021,每一通光區域2021對應於第一結構層I上的其中一個探測孔101 ;
[0032]所述第三結構層3上設置三個可透光的檢測區域301,每一檢測區域301對應於第二結構層2上的其中一個通光區域2021。
[0033]集成檢測晶片上設置有LED光源和探測頭,所述LED光源對應放置於發射孔102中,探測頭對應放置於探測孔101中。在檢測時,將檢測試紙放置於第三結構層3檢測區域301上,從集成檢測晶片上的LED光源發射出的光依次通過第一結構層I的發射孔102、第二結構層2的通光區域2021以及第三結構層3檢測區域301 ;由檢測試紙反射後依次通過第三結構層3檢測區域301、第二結構層2的通光區域2021以及第一結構層I的探測孔101,由位於探測孔101中的探測頭接收。
[0034]第一結構層I由不透光的絕緣材質製備形成,該材質可以為但不局限於ABS塑料、PC塑料或者特氟龍。第二結構層2由不透光材質製備形成,該材質可以為但不局限於ABS塑料、PC塑料或者表面氧化的金屬。第三結構層3包括一透明的平板,該平板的材料可以為但不局限於亞克力、PC或者玻璃,然後在該透明平板的一面製備不透明的吸光塗層,例如可以是黑色噴漆,在製備不透明的吸光塗層時,留出透光的檢測區域301 ;或者,第三結構層3也可以是這樣:由不透明的吸光材質製備形成,該材質可以為但不局限於黑色噴漆金屬、啞光氧化金屬或者黑色特富龍,透光的檢測區域301為開設在該結構上的通孔形成。
[003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三個探測孔101構成一等邊三角形,所述位於每兩個探測孔101之間的三個發射孔102構成另一等邊三角形,兩個等邊三角形三條對稱軸重合併且重心重合,另一發射孔102位於兩個等邊三角形重心。其中,探測孔101為方形的形狀,發射孔102為圓形的形狀。當然,在另外的一些實施例中,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都可以選擇為其他的形狀,例如探測孔101也可以選擇是圓形或橢圓形的形狀,而發射孔102也可以選擇是方形或橢圓形的形狀。
[0036]在本實施例中,按照遠離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的方向,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的截面逐漸增大。採用這樣的結構,可以使LED光源發出的光更多地到達檢測區域301,同時,也可以使從檢測試紙反射的光更多地到達探測頭。
[0037]在本實施例中,位於第二結構層2的通孔202中的隔離組件203包括一支撐柱2031和三個隔板2032,每一隔板2032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柱2031,另一端連接到所述通孔202的側壁;其中,每兩個相鄰的隔板2032的夾角相等。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2031呈錐形結構,其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結構層1,所述隔板2032呈楔形,其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結構層I。採用這樣的結構,將大的通孔分割為三個小的通光區域,主要是為了每個檢測區域反射光互不幹擾,並且採用錐形和楔形的組件,減少阻擋LED光源發出的光,可以使LED光源發出的光更多地到達檢測區域301。
[003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具有一凹陷區域103,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位於所述凹陷區域103中,所述集成檢測晶片連接於所述凹陷區域103中,凹陷區域103的深度取決於所使用的集成檢測晶片的高度,其目的是使集成檢測晶片與第一結構層I更好地結合。進一步地,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的側壁從所述凹陷區域103的底部具有一凸起,這樣當LED光源放置於放射孔102中時,可以更好地封閉光源,減少光洩露;探測頭放置於探測孔101時,可以減少雜散光對探測結果的影響。
[0039]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結構層2上,在所述凹槽201的周邊具有一凸起緣205,所述凸起緣205高於所述第三結構層3。當進行檢測時,將檢測試紙插入到第三結構層3上面,凹槽201的周邊的凸起緣205可以起到固定檢測試紙的作用。[004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結構層I設置有多個裝配孔104,所述第二結構層2的第一面2a上設置有多個凸起的連接部204,所述連接部204與所述裝配孔104相匹配,連接所述第二結構層2與所述第一結構層1,並且在裝配完成後,凸起的連接部204可以設計為從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伸出,作為整個裝置的支撐腳且可以連接到集成檢測晶片。當然,第一結構層I和第二結構層2也可以通過另外的方式相互連接。
[004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光路結構中採用三角排布方式,在三角的頂角上以及中心各設置有一 LED光源,位於三角中心的LED光源點亮時能同時照明三個檢測區域,同時外圍的LED光源點亮時均能夠同時照明兩個檢測區域,增加了LED光源的利用率;同時,在所有LED光源同時點亮時,每個檢測區域能夠同時被三個LED光源照明,提升了到達檢測區域的光強。
[004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3]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結構層(I)、第二結構層(2)以及第三結構層(3),所述第二結構層(2)的第一面(2a)與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二面(Ib)連接,第二結構(2)的第二面(2b)設置有一凹槽(201),所述第三結構層(3)裝配於所述凹槽(201)中,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連接有一集成檢測晶片;其中, 所述第一結構層(I)上呈三角分布的設置有三個探測孔(101),每兩個探測孔(101)之間以及三個探測孔(101)所包圍的區域中間各設置有一發射孔(102); 所述第二結構層(2)上位於所述凹槽(201)內設置有一通孔(202),所述通孔(202)內設置有一隔離組件(203),所述隔離組件(203)將所述通孔(202)分為三個通光區域(2021),每一通光區域(2021)對應於第一結構層(I)上的其中一個探測孔(101); 所述第三結構層(3)上設置三個可透光的檢測區域(301),每一檢測區域(301)對應於第二結構層(2)上的其中一個通光區域(20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三個探測孔(101)的連線構成一等邊三角形,所述位於每兩個探測孔(101)之間的三個發射孔(102)的連線構成另一等邊三角形,兩個等邊三角形三條對稱軸重合併且重心重合,另一發射孔(102)位於兩個等邊三角形重心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按照遠離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的方向,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的截面逐漸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探測孔(101)和/或發射孔(102)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具有一凹陷區域(103),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位於所述凹陷區域(103)中,所述集成檢測晶片連接於所述凹陷區域(103)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的側壁沿所述凹陷區域(103)的底部具有一凸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離組件(203)包括一支撐柱(2031)和三個隔板(2032 ),每一隔板(2032 )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柱(2031),另一端連接到所述通孔(202)的側壁;其中,每兩個相鄰的隔板(2032)的夾角相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柱(2031)呈錐形結構,其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結構層(I ),所述隔板(2032)呈楔形,其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結構層(I)。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按照遠離所述第一結構層(I)的第一面(Ia)的方向,所述探測孔(101)和發射孔(102)的界面逐漸增大。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結構層(I)設置有多個裝配孔(104),所述第二結構層(2)的第一面(2a)上設置有多個凸起的連接部(204),所述連接部(204)與所述裝配孔(104)相匹配,連接所述第二結構層(2)與所述第一結構層(I)。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攜式血脂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結構層(2)上,在所述凹槽(201)的周邊具有一凸起緣(205),所述凸起緣(205)高於所述第三結構層(3)。
【文檔編號】G01N21/78GK203672792SQ20132088940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宋俊, 秋雲海 申請人: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中科卉而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