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9:25:06 2
專利名稱: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承重裝置,特別是ー種在陡峭壁面上支撐排架立柱的承重底座裝置。
背景技術:
在陡峭壁面上澆築重量很大的凌空建築時,如現澆大梁等,需要搭設排架,而排架立柱底部難以在陡峭壁面上立足。通常做法是直接在壁面上鑿出立足點 ,使排架立柱立足,但這種做法不僅費エ費時,エ效低,而且鑿出的立足點通常很小,排架立柱立在上面穩定性差、牢固性不強,容易出現排架垮塌等安全事故,且此種方法破壞巖體整體性,難以適應局部巖石條件較差的環境。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在陡峭壁面上澆築凌空建築時,排架立柱底部難以在陡峭壁面上立足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錨杆的一端與承重鋼板焊接連接,鋼筋垂直焊接在承重鋼板上。所述的承重鋼板與錨杆的軸線平行。所述的多根錨杆採用水泥砂漿埋設在陡峭壁面上的多個鑽孔內。所述的鋼筋與排架柱連接,排架柱的邊沿與承重鋼板接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解決了在陡峭壁面上澆築重量很大的凌空建築時(如現澆大梁等),排架立柱底部難以在陡峭壁面上立足的難題。減少了直接在壁面上鑿出立足點所費的エ時,解決了鑿出的立足點過小,容易產生的安全隱患,並且不會破壞巖體整體性,能適應局部巖石條件較差的環境,同時用錨杆的方法還具有加固巖石的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中現澆大梁1,排架柱2,拉條3,錨杆4,鑽孔5,巖基線6,承重鋼板7,鋼筋8,焊縫9。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錨杆4的一端分別與承重鋼板7焊接連接,鋼筋8垂直焊接在承重鋼板7上。所述的承重鋼板7與錨杆4的軸線平行。所述的多根錨杆I採用水泥砂漿埋設在陡峭壁面上的多個鑽孔5內。所述的鋼筋8與排架柱2連接,排架柱2的邊沿與承重鋼板7接觸。實施例1)按圖2-圖4所示,將承重鋼板7焊接在錨杆4的一端,將鋼筋8垂直焊接在承重鋼板7上,鋼筋3的直徑根據排架柱2的內徑確定,以確保排架柱2可以套在鋼筋8上,其中錨杆I和承重鋼板2之間雙面焊接,形成滿焊的焊縫9,以確保受カ可靠。2)在陡峭壁面的基巖上鑽孔,孔深可據建築物的承重要求及巖石的完整性確定,通常在Im左右,孔徑根據錨杆I的直徑確定。3)在鑽孔內注入水泥砂漿,將該裝置整體打入鑽孔內。4)待水泥砂漿凝固後,即可在上面架立排架,排架立柱豎向鋼管套在鋼筋3上,立在承重鋼板2上,排架柱2的邊沿與承重鋼板7接觸,由此結構確保排架柱2的受カ可靠,避免晃動。
權利要求1.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其特徵在於錨杆(4)的一端分別與承重鋼板(7)焊接連接,鋼筋(8)垂直焊接在承重鋼板(7)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承重鋼板(7)與錨杆(4)的軸線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根錨杆(I)採用水泥砂漿埋設在陡峭壁面上的多個鑽孔(5)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鋼筋(8)與排架柱(2)連接,排架柱(2)的邊沿與承重鋼板(7)接觸。
專利摘要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錨杆的一端與承重鋼板焊接連接,鋼筋垂直焊接在承重鋼板上。所述的承重鋼板與錨杆的軸線平行。所述的多根錨杆採用水泥砂漿埋設在陡峭壁面上的多個鑽孔內。所述的鋼筋與排架柱連接,排架柱的邊沿與承重鋼板接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陡峭壁面排架承重底座裝置,解決了在陡峭壁面上澆築重量很大的凌空建築時(如現澆大梁等),排架立柱底部難以在陡峭壁面上立足的難題。減少了直接在壁面上鑿出立足點所費的工時,解決了鑿出的立足點過小,容易產生的安全隱患,並且不會破壞巖體整體性,能適應局部巖石條件較差的環境,同時用錨杆的方法還具有加固巖石的作用。
文檔編號E02D5/76GK202390833SQ20112053677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0日
發明者楊志書, 汪文亮, 耿冰, 馬少甫, 黃長江 申請人: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