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17 13:39:36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真菌類皮膚病,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皮膚瘡癬類、粉刺疙瘩、酒槽赤鼻、雀斑汗斑、白癜風、溼毒腳氣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真菌類皮膚病,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足癬、香港腳、體癬、頭癬、粉刺、紅鼻子、白癜風等症狀,自古至今都屬於多發病、常見病,有些癬類相當頑固,長期治療不見好轉,奇癢難受,影響睡眠和工作,有的皮膚病患者更是反反覆覆,纏綿難愈,不僅影響其生活質量,且易蔓延及傳染他人。中醫理論認為是由於營血虧損,生風化燥,肌膚失齊等原因造成的。現代研究認為與感染真菌有關。同時也與機體內缺少鋅、鐵、鉛等微量元素有 關。對於真菌類皮膚病的治療原則,是以殺蟲療癬、燥溼活血止癢為主。中醫代表方有砒霜散證治準強方。處方砒霜、硫磺、密陀僧、膩粉,效功治幹、溼諸癬。(中國醫學大辭典)。清代名醫張錫純編《醫學衷中參西錄》有大楓子、白砒,治頑癬記載。目前市面上也有各種中醫或西藥癬藥水、藥膏出售,有一定療效,但對一些頑癬、長期不愈的癬類,適應性不廣,效果較差,有些無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使用方便、適應性廣、價格適中的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以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它是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經加溫熔化,降溫混合,然後通過研磨、分裝而製成的軟膏製劑大楓子油8 12份,核桃油8 12份,蓖麻油8 12份,麻油30 40份,蜂蠟7. 5 12. 5份,松香O. 5 I. 5份,樟腦45 55份,紅粉20 30份,凡士林140 155份。上述原料配方的優選方案是大楓子油10份,核桃油10份,蓖麻油10份,麻油35份,蜂蠟10份,松香I份,樟腦50份,紅粉25份,凡士林150份。製備本發明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的製備工藝是取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加熱至180 200°C,加入蜂蠟、松香和凡士林熔化,於160 180°C保溫15分鐘,降溫至130 140°C加入紅粉,溫度降至60 70°C時加入樟腦,攪拌均勻,冷至30 40°C時,用膠體磨研磨後,分裝,封口,即得到成品。本發明是採用較為多見的特色中藥材作為原料,按壯醫藥理論配製而成的軟膏制齊U,製備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適用現代企業上規模生產。本發明產品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項是本發明產品屬於外用藥,有消斑、燥溼、活血的功效,可以治療各種癬類、粉刺疙瘩、酒槽赤鼻、雀斑、汗斑、白癜風、溼毒腳氣,對頑癬也有顯著療效,每天擦患處2-3次,一個療程的時間為7天。由於有的中藥材有毒,不能內服,有過敏者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配方中原料的屬性及功效如下大楓子油為大楓子科常綠喬木大楓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re.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辛、熱。有大毒。歸肝、脾、腎經。有袪風燥溼、攻毒殺蟲之功效,本品辛熱有毒,臨床上以外用為主。治療疥癬等症,外用適量。蓖麻油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甘、辛。有毒。歸大腸、肺經。有瀉下通滯、消腫拔毒的功效,用於大便燥結、癰疽腫毒、喉痺、瘰癧,外用適量。
核桃油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乾燥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甘、溫,歸腎、肺、大腸經。有補腎、溫肺、潤腸的功效,用於腎陽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寒喘嗽、腸燥便秘的治療。蜂臘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義大利蜂APismellifera Linnaeus分泌的臘。性甘、微溫。歸脾經。有解毒、斂瘡、生肌、止痛的功效。外用於潰瘍不斂、臁瘡糜爛、燒燙傷。外用適量。松香為松科植物馬尾松或其同屬植物樹幹中取得的油樹脂,經蒸餾除去揮髮油後的遺留物。性甘、溫。歸肝、脾經。有祛風、燥溼、排膿、拔毒、生肌、止痛的功效。用於癰疽,疔毒,痔瘻,惡瘡,疥癬,白禿,金瘡,扭傷,風溼痺痛,癘風瘙癢。多外用,研末撒或調敷。紅粉為紅氧化汞(HgO),礦物類中藥。性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有拔毒、除、去腐、生肌的功效。用於癰疽疔瘡,梅毒下疳,一切惡瘡,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竇道瘻管,膿水淋漓,久不收口。外用適量。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內服,外用亦不能久用,孕婦禁用。樟腦為樟樹科植物樟樹Cinnanomum Camphora (L. ) pres I.的根、枝葉,蒸懼所得的顆粒狀結晶。有通竅、殺蟲、止痛、闢穢之功效,用於心腹脹痛、腳氣、瘡瘍、疥癬等症。麻油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味甘、性平、無毒;有潤燥通便、養血祛風、解毒、生肌的功效,用於腸燥便秘,蛔蟲、食積腹痛,瘡腫,潰瘍,疥癬,皮膚皸裂等症。對於皺紋、黑斑、肌膚乾燥等有抑制作用。實施例I :原料配方大楓子油IOkg,核桃油IOkg,蓖麻油IOkg,麻油35kg,蜂臘IOkg,松香Ikg,樟腦 50kg,紅粉 25kg,凡士林 150kg。製備工藝取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放入加熱罐,加熱至180°C,加入蜂蠟、松香和凡士林熔化,160°C保溫15分鐘,降溫至130°C加入紅粉,溫度降至60°C時加入樟腦,不停地攪拌,冷至40°C時,用膠體磨研磨至過250目篩後,分裝,封口,即得到成品。實施例2 原料配方大楓子油12kg,核桃油8kg,蓖麻油12kg,麻油33kg,蜂臘12kg,松香Ikg,樟腦 46kg,紅粉 27kg,凡士林 155kg。製備工藝取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放入加熱罐,加熱至190°C,加入蜂蠟、松香和凡士林熔化,170°C保溫15分鐘,降溫至135°C加入紅粉,溫度降至65°C時加入樟腦,不停地攪拌,冷至35°C時,用膠體磨研磨至過250目篩後,分裝,封口,即得到成品。
實施例3 原料配方大楓子油8kg,核桃油12kg,蓖麻油8kg,麻油37kg,蜂臘8kg,松香
0.5kg,樟腦 54kg,紅粉 23kg,凡士林 140kg。製備工藝取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放入加熱罐,加熱至200°C,加入蜂蠟、松香和凡士林熔化,180°C保溫15分鐘,降溫至130°C加入紅粉,溫度降至60°C時加入樟腦,不停地攪拌,冷至35°C時,用膠體磨研磨至過250目篩後,分裝,封口,即得到成品。實施例4 原料配方大楓子油8kg,核桃油IOkg,蓖麻油12kg,麻油37kg,蜂臘8kg,松香
1.5kg,樟腦 50kg,紅粉 25kg,凡士林 150kg。 製備工藝取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放入加熱罐,加熱至190°C,加入蜂蠟、松香和凡士林熔化,170°C保溫15分鐘,降溫至140°C加入紅粉,溫度降至65°C時加入樟腦,不停地攪拌,冷至30°C時,用膠體磨研磨至過250目篩後,分裝,封口,即得到成品。以下是使用本發明產品的典型驗證實例病例一劉某,男,30歲,廣西南寧市某公司員工,患手癬多年,手背部多處有紅斑,脫皮,癢,曾購某名牌藥膏治療一段時間,好了一段時間又復發,且紅斑、脫皮範圍擴大,給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後用本發明產品治療(外擦),3周後好轉,繼續治療2周,紅斑、脫皮範圍逐漸縮小,繼續放藥,最後痊癒。病例二 鄭某,男,37歲,天津市人。三年前發現雙腿有約4.5X4cm2大小圓形環狀紅斑,邊緣多數米粒大小丘疹,屬體癬。用藥能控制病情,停用復發,纏綿不愈。後用本發明產品治療(外擦),15天後病情得到控制,繼續治療,28天後痊癒,隨訪半年無復發。病例三潘某,男,45歲,廣西柳州人,十年前發現頸部、腰腹部有白斑出現,光滑、無鱗屑、無痛癢,與正常膚色境界明顯,醫院診斷為白癜風,用藥後白斑得到控制,但白癜風屬慢性病,需長期用藥治療,因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擔負較高的醫療費用,中斷治療,白斑逐漸瀰漫和擴散,影響容貌,心情抑鬱。後經人介紹使用本發明產品治療(外擦)2個月,白斑顏色變淡,逐漸接近正常膚色,繼續用藥3個月,最後痊癒。病例四李某,女,51歲,河南安陽人。鼻子潮紅、油膩發亮、肉眼可見明顯樹枝狀毛細血管分枝,伴有瘙癢、灼熱和疼痛感,典型的酒槽鼻早期症狀。用本發明產品治療(外擦),20天後病情得到控制,繼續用藥治療,60天後痊癒。病例五王某,女,26歲,廣西南寧人。患者前額、鼻梁和臉頰等處出現一種淺褐色小斑點,針尖至米粒大小,皮膚質地較黑。曾用多種化妝品塗抹,均無法消除。後用本發明產品外擦,一個療程7天後黑斑、雀頭變淡,繼續用藥外擦,三個療程22天後黑斑消失,膚色光豔如初。病例六肖某,男,18歲,學生,愛運動,胸背部、四肢近端出現圓形點狀斑疹,邊緣清楚,皮疹表面附有少量極易剝離的灰色或褐色糠樣脫屑,疹斷為汗斑。後給予本發明製劑外擦,3個月後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它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經加溫熔化,降溫混合,然後通過研磨、分裝而製成的軟膏製劑 大楓子油8 12份,核桃油8 12份,蓖麻油8 12份,麻油30 40份,蜂臘7. 5 12. 5份,松香O. 5 I. 5份,樟腦45 55份,紅粉20 30份,凡士林140 155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原料配方優選方案是 大楓子油10份,核桃油10份,蓖麻油10份,麻油35份,蜂蠟10份,松香I份,樟腦50份,紅粉25份,凡士林150份。
3.一種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需的原料是大楓子油8 12份,核桃油8 12份,蓖麻油8 12份,麻油30 40份,蜂蠟7. 5 12. 5份,松香O. 5 I. 5份,樟腦45 55份,紅粉20 30份,凡士林140 155 份; 製備工藝是 取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加熱至180 200°C,加入蜂蠟、松香和凡士林熔化,於160 180°C保溫15分鐘,降溫至130 140°C加入紅粉,溫度降至60 70°C時加入樟腦,攪拌均勻,冷至30 40°C時,用膠體磨研磨後,分裝,封口,即得到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真菌類皮膚病的中藥製劑,該中藥製劑是以大楓子油、核桃油、蓖麻油、麻油、蜂蠟、松香、樟腦、紅粉、為主要原料,這些主要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大楓子油8~12份,核桃油8~12份,蓖麻油8~12份,麻油30~40份,蜂蠟7.5~12.5份,松香0.5~1.5份,樟腦45~55份,紅粉20~30份,凡士林140~155份;原料經加溫熔化,降溫混合,然後通過研磨、分裝而製成的軟膏製劑。本發明產品的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製備工藝簡單,產品具有消斑、燥溼、活血的功效,可以治療各種癬類、粉刺疙瘩、酒槽赤鼻、雀斑、汗斑、白癜風、溼毒腳氣。
文檔編號A61K9/06GK102813696SQ20121030773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趙秀霞, 鄧福勝, 張平吉, 羅宇, 馬健雄 申請人:廣西金海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