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液位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5:31:46 1
專利名稱:自動控制液位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閥門,應用於液體儲罐的液位控制。
現有儲罐液位控制裝置有「浮子式液位控制裝置」和「電子液位控制裝置」,浮子式液位控制裝置,由於浮子易集聚靜電,而不能應用於石油化工行業等易燃易爆液體的液位控制,電子液位控制裝置,由於要將電源引入儲存庫區,因而會帶來不安全因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儲罐輸入管安裝本裝置之後,在無附加動力裝置的情況下,能夠自動控制儲罐的液位,以防溢出。如圖所示,自動控制液位閥前腔Ⅰ內有主閥(1)與先導閥(4),主閥芯(2)和先導閥芯(5)與主閥腔和先導閥腔為動配合,主閥腔和先導閥腔之間有壓力傳通道(3)相通,先導閥芯上部有調壓彈簧和調節螺栓,通過控制先導閥的開啟壓力,就可以控制主閥芯關閉,從而達到控制液位的目的。
附圖為自動控制液位閥軸向剖面圖。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法和工作原理。
液體通過輸入管進入閥門前腔Ⅰ,頂開主閥芯(2)流入後腔Ⅱ,此時主閥處於開啟狀態,先導閥處於關閉狀態,隨著液體的不斷輸入,位於閥後的儲罐液面升高,閥後腔壓力增大,根據水利學中「伯努裡」方程可知,其前腔壓力對應增大,當儲罐液位達到規定高度時,閥前腔壓力達到先導閥開啟壓力,先導閥芯被頂開,液體進入先導閥前腔,經壓力傳遞通到進入主閥芯上腔,此時主閥芯上端面受力(P1S)和下端面受力(P2S)相應抵消(通過分析和計算可以得出P1S≈P2S),主閥芯在重力和穩態液動力的作用下關閉,為保證對不同儲罐的要求,先導閥上設計了調壓彈簧,調整彈簧對先導閥芯的壓力,可以滿足控制不同液位的要求,為保證在停止輸送後管路放空時,主閥芯上腔液體可以排出,以保證主閥芯再次開啟時的可靠性,先導閥芯上設計了洩壓系統,開始輸送液體時,液體壓力將活塞(6)頂到上部,使洩壓通道和壓力傳遞通道隔斷,液體不能經過洩壓通道進入主閥芯上腔,當管路放空後,壓力降低,活塞(6)下落,洩壓通道與壓力傳遞通道接通,使主閥芯上腔液體經洩壓孔流出,為下次開啟作好準備。
由於本閥門閥芯和閥體之間存在相對運動,主閥芯與閥體之間的間隙要引起滲漏,為避免滲漏影響閥門使用性能,使用時應在儲罐進口安裝保險活門,如果沒有安裝保險活門,應在本閥門後面附加安裝止回閥,以保證閥門使用性能。
為保證主閥芯和先導閥芯具有良好的導向性和密封性,其與閥腔的配合長度(L)要大於閥芯直徑(D)的(0.6-1.5)倍,即L≥(0.6-15)D,主閥芯下部非完全配合部分的直徑要小於密封面直徑(D),以便使其受力平衡,減小液壓卡緊力。
權利要求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控制液位的閥門,其特徵在於利用輸送液體本身的壓力進行控制,閥體前腔內設計有主閥和先導閥,主閥與先導閥之間設計有壓力傳遞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指的自動控制液位閥主閥與先導閥之間的壓力傳遞通道,其特徵在於壓力傳遞通道是將閥體前腔的液體壓力引入主閥芯上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指自動控制液位閥的先導閥,其特徵在於先導閥芯上設計有活塞式洩壓系統。
專利摘要自動控制液位閥,是根據水力學中「伯努裡」方程原理研製而成的一種閥門,主要解決液體儲罐的液位控制問題。自動控制液位閥閥體包括主閥和先導閥兩部分,通過控制先導閥的動作而使主閥關閉。在儲罐輸入管安裝自動控制液位閥後,可以自動限制輸入液體的液位,防止溢出。
文檔編號G05D9/00GK2038583SQ8821577
公開日1989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88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1988年10月30日
發明者趙向連 申請人:趙向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