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油品過濾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6:44:11 2
專利名稱:動態油品過濾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動態油品過濾機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機,具體的講是一種汙油過濾的動態油 品過濾機。
背景技術:
軸承行業的重點工序——精研工序和成品清洗工序是決定軸承產 品質量的重要環節,軸承內外圈在精磨和精研時,工件都要用砂輪和油石研磨, 需要對精磨油進行冷卻、沉澱,磨料顆粒與金屬顆粒研磨下來即落於油中,油 很快被雜質汙染,沉澱成油泥狀。再加工時由於雜質多在研磨時嚴重影響產品 質量。成品清洗時,由於上工序不清潔雜質帶入清洗煤油中,成品清洗油不潔 淨而影響噪音值、精度。因此,油品的潔淨度是長期困擾機械加工行業的老大 難問題。目前,採用的過濾芯、過濾筒、過濾袋、研性分類器等方法,都不能 將雜質完全清除出去,油品的雜質直接影響軸承成品的質量,無奈只有經常換 新油,油品消耗很大,油泵的磨損也加劇,清研磨料消耗也增加,這樣加大了 產品的成本,此外汙油的清理費時費力,增加工人勞動強度,汙油和油泥無法 排放,且將汙染環境。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開放式超精 動態過濾油品雜質並可排放乾淨的動態油品過濾機,可有效過濾油品雜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動態油品過濾機,包括汙油箱、淨油箱、攪拌器、巻布輥架、濾油箱、液 壓機構、出油方管、濾油箱上蓋、真空回油管、布輥架、主機機架、濾布、連 接滑塊;巻布輥架和布輥架固定在主機機架滑塊上,液壓機構將濾油箱壓緊固 定在主機機架上,濾油箱上端有濾油箱上蓋;出油主管和真空抽油管用油管連 在濾油箱上,濾布處於布輥架內通過濾油箱連接在巻布輥架內的輥上;濾油箱主要包括出油口,進油口、濾油箱體、濾布、鋼濾網、箱腔主板、出油道、隔 板、噴油檔板、進油口、回油口、與回油主管相連接。真空抽油口與出油溝槽相連接;噴油檔板處於隔板的下方,與進油口相連;隔板上段鑽有密集小孔, 與出油道相連接。濾布處於濾油箱體的上方,鋼濾網固定在箱腔主板上。濾油箱為分層機構,最上方為濾油箱蓋,只有進油口,無出油口;最下層 與主機機架固定在一起,只有出油口,無進油口,濾油箱體的層數和形狀可根 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每層都獨立完成汙油過濾,由出油口匯聚到出油方管 統一回收到淨油箱內,各層濾油箱全由液壓機構壓合。濾油箱共分四層,最上層為助濾劑,第二層為無紡濾布,第三層為鋼板濾 網,第四層為箱腔板,腔板兩側交錯有濾孔,汙油從四層濾過得以充分濾清。 濾布處於濾油箱體的上方,鋼濾網固定在濾油箱側板上。隔板的作用是將汙油和淨油隔開,隔板上鑽有小孔與出油道相通,各濾層 將清潔油匯聚到出油方管,通過出油方管的立管排出。進油口入口處設噴油檔板,使進入濾油箱體的汙油散布在汙油腔內,將噴 射狀的汙油散開,均勻的進入過濾狀態。方形濾油箱體的四周均開設溝槽,在出油口一側開出油口,當真空泵開動, 通過負壓將裡層滲入溝槽內的油抽出,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濾油現象。所述的濾油箱開、合箱時的連接方式是採用內置連接螺杆的滑塊,將滑塊 固定在濾油箱上,用內置連接螺杆連接下層滑塊外側圓弧、用工程塑板靠緊在 箱體機架柱上,提升液壓機構,可開啟濾箱,下降液壓機構可壓緊油箱,結構 緊湊,與油箱連接緊密。所述濾油箱與下層濾油箱為解決濾油問題,在濾油箱板框上中心開5mm寬、4mm深溝槽,在濾油出油一側連接真空裝置,利用真空負壓將濾油箱內滲出的 油,通過真空負壓將滲出的油從濾箱開口抽出,解決了濾油箱滲油的關鍵問題。 濾布輥架、無紡布輥架同步固定在各層濾箱兩端連接滑塊上,解決濾油箱 提升和降落時濾布上、下拉長問題,節約了濾布用量長度。動態添加的助濾劑,提高了油品的過濾精度,達到和接近新油標準 0.2 0.5tvm。動態油品過濾機,極大地簡化了過濾裝置,在過濾量同等的情況下,主機 體積縮小,降低了製造成本和使用面積,本實用新型運用幾項新穎的結構設計。① 真空負壓技術,解決了開放式箱體濾油問題,工作環境清潔衛生;② 濾箱開合箱採用固定滑塊裝置,濾箱開放壓緊緊湊,避免錯位現象;③ 運布架與巻布架固定壓在滑塊上,開合箱與濾箱同步升降,解決了濾布 上、下拉長,節約了濾布用量長度。④ 運用動態助濾劑添加,採用純物理過濾方法,提高過濾精度,不改變油 的精度;⑤ 開放式濾箱,由於解決了精密濾油問題,無需反清洗;⑥ 設計應用乾燥系統技術,使過濾後的雜質油泥乾燥為固體狀碴餅,使油 泥雜質的殘油排出,大大提高油的回收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簡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濾油箱的剖面示意簡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隔板的示意簡圖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和圖2所示的動態油品過濾機示意簡圖中,包括汙油箱23,淨油箱 22,攪拌器24,巻布輥架l,濾油箱2,液壓機構3,出油方管4,濾油箱上蓋 5,真空回油管6,布輥架7,主機機架8,濾布12連接滑塊19,巻布輥架l和 布輥架7固定在主機機架8滑塊19上,液壓機構3將濾油箱2壓緊固定在主機 機架8上,濾油箱2上端有濾油箱上蓋5;出油主管4和真空抽油管6用油管連 在濾油箱2上,濾布12處於布輥架7內通過濾油箱2連接在巻布輥架1內的輥 上;濾油箱2主要包括出油口 9,進油口 18、濾油箱體11、濾布12、鋼濾網13、 箱腔主板14、出油道15、隔板16、噴油檔板17、進油口 18、回油口 10、與回 油主管相連接。真空抽油口 20與出油溝槽25相連接;噴油檔板17處於隔板16 的下方,與進油口18相連;隔板16上段鑽有小孔,與出油道15相連接。濾布 12處於濾油箱體11的上方,鋼濾網13固定在箱腔主板14上。濾油箱2為分層機構,最上方為濾油箱蓋,只有進油口 18,無出油口9; 最下層與主機機架8固定在一起,只有出油口9,無進油口18,濾油箱體ll的 層數和形狀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每層都獨立完成汙油過濾,由出油口9 匯聚到出油方管統一回收到淨油箱22內,各層濾油箱2全由液壓機構3壓合。濾網共分四層,最上層為助濾劑,第二層為無紡濾布12,第三層為鋼板濾 網13,引四層為箱腔板,腔板兩側交錯有濾孔,汙油從四層濾過得以充分濾清。隔板16的作用是將汙油和淨油隔開,隔板上鑽有小孔與出油道15相通, 各濾層將清潔油匯聚到出油方管4,通過出油方管4的立管排出。所述的濾油箱2開、合箱時的連接方式是採用內置連接螺杆的滑塊19,將 滑塊19固定在濾油箱2上,用內置連接螺杆連接下層滑塊19外側圓弧、用工程塑板靠緊在箱體機架柱上,提升液壓機構3,可開啟濾箱,下降液壓機構3可 壓緊濾油箱2,結構緊湊,與濾油箱2連接緊密。濾油箱2與下層濾油箱2為解決濾油問題,在濾油箱2板框上中心開5mm 寬、4mm深溝槽,在濾油出油一側連接真空裝置,利用真空負壓將濾油箱2內 滲出的油,通過真空負壓將滲出的油從濾油箱2開口抽出,解決了濾油箱2滲 油的關鍵問題。濾布輥架、無紡布輥架同步固定在各層濾箱兩端連接滑塊上,解決濾油箱2 提升和降落時濾布上、下拉長問題,節約了濾布用量長度。進油口 18入口處設噴油檔板,使進入濾油箱體11的汙油散布在汙油腔內, 將噴射狀的汙油散開,均勻的進入過濾狀態。方形濾油箱體ll的四周均開設溝槽,在出油口 IO—側開出油口 11,當真 空泵開動,通過負壓將裡層滲入溝槽內的油抽出,實現了箱體濾油現象。
權利要求1、開放式動態油品過濾機,其特徵在於卷布輥架和布輥架固定在主機機架滑塊上,液壓機構將濾油箱壓緊固定在主機機架上,濾油箱上端有濾油箱上蓋;出油主管和真空抽油管用油管連在濾油箱上,濾布處於布輥架內通過濾油箱連接在卷布輥架內的輥上;濾油箱主要包括出油口,進油口、濾油箱體、濾布、鋼濾網、箱腔主板、出油道、隔板、噴油檔板、進油口、回油口;回油口與回油主管相連接;真空抽油口與出油溝槽相連接;噴油檔板處於隔板的下方,與進油口相連;隔板上段鑽有小孔,與出油道相連接;濾布處於濾油箱體的上方,鋼濾網固定在箱腔主板上,濾油箱為分層機構,最上方為濾油箱蓋,只有進油口,無出油口;最下層與主機機架固定在一起,濾油箱上部與液壓機構壓合;濾網共分四層,最上層為助濾劑,第二層為無紡濾布,第三層為鋼板濾網,引四層為箱腔板,腔板兩側交錯有濾孔。
2、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開放式動態油品過濾機,其特徵在於隔板上 鑽有小孔與出油道相通,油道與出油方管相貫通,出油方管與立管相通。
3、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開放式動態油品過濾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濾油箱開、合箱時的連接方式是採用內置連接螺杆的滑塊,將滑塊固定在濾油箱 上,用內置連接螺杆連接下層滑塊外側圓弧、用工程塑板靠緊在箱體機架柱上, 液壓機構與濾油箱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開放式動態油品過濾機,其特徵在於濾油箱 板框上中心開5mm寬、4mm深溝槽,在濾油出油一側連接真空裝置。
5、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開放式動態油品過濾機,其特徵在於濾布輥 架、無紡布輥架同步固定在各層濾油箱兩端連接滑塊上。
專利摘要開放式動態油品過濾機,其特徵在於卷布輥架和布輥架固定在主機機架滑塊上,液壓機構將濾油箱壓緊固定在主機機架上,濾油箱上端有濾油箱上蓋;出油主管和真空抽油管用油管連在濾油箱上,濾布處於布輥架內通過濾油箱連接在卷布輥架內的輥上;濾油箱與回油主管相連接;真空抽油口與出油溝槽相連接;噴油檔板處於隔板的下方與進油口相連;隔板與出油道相連接;濾布處於濾油箱體的上方,鋼濾網固定在箱腔主板上,濾油箱最下層與主機機架固定在一起,各層濾油箱全由液壓機構壓合汙油從四層濾過得以充分濾清。通過真空負壓將滲出的油從濾油箱開口抽出,解決了濾油箱滲油的關鍵問題。
文檔編號B24B55/03GK201320723SQ20082023182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8日
發明者王同和 申請人:王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