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的開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4:04:31
專利名稱:鎖的開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鎖的開閉裝置。
在現有技術的鎖的開閉裝置中,由內外鎖芯形成一種二合一結構,其中的開鎖主體為圓柱形內鎖芯2,這種鎖頭的內鎖芯2很容易通過使用某種技術性開啟手段—例如用手提鑽等工具進行拔、扭、鑽等將其撬開或撥動,進而打開門鎖,所以其防盜功能不夠完善,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上述防盜鎖頭中,由於所述卡鍵8為圓柱形形狀,它在所述滑槽10和卡鍵凹槽11內容易產生滑動或滾動,造成鎖頭的卡殼或滑扣,從而也影響了開鎖和閉鎖操作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目的在於採用特定形狀的鍵塊取代圓柱形的卡鍵,令其外形及尺寸與鎖內專門放置該鍵塊的凹槽更加匹配,令該鎖的開閉操作更加穩定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鎖的開閉裝置包括殼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殼體內的鎖芯、彈子、兩個鍵塊等,其中所述鎖芯包括圓柱形內鎖芯、圓筒形外鎖芯以及圓筒形襯套,所述圓柱形內鎖芯嵌套在該圓筒形外鎖芯的內部,該外鎖芯的上端將所述內鎖芯的一端封堵並伸出到所述鎖的開閉裝置的外部,所述圓筒形襯套置於該圓柱形內鎖芯和圓筒形外鎖芯之間;在所述的內鎖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組垂直於軸線方向的環形溝槽,在每個環形溝槽內對稱設置一對弧形滑動片和一根滑動片壓簧,該滑動片壓簧的兩端分別抵在該對弧形滑動片的相鄰端面上,滑動片的另外兩個端面之間留有一定間隙,在每對弧形滑動片的外緣對稱位置分別設置一鍵槽,所述兩個鍵塊與軸線平行並被對稱置於開設在所述外鎖芯及襯套兩側的滑槽內,在殼體內壁與所述滑槽的相對應位置設置卡鍵凹槽,所述彈子置於殼體內的卡鍵凹槽處,其活動端壓接於該鍵塊的底面上。
此外,所述的鍵塊在與所述弧形滑動片相鄰的端面呈半圓柱形表面,其與所述彈子相鄰的底面呈矩形表面。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鎖的開閉裝置,所述鎖芯是由圓柱形內鎖芯、圓筒形外鎖芯以及圓筒形襯套共同組成的三合一結構,由所述圓筒形外鎖芯代替原來的內鎖芯作為開鎖主體,內鎖芯在鑰匙抽出後仍可以隨意旋轉,從而無法通過撬開或撥動內鎖芯等技術性開鎖技巧將鎖打開,大大增加了該鎖的安全使用特性;此外,所述兩個鍵塊被設計成與所述的外鎖芯兩側的滑槽和所述殼體內壁的卡鍵凹槽的空間形狀與尺寸相匹配的外形,當開鎖和閉鎖時,該鍵塊與所述彈子和凹槽、滑槽各表面之間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實現了平滑而穩定的移動,不容易發生誤操作,從而提高了門鎖的使用壽命和工作可靠性。
請參閱附圖
4、5,本實施例中,所述鎖的開閉裝置包括殼體1、內鎖芯2、外鎖芯3、圓筒形襯套15、彈子9及兩個鍵塊80等,如圖6所示所述的內鎖芯2呈圓柱狀,嵌套在所述圓筒形外鎖芯3的內部,該外鎖芯3的上端將所述內鎖芯2的頂端封堵並伸出到所述鎖的開閉裝置的外部,所述圓筒形襯套15置於該圓柱形內鎖芯2和圓筒形外鎖芯3之間;有上述三個組件組成的鎖芯被嵌套在所述外殼1內並可以進行旋轉。
在所述的內鎖芯2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組垂直於軸線方向的環形溝槽4,在每個環形溝槽內對稱設置一對弧形滑動片5和一根滑動片壓簧6,該滑動片壓簧6的兩端分別抵在該對弧形滑動片5的相鄰端面上,滑動片5的另外兩個端面之間留有一定間隙,所述的弧形滑動片5的內緣及外緣均為弧形,在每對弧形滑動片5的外緣對稱位置分別設置一鍵槽7,該鍵槽的形狀如圖4、5所示為梯形凹槽,其兩個側邊的夾角為30°~120°。圖9、10為圓柱形內鎖芯2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6中的開口18為鑰匙插入口,應該與鑰匙的形狀相匹配。
請參閱圖6,在所述圓柱形內鎖芯2靠近頂端的側壁上開設有一個環行溝槽16,在所述圓筒形外鎖芯3的外壁與該環行溝槽相對應高度固定安裝有銷釘17並伸入該環行溝槽16內,這樣使得該圓柱形內鎖芯2在任何情形下均不能向外拔出,從而進一步增加了該鎖的開閉裝置的安全防盜性能。
如圖7、8所示,所述鍵塊80與所述彈子9相鄰的一端呈橫截面為矩形的長方體,在與所述弧形滑動片5相鄰的一端為半圓柱體,從圖4、5中可以看出,由於所述兩個鍵塊80與所述的外鎖芯兩側的滑槽10和所述殼體內壁的卡鍵凹槽11的空間形狀與尺寸相匹配,當開鎖和閉鎖時,該鍵塊80與所述彈子9的活動端、以及所述凹槽11和滑槽10的各內表面之間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從而可以實現平滑而穩定的移動,不容易發生誤操作。
如圖6所示,所述兩個鍵塊80與軸線平行並被對稱置於開設在所述外鎖芯3及襯套15兩側的滑槽10內,在殼體內壁與滑槽10的相應位置還設置有卡鍵凹槽11,當該鎖處於如圖4所示的閉合狀態時,所述的彈子9的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將鍵塊80頂緊,使其位於外鎖芯3與圓筒形襯套15上的滑槽10與殼體1的卡鍵凹槽11之間,該鍵塊80的側面將阻擋外鎖芯與外殼1之間的相對位移,令外鎖芯無法轉動,而此時,由於內鎖芯2並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可以隨意進行360°的旋轉,但它與現有技術的不同之處是此時的鎖具並不能被打開。如圖5所示在插入鑰匙12後,該鑰匙兩邊的對稱側齒將推動所述弧形滑動片5的前端,令該滑動片5沿環形溝槽4移動,壓縮滑動片壓簧6,繼而令滑動片5外緣上的鍵槽7移動到與外鎖芯3及襯套15上的滑槽10相對之處,在彈子9的彈簧作用下,鍵塊80移出卡鍵凹槽11,整個鍵塊80完全進入鍵槽7和滑槽10內,此時,內鎖芯2、襯套15及外鎖芯3與外殼1之間沒有任何物體阻擋,外鎖芯就可以在內鎖芯的帶動下旋轉,從而將鎖開啟。
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中,在內、外鎖芯之間設置圓筒形襯套15將內、外鎖芯完全隔開,其目的是當內鎖芯2隨意旋轉而外鎖芯3保持靜止時,可以保障安裝在內鎖芯2環形溝槽4內的滑動片5和壓簧6等組件總是被包圍在該襯套15內,不會出現滑脫、卡殼等誤操作,同時,由於該襯套15的存在,當內鎖芯2一旦被撬開,還可以增加撥動鍵塊80和彈子9的難度,使得該鎖具很難被用非正當手段打開。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子9的數量為兩對,分別置於殼體1內的卡鍵凹槽11處,其固定端連結在所述外殼1的外壁之內,其活動端抵壓在所述鍵塊80的底面上。
為了便於將所述弧形滑動片5在閉鎖狀態時準確定位,在所述的環形溝槽4的底面上還可以設置有一對限位突起13,每對弧形滑動片5的內緣設置與限位突起配合的限位臺階14。
所述弧形滑動片5遠離滑動片壓簧6的一端各稜邊可以製成圓弧形,以便於鑰匙的出入。
權利要求1.一種鎖的開閉裝置,包括殼體(1)、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殼體(1)內的鎖芯、彈子(9)、兩個鍵塊(80)等,其特徵在於所述鎖芯包括圓柱形內鎖芯(2)、圓筒形外鎖芯(3)以及圓筒形襯套(15),所述圓柱形內鎖芯(2)嵌套在該圓筒形外鎖芯(3)的內部,該外鎖芯(3)的上端將所述內鎖芯(2)的一端封堵並伸出到所述鎖的開閉裝置的外部,所述圓筒形襯套(15)置於該圓柱形內鎖芯(2)和圓筒形外鎖芯(3)之間;在所述的內鎖芯(2)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組垂直於軸線方向的環形溝槽(4),在每個環形溝槽內對稱設置一對弧形滑動片(5)和一根滑動片壓簧(6),該滑動片壓簧(6)的兩端分別抵在該對弧形滑動片(5)的相鄰端面上,滑動片(5)的另外兩個端面之間留有一定間隙,在每對弧形滑動片(5)的外緣對稱位置分別設置一鍵槽(7),所述兩個鍵塊(80)與軸線平行並被對稱置於開設在所述外鎖芯(3)及襯套(15)兩側的滑槽(10)內,在殼體內壁與所述滑槽(10)的相對應位置設置卡鍵凹槽(11),所述彈子(9)置於殼體(1)內的卡鍵凹槽(11)處,其活動端壓接於該鍵塊(80)的底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鍵塊(80)在與所述弧形滑動片(5)相鄰的端面呈半圓柱形表面,其與所述彈子(9)相鄰的底面呈矩形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鍵塊(80)與所述彈子(9)相鄰的一端呈橫截面為矩形的長方體,在與所述弧形滑動片(5)相鄰的一端為半圓柱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圓柱形內鎖芯(2)靠近頂端的側壁上開設有一個環行溝槽(16),在所述圓筒形外鎖芯(3)的外壁與該環行溝槽相對應高度固定安裝有銷釘(17)並伸入該環行溝槽(16)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弧形滑動片(5)的內緣及外緣均為弧形,在所述外緣的適宜位置開設的鍵槽(7)為梯形凹槽,其兩個側邊的夾角為30°~120°。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形溝槽(4)的底面上設置有一對限位突起(13),每對弧形滑動片(5)的內緣上設置有與該限位突起(13)相配合的限位臺階(14)。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滑動片(5)遠離滑動片壓簧(6)的一端各稜邊均為圓弧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鎖的開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子(9)的數量為兩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鎖的開閉裝置,它包括殼體、鎖芯、以及置於殼體與鎖芯的配合面之間、用於阻止殼體與鎖芯相互轉動的彈子、弧形滑片及兩個鍵塊等,其中所述鎖芯由圓柱形內鎖芯、圓筒形外鎖芯以及圓筒形襯套形成三合一結構,所述鍵塊在與所述弧形滑動片相鄰的端面呈半圓柱形,其與所述彈子相鄰的端面呈長方形。在開鎖和閉鎖時,由所述圓筒形外鎖芯作為開鎖主體,內鎖芯在鑰匙抽出後仍可以隨意旋轉,從而無法通過撬開或撥動內鎖芯等技術性開鎖技巧將鎖打開,大大增加了該鎖的安全使用特性;此外,所述鍵塊與所述彈子和凹槽、滑槽各表面之間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實現了平滑而穩定的移動,不容易發生誤操作,提高了門鎖的使用壽命和工作可靠性。
文檔編號E05B63/00GK2525179SQ0220572
公開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5日
發明者李善德 申請人:李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