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在基板的天線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7:20:21
安裝在基板的天線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天線,包含:一基板、一第一發射元件及一第二發射元件,所述基板具有一下表面及一上表面;所述第一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下表面上,並包含:一第一延長部,其具有一第一軸端,所述第一軸端形成一第一接地點;一第二延長部,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延長部且具有一第二軸端及一第三軸端,所述第二軸端形成一第一饋接點,所述第三軸端形成一第二接地點;及一第三延長部,與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二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上表面上,並包含:一中央平面部,由所述上表面偏移;及多個彎折腳,在所述中央平面部及所述上表面之間延伸,其中一所述彎折腳形成一第二饋接點,而其他所述彎折腳形成數個接地點。
【專利說明】安裝在基板的天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天線,特別關於一種安裝在基板的天線。
【背景技術】
[0002]本領域的現有技術為各種安裝在基板的天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天線,用於安裝在一基板,例如印刷電路板,其應用在無線通信設備中。
[0004]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所述天線包含一基板,包含一下表面及一上表面;一第一發射(radiating)兀件,設置在所述下表面上,所述第一發射兀件包含:一第一延長部,具有一第一軸端(stub),所述第一軸端形成一第一接地點(groundconnect1n);一第二延長部,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延長部且具有一第二軸端及一第三軸端,所述第二軸端形成一第一饋接點(feed connect1n),所述第三軸端形成一第二接地點;及一第三延長部,與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相對形成銳角;及一第二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發射元件包含:一中央平面部,由所述上表面偏移;及多個彎折腳(angular legs),在所述中央平面部及所述上表面之間延伸,其中一所述彎折腳形成一第二饋接點,而其他所述彎折腳形成數個接地點。
[0005]優選的,所述第一發射元件在一第一頻帶產生共振。
[0006]優選的,所述第二發射元件在一第二頻帶產生共振,所述第二頻帶高於所述第一頻帶。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頻帶的頻率為868.42至921.42兆赫(MHz)。
[0008]優選的,所述第二頻帶的頻率為2400至2500兆赫。
[0009]優選的,所述基板為一印刷電路基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substrate)。
[0010]優選的,所述印刷電路基板包含多個孔,用於將所述第一及第二發射元件安裝在其中。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一般為矩形,且位於一第一平面。
[0012]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發射元件還包含:一第一短段,具有一錐形(tapered)端,用於插入形成在所述印刷電路基板的一相應孔,所述第一短段包含所述第一軸端;一第二段,由所述第一短段垂直延伸而成,且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段包含所述第一延長部;一第三段,由所述第二段垂直延伸而成,所述第三段垂直於所述第一平面;一第四延長段,由所述第三段延伸而成,且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及所述第二段,所述第四延長段具有72.5毫米(mm)的一長度,所述第四延長段包含一第一直腳及一第二曲腳(bent leg),所述第二曲腳鄰近所述第一直腳,所述第一直腳及第二曲腳從所述第四延長段朝向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下傾,所述第一直腳及第二曲腳的每一端在一錐形端用於插入形成在所述印刷電路基板內的一對相應孔,所述第四延長段還包含由其向上延伸的一矩形軸端,所述第四延長段包含所述第二延長部;及一第五延長段,由所述第四延長段延伸而成,與所述第一平面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五延長段包含所述第三延長部。
[0013]接著,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發射元件的中央平面部包含一方形截面,位於一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且與所述第一平面相距10.4毫米。
[0014]再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多個彎折腳包含:一第一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與所述第二平面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一腳包含一彎曲錐形腳(bent tapered foot),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所述第一腳形成所述第二饋接點;一第二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一腳,所述第二腳包含:一第一曲折節段(meandering segment),位於所述第二平面;及第二直節段,相對垂直於所述第一曲折節段,所述第二直節段具有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一第三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二腳,所述第三腳包含:一第三節段,與所述第二平面相對形成銳角;一第四節段,由所述第三節段延伸而成且與所述第三節段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四節段包含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一第四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三腳,所述第四腳為倒L形且包含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及一第五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四腳,所述第五腳包含:一第五曲折節段,位於所述第二平面;及一第六倒L形節段,由所述第五曲折節段延伸而成,且包含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
[0015]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所述天線包含一基板,包含一表面;及一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表面,所述發射元件包含:一第一延長部,包含一第一軸端,所述第一軸端形成一第一接地點;一第二延長部,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延長部且具有一第二軸端及一第三軸端,所述第二軸端形成一饋接點,所述第三軸端形成一第二接地點 '及一第三延長部,與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相對形成銳角。
[0016]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所述天線包含一基板,包含一表面;及一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表面上,所述發射元件包含:一中央平面部,由所述表面偏移;及多個彎折腳,在所述中央平面部及所述表面之間延伸,其中一所述彎折腳形成一饋接點,而其他所述彎折腳形成數個接地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由以下的結合附圖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將可充分的理解及領會。
[0018]圖1A,IB, 1C,1D,1E,IF及IG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進行操作而分別簡化的組合前視圖,組合後視圖,分解前視圖,分解後視圖,說明建構一天線的前視圖、後視圖及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請參閱圖1A至1G,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進行操作而分別簡化的組合前視圖,組合後視圖,分解前視圖,分解後視圖,說明建構一天線的前視圖、後視圖及側視圖。
[0020]如圖1A至IG所示,其提供一種天線100,所述天線100包含一基板102,所述基板102包含一下表面104及一上表面106。所述基板102優選為一印刷電路基板(PCBsubstrate),可理解的是,所述基板102可具體實施在任何非導電基板,適用於供天線發射兀件安裝在其中。一第一發射兀件108優選的設置在所述下表面104上,且一第二發射兀件110,設置在所述上表面106上。可理解的是,如圖1A至IG所示,所述天線100可包含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及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或僅包含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及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的其中一個。可理解的是,本文中的所述基板102的下表面104及上表面106為示例,所述第一及第二發射元件108、110在所述下及上表面104、106的各自相對位置及關係在不影響所述天線100的操作下皆可以置換。
[0021]如圖1B所示,可清楚得知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優選的包含一第一延長部112,所述第一延長部112具有由此延伸的一第一軸端114。所述第一軸端114優選的對於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形成一第一接地點,所述第一軸端114也可以連接至基板102的一接地區(未繪示)。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優選的還包含一第二延長部116,優選的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延長部112且具有一第二軸端118及一第三軸端120。所述第二軸端118優選的對於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形成一第一饋接點。所述第二軸端118也可以連接至任何適合的天線饋點,例如在所述基板102上形成的一 50歐姆(Ohm)的饋線(未繪示)。所述第三軸端120優選的對於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形成一第二接地點,所述第三軸端120也可以連接至基板102的一接地區(未繪示),所述接地區可以是相同於所述第一軸端114連接的接地區,或為其他不同接地區。
[0022]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還包含一第三延長部122,優選的與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112、116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112、116的第一、第二及第三軸端114、118及120優選的對於所述第三延長部122形成所述接地點及饋接點。
[0023]如圖1A所示,可清楚得知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優選的包含一中央平面部124及多個彎折腳126,所述中央平面部124由所述上表面106偏移,所述彎折腳126在所述中央平面部124及所述上表面106之間延伸,其中一所述彎折腳126,例如一彎折腳128,優選的對於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形成一第二饋接點。而其他所述彎折腳126,例如數個彎折腳130,優選的對於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形成數個接地點。
[0024]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優選的操作在約為868.42至921.42兆赫(MHz)的一低頻範圍,及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優選的操作在約為2400至2500兆赫(MHz)的一高頻範圍。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一特徵為所述第一及第二發射元件108、110優選的是彼此獨立的分別操作。所以,所述第一及第二發射元件108、110在不影響各自的性能下,可單獨設置在所述基板上,或如圖1A至IG所示,彼此組合在一起。
[0025]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進一步的特徵為,優選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發射元件108、110各自配置,使其降低對彼此的幹擾,例如一乙太網絡連接器(Ethernetconnector) 132和一個直流電源插孔(DC power jack) 134可設置在基板102上。可理解的是,如圖1A至IG所示的基板102的具體配置僅為示例,所述基板102也可以包含安裝在其中的各種元件,所述各種元件與所述第一及/或第二發射元件108、110優選的相互操作。
[002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基板102優選的包含一個一般為矩形的基板140,所述基板140位於一第一平面,且具有約51毫米的一寬度及約110毫米的一長度。所述基板102優選的包含由FR4基板製成的一印刷電路板(PCB)。
[0027]接著,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優選的包含一第一短段142,所述第一短段142優選的具有一錐形端144,其用於插入形成在所述基板140的一相應孔146。所述第一短段142優選的垂直彎曲以形成一第二段148,所述第二段148延伸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且其寬度與所述第一短段142相同。所述第二段148以遠離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垂直彎曲,以形成一第三段150,所述第三段150垂直於所述第一平面。一第四延長段152優選的由所述第三段150延伸而成,且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及所述第二段148。所述第四延長段152優選的具有72.5毫米的一長度。一第一直腳154及一第二曲腳156,所述第二曲腳156鄰近所述第一直腳,且優選的所述第一直腳154及第二曲腳156從所述第四延長段152的一中間點158朝向所述基板140的方向下傾。所述第一直腳154及第二曲腳156優選的的每一端在一錐形端160用於插入形成在所述基板140內的一對相應孔162。所述第四延長段152還包含由其向上延伸的一矩形軸端164,由所述第一直腳154及第二曲腳156偏移。
[0028]優選的,所述第四延長段152的末端與一第五延長段166形成銳角。如圖1F所示,通過所述第四延長段152定義形成銳角的所述第五延長段166在一平面的投影,與所述第四延長段152的距離約5.88毫米。
[0029]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第二及第四段142、148及152,所述第一直角154、第二曲腳156及第五延長段166優選的分別為所述第一軸端114、的實施例,第一延長部112、第二延長部116、第二軸端118、第三軸端120及所述第一發射元件108的第三延長部122的實施例。
[0030]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優選的包含方形截面170,位於一第二平面上,且與所述基板140定義的第一平面偏移而相距10.4毫米。一第一腳172、一第二腳174、一第三腳176、一第四腳178及一第五腳180優選的由所述方形截面170向所述基板140下傾。所述第一腳172與所述第二平面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一腳172包含一彎曲錐形腳182,用於插入所述基板140的一相應孔184。所述第二腳174—第一曲折節段186,其位於所述第二平面,且垂直彎曲以形成一第二直節段188,所述第二直節段188具有一錐形腳190,用於插入所述基板140的一相應孔192。
[0031 ] 所述第三腳包含一第三節段194,與所述第二平面相對形成銳角,且垂直彎曲以形成一第四節段196,如圖1D及1E,所述第四節段196往所述基板140下傾。所述第四節段196包含一錐形腳198,用於插入所述基板140的一相應孔1100。
[0032]所述第四腳178為倒L形且包含一錐形腳1102,用於插入所述基板140的一相應孔 1104。
[0033]所述第五腳180包含一第五曲折節段1106及一第六倒L形節段1107,所述第五曲折節段1106位於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六倒L形節段1107包含一錐形腳1108,用於插入所述基板140的一相應孔1110。
[003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腳172為所述彎折腳128的一優選實施例,第二至第五腳174-180為所述第二發射元件110的彎折腳130的優選實施例。
[0035]本實用新型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開的實施例並未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相反的,包含於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及範圍的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下表面及一上表面; 一第一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下表面上,所述第一發射元件包含:一第一延長部,具有一第一軸端,所述第一軸端形成一第一接地點;一第二延長部,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延長部且具有一第二軸端及一第三軸端,所述第二軸端形成一第一饋接點,所述第三軸端形成一第二接地點;及一第三延長部,與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相對形成銳角;及 一第二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發射元件包含:一中央平面部,由所述上表面偏移;及多個彎折腳,在所述中央平面部及所述上表面之間延伸,其中一所述彎折腳形成一第二饋接點,而其他所述彎折腳形成數個接地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發射元件在一第一頻帶產生共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發射元件在一第二頻帶產生共振,所述第二頻帶高於所述第一頻帶。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頻帶的頻率為868.42至921.42兆赫。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頻帶的頻率為2400至2500兆 赫。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板為一印刷電路基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印刷電路基板包含多個孔,用於將所述第一及第二發射元件安裝在其中。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一般為矩形,且位於一第一平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發射元件還包含:一第一短段,具有一錐形端,用於插入形成在所述印刷電路基板的一相應孔,所述第一短段包含所述第一軸端; 一第二段,由所述第一短段垂直延伸而成,且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段包含所述第一延長部; 一第三段,由所述第二段垂直延伸而成,所述第三段垂直於所述第一平面;一第四延長段,由所述第三段延伸而成,且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及所述第二段,所述第四延長段具有72.5毫米的一長度,所述第四延長段包含一第一直腳及一第二曲腳,所述第二曲腳鄰近所述第一直腳,所述第一直腳及第二曲腳從所述第四延長段朝向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下傾,所述第一直腳及第二曲腳的每一端在一錐形端用於插入形成在所述印刷電路基板內的一對相應孔,所述第四延長段還包含由其向上延伸的一矩形軸端,所述第四延長段包含所述第二延長部;及 一第五延長段,由所述第四延長段延伸而成,與所述第一平面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五延長段包含所述第三延長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發射元件的中央平面部包含一方形截面,位於一平行於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且與所述第一平面相距10.4毫米。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彎折腳包含: 一第一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與所述第二平面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一腳包含一彎曲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所述第一腳形成所述第二饋接點; 一第二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一腳,所述第二腳包含:一第一曲折節段,位於所述第二平面;及第二直節段,相對垂直於所述第一曲折節段,所述第二直節段具有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一第三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二腳,所述第三腳包含:一第三節段,與所述第二平面相對形成銳角;一第四節段,由所述第三節段延伸而成且與所述第三節段相對形成銳角,所述第四節段包含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 一第四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 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三腳,所述第四腳為倒L形且包含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 '及 一第五腳,由所述方形截面延伸而成且鄰近所述第四腳,所述第五腳包含:一第五曲折節段,位於所述第二平面;及一第六倒L形節段,由所述第五曲折節段延伸而成,且包含一錐形腳,用於插入所述印刷電路基板。
12.—種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表面;及 一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表面,所述發射元件包含: 一第一延長部,包含一第一軸端,所述第一軸端形成一第一接地點;一第二延長部,大致平行所述第一延長部且具有一第二軸端及一第三軸端,所述第二軸端形成一饋接點,所述第三軸端形成一第二接地點;及一第三延長部,與所述第一及第二延長部相對形成銳角。
13.一種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包含: 一基板,包含一表面;及 一發射元件,設置在所述表面上,所述發射元件包含:一中央平面部,由所述表面偏移;及多個彎折腳,在所述中央平面部及所述表面之間延伸,其中一所述彎折腳形成一饋接點,而其他所述彎折腳形成數個接地點。
【文檔編號】H01Q21/30GK203859216SQ201420095516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4日
【發明者】瑞奇·查爾, 蘭迪·科佐利諾, 加裡·汪納蓋特 申請人:蓋爾創尼克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