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氣回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20:36:16 1
專利名稱:一種油氣回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戊烷發泡劑生產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氣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戊烷發泡劑的生產中,原料和產品大都通過石油液化汽槽車進行裝卸,其卸車過程中經常因為有油氣無法卸出,而造成大量的虧損,針對該問題,常規的兩種解決方式為焚燒油氣和建立多級壓縮冷卻的油氣回收裝置,其中,第一種方式需要建立專門的焚燒系統,會浪費過多的額外資源如電力、煤等,而且也不利於環境保護,第二種方式則一次性投資過大,需配備大量的壓縮機、冷卻機等,用電量非常大,雖然能夠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但是也增加了很多生產成本,得不償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油氣回收系統。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油氣回收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水封罐和多組吸收塔,其中,水封罐和吸收塔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氣相管線並聯;此外,水封罐和吸收塔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上液相管線並聯;水封罐和吸收塔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下液相管線並聯;同時,水封罐底部通過管道依次連有戊燒罐和重組分吸收液罐。其中,所述水封罐和吸收塔與氣相管線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水封罐和吸收塔與上液相管線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水封罐和吸收塔與上液相管線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兩組控制閥。此外,所述下液相管線和上液相管線之間連有管道,且在所述管道上設有液相控制閥;同時,下液相管線與上液相管線同時與車泵相連。所述氣相管線連有排空管線,所述排空管線連有氣相軟管。氣相管線還與下液相管線和上液相管線之間的管道相連,且在氣相管線與下液相管線和上液相管線之間的管道間設有兩個控制閥。另外,水封罐與戊烷罐和重組分吸收液罐相連的管道上並聯有一控制閥和一車泵,且所述車泵與下液相管線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合理利用了現有裝置,在不增加過多的額外設備,不花費過量的資源的情況下,有效實現了對油氣中的烴類物質的回收,減小了油氣損耗,且過程簡潔、易實現,節約了能耗,極有效的促進了高效率生產,對現有生產活動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為可作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油氣回收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水封罐2和多組吸收塔1,所述的吸收塔I的數量可根據具體生產環境進行增減。其中,水封罐2和吸收塔I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氣相管線11並聯;此外,水封罐2和吸收塔I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上液相管線13並聯;水封罐2和吸收塔I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下液相管線14並聯;同時,水封罐2底部通過管道依次連有戊烷罐4和重組分吸收液罐3。其中,所述水封罐2和吸收塔I與氣相管線11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12。水封罐2和吸收塔I與上液相管線13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12。水封罐2和吸收塔I與上液相管線13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兩組控制閥12。此外,所述下液相管線14和上液相管線13之間連有管道,且在所述管道上設有液相控制閥15 ;同時,下液相管線14與上液相管線13同時與車泵10相連。所述氣相管線11連有排空管線7,所述排空管線7連有氣相軟管9。氣相管線11還與下液相管線14和上液相管線13之間的管道相連,且在氣相管線11與下液相管線14和上液相管線13之間的管道間設有兩個控制閥12。另外,水封罐2與戊烷罐4和重組分吸收液罐3相連的管道上並聯有一控制閥12和一車泵10,且所述車泵10與下液相管線14相連。本實用新型的回收系統通過吸收操作,利用氣體在液體中溶解度的差異而分離氣體混合物。當氣體混合物與液體接觸,混合物中被溶解的部分通過進入上液相管線13和下液相管線14形成溶液,不被溶解的部分則留在氣相管線11,氣體混合物得到分離。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液體稱為吸收劑,吸收操作所得的溶液稱為溶質,排出的氣體稱為惰性氣體(不凝氣),吸收過程在回收系統中進行,逆流操作。本實用新型是針對車輛在卸車後車體內壓力過高需要排放、部分車輛在改變產品灌裝前進行的油氣置換排放、卸車過程中泵的入口排氣排放和原料及產品罐在日常操作中壓力過高需要排壓排放等情況,對以上存在排放的油氣進行吸收處理。使排放的油氣中的較重的戊烷部分可以得到有效的回收,達到了較少的損耗,減少了排放汙染,利於環保。
權利要求1.一種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相互連接的水封罐(2)和多組吸收塔(1),其中,水封罐(2)和吸收塔(I)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氣相管線(11)並聯;此外,水封罐(2)和吸收塔(I)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上液相管線(13)並聯;水封罐(2)和吸收塔(I)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下液相管線(14)並聯;同時,水封罐(2)底部通過管道依次連有戊烷罐(4)和重組分吸收液罐(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封罐(2)和吸收塔(I)與氣相管線(11)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封罐(2)和吸收塔(I)與上液相管線(13)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封罐(2)和吸收塔(I)與上液相管線(13)相連接的管道上均設有兩組控制閥(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液相管線(14)和上液相管線(13)之間連有管道,且在所述管道上設有液相控制閥(15);同時,下液相管線(14)與上液相管線(13)同時與車泵(10)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相管線(11)連有排空管線(7),所述排空管線(7)連有氣相軟管(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相管線(11)與下液相管線(14)和上液相管線(13)之間的管道相連,且在氣相管線(11)與下液相管線(14)和上液相管線(13)之間的管道間設有兩個控制閥(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回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封罐(2)與戊烷罐(4)和重組分吸收液罐(3)相連的管道上並聯有一控制閥(12)和一車泵(10),且所述車泵(10)與下液相管線(14)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氣回收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水封罐和多組吸收塔,其中,水封罐和吸收塔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氣相管線並聯;此外,水封罐和吸收塔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上液相管線並聯;水封罐和吸收塔的頂部均通過管道與下液相管線並聯;同時,水封罐底部通過管道依次連有戊烷罐和重組分吸收液罐。本實用新型合理利用了現有裝置,在不增加過多的額外設備,不花費過量的資源的情況下,有效實現了對油氣中的烴類物質的回收,減小了油氣損耗,且過程簡潔、易實現,節約了能耗,極有效的促進了高效率生產,對現有生產活動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
文檔編號B01D53/18GK203043805SQ2013200337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唐徵宇 申請人:珠海長鍊石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