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7:15:31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型殺菌製劑,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自82年由澳大利亞學者Warren與Marshall從人胃黏膜中分離到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Marshall BJ,Royce A,Annear DI,et al.Original isolation of Camylobacter pyloridis from human gastric mucos.Microbios Letters.1984,2583-84)後,已有大量研究資料表明,Hp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病原菌,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並有報導認為Hp與胃癌、胃、十二指腸潰瘍等32種疾病關係密切。目前Hp已被WHO公布為新的傳染病。
在發達國家,Hp人群感染率約為50%,而發展中國家兒童感染率就高達50%,成人感染率可高達90%以上。Hp可從糞便、唾液排出,人是該病的傳染源,羊、猴、豬、貓、狗等也是Hp的宿主。已有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Hp的傳播主要有兩種方式(1)經胃鏡的醫源性傳播;(2)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以口一口、胃-口或糞-口途徑傳播,明顯具有家庭聚集性。已有資料報導,Hp陽性者配偶的感染率(78.9%)明顯高於Hp陰性者配偶的感染率(26.6%);父母Hp雙陽性的兒童感染率(89.74%)明顯高於父母Hp雙陰性的兒童感染率(16.68%)。Hp感染的危險因素中,除遺傳外,環境與衛生習慣如共用食品,咀嚼餵食,食品汙染,不常換牙刷等,居住條件,經濟與教育、營養等都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口腔衛生在Hp感染中的作用已引起關注,認為牙菌斑是Hp的孳生地,口腔環境可能是Hp的一條傳播通道;並認為口腔中的Hp可能是胃部Hp再感染的重要儲存庫,Hp的根治還應包括對牙菌班中Hp的清除。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2000年對全市200餘戶家庭汙染調查表明,家庭環境嚴重汙染佔22.8%,其中牙刷嚴重汙染率為50.5%,Hp陽性率為5.9%。
目前對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多選用抗生素。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機體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如胃腸道刺激反應。而且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細菌對其產生耐藥性。試驗表明,在體外,Hp對萬古黴素(Vanoomycin)和TMP(三甲氧氨苄嘧啶)高度耐藥。而許多在體外對Hp高敏感性的抗菌藥物在體內低效或無效,如紅黴素,螺旋黴素等。近年來由於臨床上廣泛應用滅滴靈、克拉黴素等抗生素治療,因此,對這些藥物的耐藥菌株已較為常見。
文獻中報導了對甲硝唑和clarithromycin耐藥的菌株(Boron,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binds to blood group antigens.Scientific Amer.Scienve Med.128-37)。
中藥對機體的毒副作用比較小,也不易產生耐藥性,但中藥的殺菌能力不強,且需要長時間使用才見效,給患者帶來不便。
因此,研製一種既能高效殺滅幽門螺桿菌,又對機體刺激性小,毒副作用小且幽門螺桿菌對其不易產生耐藥性的製劑,成為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研製開發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毒副作用大,對皮膚和黏膜刺激性強,易產生耐藥性的缺陷。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該製劑包括兩種或幾種具有殺菌功能的蛋白質或多肽。
具有殺菌功能的蛋白質或多肽是從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種提取的,也可以是對提取的物質的改造或加工產物,也可以是通過基因工程、蛋白工程或化學方式合成的。所述及的蛋白質或多肽包括溶菌酶(Lysozyme)、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或乳鏈菌肽(Nisin)。
本發明的組分和含量包括(重量百分比)溶葡萄球菌酶0.0001~9%溶菌酶 0.0001~2%乳鏈菌肽0~2%水 餘量。
所採用的水為蒸餾水或生理鹽水。
溶葡萄球菌酶由Sigma公司購得。
溶菌酶是從動物體、植物體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溶菌酶,優選的溶菌酶是從蛋清中提取的溶菌酶,分子量為14000-15000,能水解N-乙醯葡萄糖胺與N-乙醯胞壁酸之間的β-1,4糖苷鍵。本發明中所用的溶菌酶是從上海市滬南蛋品廠購得。
乳鏈菌肽是具有抗微生物性質的多肽,由自然界各種乳鏈球菌的菌株產生。
按照本發明,所說的製劑還包括0.01~0.1%的維生素和0.6~60%的蛋白質穩定劑。蛋白質穩定劑是聚乙二醇類物質或殼聚糖等藥用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包裹蛋白質或多肽,免受其他物質的破壞,從而增強蛋白質或多肽的穩定性。
維生素是作為殺菌輔劑,同時有助於調節消化道環境;所述及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族、β-胡蘿蔔素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述及的聚乙二醇類物質包括是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該製劑可製成或添加於口腔含片、口腔液體噴霧劑、口腔顆粒噴霧劑、漱口水、牙膏、口香糖、口服製劑、皮下注射劑、靜脈注射劑、肌肉注射劑等。添加量為2-25wt%其基本特點為1.殺菌作用強。從實驗室的幽門螺旋桿菌殺菌試驗可看出,用此生物複合製劑對幾個不同濃度的幽門螺旋桿菌菌懸液進行殺菌試驗,其殺滅率在2-10分鐘內都高於99.9%;臨床上研究也得出,本發明的生物複合製劑能阻斷幽門螺旋桿菌從口腔中的傳播並在短時間內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經上海市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檢驗科、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檢驗科、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檢驗科等單位曾將臨床收集到的30多株不同分型的幽門螺旋桿菌進行了該製劑的抑殺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1%濃度的本發明的生物複合製劑溶液對臨床上常見的不同分型的幽門螺旋桿菌均有明顯的抑殺作用。
2.殺菌活性和穩定性大大高於其中的各單一生物製劑活性。由於本發明的生物型殺菌劑是以溶葡萄球菌酶、溶菌酶、乳鏈菌肽為主要成分,配以上述穩定劑等成分複合而成,比單純的一種蛋白或多肽具有更高的穩定性,經測試證明,該產品在常溫下可保存1年。
具有殺菌活性的蛋白質或多肽在常溫下很不穩定,而經我們復配的此生物殺菌製劑中含有篩選的穩定劑等成分,穩定性大為增強,使之可適用於工業化規模生產。
以1%濃度的本發明的生物殺菌製劑溶液進行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殺菌試驗(作用5分鐘),經37℃保存3個月,其對幽門螺旋桿菌殺滅率的變化見表1。
表1%濃度的生物複合酶製劑溶液37℃3個月放置前後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殺滅率比較
3.安全性。該製劑主要由蛋白質或多肽組成,對機體無任何刺激性、毒副作用,並可參與機體代謝而徹底降解,沒有殘留,不會富集。長期使用亦不會產生耐藥性。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製劑的製備方法在淨化室中,將上述組分混合,加入潔淨的玻璃或不鏽鋼盛具中,輕輕攪拌,充分混勻後,然後灌裝於塑料或玻璃瓶中,入庫,室溫保存即可;如為液體製劑,需要先以0.22微米濾膜進行微濾,才能灌裝。
該製劑可用於預防和治療口腔、咽喉部和胃部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和治療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癌、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萎縮、胃息肉、胃淋巴瘤、糖尿病、肝炎、肝昏迷、肝性腦病、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症狀性低血糖、生長弛緩、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酒渣鼻、特發性缺鐵性貧血、蕁麻疹、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還可用於預防和治療口咽部其他細菌所致的疾病,如牙周炎、齲齒、咽喉炎、口腔潰瘍、口腔異味等。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製備100克生物殺菌製劑配比溶葡葡球菌酶 0.01g溶菌酶 0.25g維生素C0.1g維生素B2 0.05g對羥基苯甲酸乙酯 0.2gZnCl20.1gPEG400 35g澱粉 餘量該實施方案是在淨化室,將上述組分混合,攪拌,充分混勻,然後將所得混合物製成各種口腔固體氣霧劑、口腔含片、口香糖、口服製劑。可用於預防和治療口腔和胃部的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實施例2製備100克生物殺菌製劑配比溶葡葡球菌酶 0.002g溶菌酶 0.20g乳鏈菌肽 0.001g維生素A0.3g維生素C0.15g氯化鋅 0.16g殼聚糖 30gPEG15008g注射用水 餘量該實施方案是在淨化室中,將上述組分混合,攪拌,充分混勻,以小於0.22微米濾膜進行微濾,即成各種漱口水、液體噴劑和口服製劑。漱口水於每天飯後一次,一次約20毫升;噴劑和口服製劑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毫升,可預防和治療口咽部和胃部幽門螺旋桿菌的滋生。
實施例3製備1克生物殺菌製劑配比溶葡葡球菌酶0.0015g溶菌酶 0.025g山梨醇 0.025gZnCl20.01g維生素C 0.06gPEG6000 0.35g注射用水餘量該實施方案是在淨化室中,將上述組分混合,攪拌,充分混勻,以小於0.22微米濾膜進行微濾,然後將所得混合物與牙膏基質以3∶97的比例配比,可添加於製造功能性牙膏,每天早晚刷牙時使用,可預防口腔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還可以預防和治療口咽部其他細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如牙周炎、齲齒、咽喉炎、口腔潰瘍、口腔異味等。
實施例4製備1克生物殺菌製劑配比溶葡葡球菌酶0.0004g溶菌酶 0.016g乳鏈菌肽0.0005山梨醇 0.05gZnCl20.11g殼聚糖 0.20gPEG6000 0.15g注射用水餘量該實施方案是在淨化室中,將上述組分混合,攪拌,充分混勻,以小於0.22微米濾膜進行微濾,可作為口服製劑、或注射製劑,口服製劑每天服用3次,每次10毫升;注射製劑每天一次,每次10毫升,可用於預防和治療口腔、咽喉部和胃部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尤其是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淋巴瘤、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萎縮、胃息肉、胃淋巴瘤等。同時對於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糖尿病、肝炎、肝昏迷、肝性腦病、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症狀性低血糖、生長弛緩、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酒渣鼻、特發性缺鐵性貧血、蕁麻疹、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也可以作為輔助性治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該製劑包括一種或幾種具有殺菌功能的蛋白質或多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具有殺菌功能的蛋白質或多肽是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乳鏈菌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溶葡萄球菌酶0.0001-9%、溶菌酶0.0001-2%、乳鏈菌肽0-20%、水餘量。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具有殺菌功能的蛋白質或多肽是從植物、動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或對提取的物質的改造或加工產物,或是通過基因工程、蛋白工程或化學方式合成的。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包括維生素0.01-0.1%、蛋白質穩定劑0.6-60%。
6.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族、葉酸、β-胡蘿素中的一種或兩種。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蛋白質穩定劑為聚乙二醇類物質或者殼聚糖中的一種或兩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聚乙二醇類物質包括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9.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製劑的應用,其特徵在於該製劑可製成或添加於口腔含片、口腔液體噴霧劑、口腔顆粒噴霧劑、漱口水、牙膏、口香糖、口服製劑、皮下注射劑、靜脈注射劑或肌肉注射劑。
10.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製劑在預防和治療口腔、咽喉部和胃部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毒劑或藥物中的應用。
11.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製劑在預防和治療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疾病的消毒劑或藥物中的應用。
12.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製劑在預防和治療口咽部致病菌所致疾病的消毒劑或藥物中的應用。
13.如權利11所述的生物製劑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疾病為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癌、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萎縮、胃息肉、胃淋巴瘤、糖尿病、肝炎、肝昏迷、肝性腦病、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症狀性低血糖、生長弛緩、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酒渣鼻、特發性缺鐵性貧血、蕁麻疹或類風溼性關節炎。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製劑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疾病為牙周炎、齲齒、咽喉炎、口腔潰瘍或口腔異味。
15.一種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在淨化室中,將上述組分混合,攪拌,充分混勻,即獲得本發明的製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抑殺幽門螺桿菌的生物製劑,該製劑以具有殺菌功能的蛋白質或多肽為活性成分,具有殺菌功能強、毒副作用小、穩定性高的特點,尤其是長期使用不易產生耐藥性,可製成或添加於各種製劑,用於預防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各種疾病。
文檔編號A61P11/04GK1481897SQ0213693
公開日2004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10日
發明者陸婉英, 黃青山 申請人: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