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0:27:46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闖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
背景技術:
銅版紙是以原紙塗布白色塗料製成的高級印刷紙。主要用於印刷高級書刊的封面和插圖、彩色畫片、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樣本、商品包裝、商標等。銅版紙為平板紙,銅版紙有單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質量分為A、B、C 三等。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塗料。對銅版原紙的要求是厚薄均勻,伸縮性小,強度較高,抗水性好。紙面不許有斑點、皺紋、孔眼等紙病,用來塗布的塗料是由優質的白色顏料、膠粘劑及輔助添加劑等組成的。將這種流動性大且固體物含量高的塗料,通過塗布機薄而均勻地塗刷在原紙上,然後進行乾燥,在捲紙機上捲成捲筒狀,再送到超級壓光機上進行壓光整飾,最後分切、選紙、打包。現有的印後加工設備加工後的銅版紙不方便進行回收,不方便對銅版紙進行闖齊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對闖齊板進行移動更加靈活,從而可以使闖齊板移動穩定性更加好;闖齊板通過闖齊片可以對載紙板上的銅版紙進行闖齊,從而方便對銅版紙進行運載的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機架,機架的外側壁位置設有限位片,機架的端部上設有主動滾筒,主動滾筒通過第一安裝軸安裝在機架上,機架的端部上設有從動滾筒,從動滾筒通過第二安裝軸安裝在機架上,主動滾筒與從動滾筒之間設有傳輸帶;機架的內底部上設有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呈豎直布置,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的端部之間設有載物板,載物板上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前部設有驅動軸,驅動軸的外周面套裝有驅動輪,主動滾筒的端部設有從動輪,驅動輪與從動輪嚙合;底板上設有載紙板,載紙板的底部設有第一支撐彈簧與第二支撐彈簧,第一支撐彈簧與第二支撐彈簧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彈簧與第二支撐彈簧設置在底板上;底板上設有闖齊板,闖齊板呈豎直布置,闖齊板的底部設有移動板,移動板呈水平布置,移動板的底部設有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均為萬向輪;闖齊板的外側壁位置設有闖齊片,闖齊片與闖齊板之間設有第一緩衝彈簧與第二緩衝彈簧;闖齊板的背部設有伸縮軸,伸縮軸呈水平布置,伸縮軸的一端與闖齊板的背部連接,底板上設有氣缸,伸縮軸的另一端與氣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以及支撐板,第一支撐柱與第二支撐柱的端部之間設有導向筒,導向筒呈水平布置,伸縮軸穿過導向筒,第二支撐柱與支撐板之間設有安裝板,氣缸設置在安裝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闖齊板的端部設有護片。
進一步地,所述護片為弧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之間設有第一對接板與第二對接板。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於:可以將該闖齊裝置安裝在印刷機的印後加工設備上;通過底板可以對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進行支撐,通過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可以對載物板進行支撐,通過載物板可以對驅動電機進行安裝,驅動電機通過驅動軸可以對驅動輪進行轉動控制,驅動輪帶動主動滾筒,主動滾筒通過傳輸帶可以控制從動滾筒實現轉動,從而可以對傳輸帶進行驅動控制,通過傳輸帶可以對印刷機的印後加工設備傳輸過來的銅版紙進行輸送,通過載紙板可以對銅版紙進行運載,通過第一支撐彈簧與第二支撐彈簧可以大大提高載紙板的抗衝擊性能,銅版紙輸送到載紙板上,氣缸可以控制伸縮軸實現移動伸縮,通過伸縮軸可以對闖齊板進行移動調節,移動板通過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可以對闖齊板進行移動更加靈活,從而可以使闖齊板移動穩定性更加好;闖齊板通過闖齊片可以對載紙板上的銅版紙進行闖齊,從而方便對銅版紙進行運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如圖1所示,一種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設有機架12,機架12的外側壁位置設有限位片13,機架12的端部上設有主動滾筒14,主動滾筒14通過第一安裝軸15安裝在機架12上,機架12的端部上設有從動滾筒16,從動滾筒16通過第二安裝軸17安裝在機架12上,主動滾筒14與從動滾筒16之間設有傳輸帶18;機架12的內底部上設有第一側板19與第二側板20,第一側板19與第二側板20呈豎直布置,第一側板19與第二側板20的端部之間設有載物板21,載物板21上設有驅動電機22,驅動電機22的前部設有驅動軸24,驅動軸24的外周面套裝有驅動輪23,主動滾筒14的端部設有從動輪,驅動輪23與從動輪嚙合;底板11上設有載紙板27,載紙板27的底部設有第一支撐彈簧28與第二支撐彈簧29,第一支撐彈簧28與第二支撐彈簧29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彈簧28與第二支撐彈簧29設置在底板11上;底板11上設有闖齊板30,闖齊板30呈豎直布置,闖齊板30的底部設有移動板31,移動板31呈水平布置,移動板31的底部設有第一移動輪32與第二移動輪33,第一移動輪32與第二移動輪33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移動輪32與第二移動輪33均為萬向輪;闖齊板30的外側壁位置設有闖齊片34,闖齊片34與闖齊板30之間設有第一緩衝彈簧35與第二緩衝彈簧36;闖齊板30的背部設有伸縮軸41,伸縮軸41呈水平布置,伸縮軸41的一端與闖齊板30的背部連接,底板11上設有氣缸44,伸縮軸41的另一端與氣缸44連接;底板11上設有第一支撐柱38、第二支撐柱39以及支撐板42,第一支撐柱38與第二支撐柱39的端部之間設有導向筒40,導向筒40呈水平布置,伸縮軸41穿過導向筒40,第二支撐柱39與支撐板42之間設有安裝板43,氣缸44設置在安裝板43上;闖齊板30的端部設有護片37;護片37為弧面形狀;第一側板19與第二側板20之間設有第一對接板25與第二對接板26。
本發明印刷銅版紙印後收紙闖齊裝置,可以將該闖齊裝置安裝在印刷機的印後加工設備上;通過底板11可以對第一側板19與第二側板20進行支撐,通過第一側板19與第二側板20可以對載物板21進行支撐,通過載物板21可以對驅動電機22進行安裝,驅動電機22通過驅動軸24可以對驅動輪23進行轉動控制,驅動輪23帶動主動滾筒14,主動滾筒14通過傳輸帶18可以控制從動滾筒16實現轉動,從而可以對傳輸帶18進行驅動控制,通過傳輸帶18可以對印刷機的印後加工設備傳輸過來的銅版紙進行輸送,通過載紙板27可以對銅版紙進行運載,通過第一支撐彈簧28與第二支撐彈簧29可以大大提高載紙板27的抗衝擊性能,銅版紙輸送到載紙板27上,氣缸44可以控制伸縮軸41實現移動伸縮,通過伸縮軸41可以對闖齊板30進行移動調節,移動板31通過第一移動輪32與第二移動輪33可以對闖齊板30進行移動更加靈活,從而可以使闖齊板30移動穩定性更加好;闖齊板30通過闖齊片34可以對載紙板27上的銅版紙進行闖齊,從而方便對銅版紙進行運載。
其中,底板11上設有第一支撐柱38、第二支撐柱39以及支撐板42,第一支撐柱38與第二支撐柱39的端部之間設有導向筒40,導向筒40呈水平布置,伸縮軸41穿過導向筒40,第二支撐柱39與支撐板42之間設有安裝板43,氣缸44設置在安裝板43上;所以通過第一支撐柱38、第二支撐柱39以及支撐板42可以對導向筒40進行安裝,通過導向筒4可以使伸縮軸41移動穩定性更加好。
其中,闖齊板30的端部設有護片37;護片37為弧面形狀;所以通過護片37可以保護闖齊片34的上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