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0:41:56 4
專利名稱: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兒使用的器械,屬於嬰兒學步車的結構技術,是一種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
時代進步飛快,廿一世紀的今日社會事事要求效率化,日常使用商品的功能也趨向多樣化與多功能化,而身為嬰兒用品領域的嬰兒學步車也不例外,以往習用的學步車經常只限於供嬰兒學步之用,除此之外並無其它用途,故當嬰兒車在學步之外的時間裡,仍無用武之地,而由於一般有新生嬰兒的家庭大都居住空間狹小,無足夠的地方放置過多的物品,偏偏市面上學步車的體積大多需佔用相當的空間,若該學步車能結合其它類物品的功能為一體,則可有效解決昔日太多物品無處放置的窘境,也能節省下購買其它多餘用品的花費。雖然已有一種兼具學步車與搖椅功效的結構產品,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該結構於實際使用時仍具有操作不便,定位效果不佳的缺點,有待改進。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使其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定位確實、安全性高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其可視消費者需要而適當調整轉換其底盤側板的方向,進而形成可滑動前進或前後搖晃擺動的狀態,以達兼具有嬰兒學步車與嬰兒搖椅等的雙重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特徵在於該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主要是由一前板、一後板、二側板、數組調整定位裝置及二長連杆所組成。前板,於其兩側各設有一延伸段,且於延伸段外側固設一套筒,於套筒內部預設一端具開口的容穴,並於其套筒外壁垂直向預設一透孔,此透孔可供一樞穿杆對應穿設,又於該延伸段的後端下側水平固設一板片,於板片外側預設一凹槽;後板,於其兩側前後端各突設有一架塊及一塊座,並於其架塊與塊座間下側固設一板片,該架塊外側端中央預設有一圓孔,該塊座為一形體與架塊相同,但寬度較寬的座體,於此塊座外側端中央也預設一容穴,且於容穴上方外壁以垂直向預設一透孔,此透孔可供一樞穿杆對應穿設,該板片固設於架塊及塊座之間下端,於其中段外側邊預設一U形凹槽;側板,是組設於前、後板的左、右兩側,於其側板兩端上方適當處各預設一圓孔,又於其側板內部對應圓孔下方周圍處以適當距離垂直固設數根螺杆;調整定位裝置,是分別固設於前、後板兩側的板片處,主要由主座、定位件、彈性元件、作用杆及按壓鈕所組成;該主座主要為一下方概呈直角形的平板,於該平板上對應前述側板內部螺杆的位置分別設有一螺孔及二螺柱,於兩螺柱之間固設一比螺柱高的矩形方柱,於該矩形方柱兩側上段橫設一貫孔,且於其內側上方形成一適當角度的斜面,並於其內側鄰邊適當距離固設一突柱,於該突柱鄰邊固設兩遙相對應的突環耳,二突環耳之間的底部形成一矩形方孔;該定位件對應組設於主座二突環耳間的元件,主要是於一中空套筒壁中段垂向預設一穿孔,此穿孔可供一鉚固杆對應穿貫,且於該套筒二端上方各延設一凸耳,該凸耳乃概呈90度角的扇形狀態,於其內部則開設一呈弧曲狀的滑槽,該滑槽可供一定位杆對應穿入並於其中滑移,於滑槽二端各形成一嵌部,以供定位杆滑移至該處時可對應嵌入定位;該彈性元件的下端是對應套設於主座的突柱外圍;該作用杆為一概呈Y形的杆件,於其末端成型有一U形架板以夾合於主座的矩形方柱兩側,且該U形架板中央對應矩形方柱的貫孔預設有樞孔,以供一定位杆對應貫穿,並於該作用杆的中段下方固設一突柱,此突柱乃可套合於前述彈性元件的上端,又,於作用杆的前端連固一具中孔的套環;該按壓鈕是置設於定位件上方二突耳間的中空胴體,於其側壁下方開設一缺口,又於其側壁對應其套環中孔的位置預設有穿孔;長連杆,是穿設於前、後板兩側,並位於兩側板下方的金屬杆,於該長連杆兩端適當位置及距離預設有數個穿孔,且於該長連杆一端接近穿孔的內側預設一樞孔,以供與收折架杆互相樞連。上述的二側板外側也可形成有一適當曲度的弧彎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在於可視消費者的需要而加於變化操作成為搖椅結構,具有一物二用的使用功效;其操作簡單、方便、定位確實、安全性高;是一種結構新穎的產品。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功能,茲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學步車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定位裝置立體分解示意圖(組設於前板側邊)。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定位裝置立體分解示意圖(組設於後板側邊)。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定位裝置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定位裝置構件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圖(一)。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圖(二)。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完成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圖10的立體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嬰兒學步車的另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號說明1乘坐部 2收折架杆3底盤 31前板 311延伸段 312套筒3121、3221容穴 3122、3222透孔 313、323板片 3131、3231凹槽32後板 321架塊 3211、333、334圓孔 322塊座 33側板 331銜接凹槽332弧彎部 335螺杆 336滾輪 34調整定位裝置 341主座 3410平板3411螺孔 3412螺柱 3413、3418矩形方柱 3414貫孔3415斜面3417突環耳 3416、3444突柱 342定位件 3421套筒 3422、3452、351、352穿孔 3423鉚固件 3424凸耳 3425滑槽 3426、3443定位杆3427嵌部 343彈性元件 344作用杆 3441U形架板 3442、353樞孔3445中孔3446套環 345按壓鈕 3451缺口35長連杆 A樞穿杆B螺固杆本實用新型的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如圖1所示,其底盤3組設於乘坐部1的下方其間並於收折架杆2加於連結,其中該底盤3主要是由一前板31、一後板32、二側板33、數組調整定位裝置34及二長連杆35所組成。前板31,於其兩側各設有一延伸段311,且於延伸段311外側固設一套筒312,於套筒312內部預設一端具開口的容穴3121,並於其套筒312外壁垂直向預設一透孔3122,此透孔3122可供一樞穿杆A對應穿設,又於該延伸段311的後端下側水平固設一板片313,於板片313外側預設一凹槽3131;後板32,於其兩側前後端各突設有一架塊321及一塊座322,並於其架塊321與塊座322間下側固設一板片323,該架塊321為一概呈直角形的塊體,於其外側端中央預設有一圓孔3211,該塊座322為一形體與架塊321相同,但寬度較寬的座體,於此塊座322外側端中央也預設一容穴3221,此容穴與架塊321的圓孔3211呈現遙相對應的狀態,且於容穴3221上方外壁以垂直向預設一透孔3222,此透孔3222可供一樞穿杆A對應穿設,該板片323固設於架塊321及塊座322之間下端,於其中段外側邊預設一U形凹槽3231;側板33,如圖1、3所示,是組設於前、後板31、32的左、右兩側,於其內側兩端各凹設有一銜接凹槽331,以對應銜接於前、後板31、32兩側折延伸段311、架塊321及塊座位22上,且於其側板33外側也可形成為一適當曲度的弧彎部332,並於此側板33上方適當處各預設一圓孔333、334,又於其側板33內部對應圓孔333下方周圍處以適當距離垂直固設數根螺杆335,另於該側板33中段底部以適當間隔組設數個可任意方向樞轉的滾輪336;調整定位裝置34,如圖4、5、6所示,是分別固設於前、後板31、32兩側的板片313、323處,主要由主座341、定位件342、彈性元件343、作用杆344及按壓鈕345所組成;該主座341主要為一下方概呈直角形的平板3410,於該平板3410上對應前述側板33內部螺杆335的位置分別設有一螺孔3411及二螺柱3412,於兩螺柱3412之間固設一比螺柱3412高的矩形方柱3413,於該矩形方柱3413兩側上段橫設一貫孔3414,且於其矩形方柱3413內側上方形成一適當角度的斜面3415,並於其內側鄰邊適當距離固設一長度較短的突柱3416,於該突柱3416鄰邊固設兩遙相對應的突環耳3417,二突環耳3417之間的底部形成一矩形方孔3418;該定位件342對應組設於主座341二突環耳3417間的元件,主要是於一中空套筒3421壁中段垂向預設一穿孔3422,此穿孔3422可供一鉚固杆3423對應穿貫,且於該套筒3421二端上方各延設一凸耳3424,該凸耳3424乃概呈90度角的扇形狀態,於其內部則開設一呈弧曲狀的滑槽3425,該滑槽3425可供一定位杆3426對應穿入並於其中滑移,於滑槽3425二端各形成一較滑槽3425高突的嵌部3427,以供定位杆3426滑移至該處時可對應嵌入定位;該彈性元件343為一壓縮式彈簧,其下端是對應套設於主座341的突柱3416外圍;該作用杆344為一概呈Y形的杆件,於其末端成型有一U形架板3441以夾合於主座341的矩形方柱3413兩側,且該U形架板3441中央對應矩形方柱3413的貫孔3414預設有樞孔3442,以供一定位杆3443對應貫穿,以將作用杆344的末端固定於矩形方柱3413上,並於該作用杆344的中段下方固設一突柱3444,此突柱3444乃可套合於前述彈性元件343的上端,又,於作用杆344的前端連固一具中孔3445的套環3446;該按壓鈕345是置設於定位件342上方二突耳3424間的中空胴體,於其側壁下方開設一適當高度的缺口3451,此缺口3451可供作用杆344穿設,並令作用杆344的套環3446可容納於按壓鈕345的內部,又於按壓鈕345側壁對應其套環3446中孔3445的位置預設有穿孔3452;長連杆35,如圖3所示,是穿設於前、後板31、32兩側,並位於兩側板33下方的金屬杆,於該長連杆35兩端適當位置及距離預設有數個穿孔351、352,該兩穿孔分別對應於前板31的套筒312的透孔3122及後板32的塊座322的透孔3222及調整定位裝置34中套筒3421的穿孔3422,且於該長連杆35一端接近穿孔352的內側預設一樞孔353,以供與收折架杆2互相樞接連設。
組設實施時,首先將調整定位裝置34固定於前、後板31、32的板片313、323上,再令長連杆35兩端分別穿入調整定位裝置34的定位件342套筒3421中並樞固之,並將長連杆35二端最外側的穿孔351、352對準於前板31套筒312的透孔3122以及後板32塊座322的透孔3222,以供樞穿杆A加於穿設樞固,最後再將二側板33蓋合於前、後板31、32兩側,使其內部的螺杆335與調整定位裝置34主座341的螺柱3412及螺孔3411互相對齊後,再以數根螺固杆B由下方往上螺設,以將二側板33加於固定。
操作實施時,如圖7所示,當底盤在正常狀態時其調整定位裝置34的按壓鈕345突出於二側板33的圓孔333外,待使用者欲將該學步車變更為搖椅的功能時,只需將其按壓鈕345往下按壓(如圖8所示),此時作用杆344即受按壓鈕345的連動而下移,而樞穿於作用杆344套環3446中央的定位杆3426便脫離定位件342的滑槽3425的嵌部3427,進而形成解擎狀態,接著便可將二側板33往外側下方適當翻轉(如圖9所示),此時定位杆3426即沿著滑槽3425往下滑移,直到移至滑槽3425下端的嵌部3427時,作用杆344即受到彈性元件343的彈力作用而將作用杆344向上推移,進而令定位杆3426再度嵌合於嵌部3427而定位,此時,整個側板33則呈現與前、後板31、32保持90度的狀態(如圖10、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學步車以瞬間變換為嬰兒搖椅,以供嬰兒乘坐搖晃,達到舒適性與趣味性、功能性兼具的功效增進,不失為一具有突出進步意義的發明創造。
權利要求1.一種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主要是由一前板、一後板、二側板、數組調整定位裝置及二長連杆所組成;其特徵在於前板,於其兩側各設有一延伸段,且於延伸段外側固設一套筒,於套筒內部預設一端具開口的容穴,並於其套筒外壁垂直向預設一透孔,此透孔被一樞穿杆對應穿設,又於該延伸段的後端下側水平固設一板片,於板片外側預設一凹槽;後板,於其兩側前後端各突設有一架塊及一塊座,並於其架塊與塊座間下側固設一板片,該架塊外側端中央預設有一圓孔,該塊座為一形體與架塊相同,但寬度較寬的座體,於此塊座外側端中央預設一容穴,且於容穴上方外壁以垂直向預設一透孔,此透孔被一樞穿杆對應穿設,該板片固設於架塊及塊座之間下端,於其中段外側邊預設一U形凹槽;側板,是組設於前、後板的左、右兩側,於其側板兩端上方適當處各預設一圓孔,又於其側板內部對應圓孔下方周圍處以適當距離垂直固設數根螺杆;調整定位裝置,是分別固設於前、後板兩側的板片處,主要由主座、定位件、彈性元件、作用杆及按壓鈕所組成;該主座主要為一下方概呈直角形的平板,於該平板上對應前述側板內部螺杆的位置分別設有一螺孔及二螺柱,於兩螺柱之間固設一比螺柱高的矩形方柱,於該矩形方柱兩側上段橫設一貫孔,且於其內側上方形成一適當角度的斜面,並於其內側鄰邊適當距離固設一突柱,於該突柱鄰邊固設兩遙相對應的突環耳,二突環耳之間的底部形成一矩形方孔;該定位件對應組設於主座二突環耳間的元件,主要是於一中空套筒壁中段垂向預設一穿孔,此穿孔為一鉚固杆對應穿貫,且於該套筒二端上方各延設一凸耳,該凸耳乃概呈90度角的扇形狀態,於其內部則開設一呈弧曲狀的滑槽,該滑槽被一定位杆對應穿入並於其中滑移,於滑槽二端各形成一嵌部,定位杆滑移至該處時對應嵌入定位;該彈性元件的下端是對應套設於主座的突柱外圍;該作用杆為一概呈Y形的杆件,於其末端成型有一U形架板以夾合於主座的矩形方柱兩側,且該U形架板中央對應矩形方柱的貫孔預設有樞孔,為一定位杆對應貫穿,並於該作用杆的中段下方固設一突柱,此突柱套合於前述彈性元件的上端,又,於作用杆的前端連固一具中孔的套環;該按壓鈕是置設於定位件上方二突耳間的中空胴體,於其側壁下方開設一缺口,又於其側壁對應其套環中孔的位置預設有穿孔;長連杆,是穿設於前、後板兩側,並位於兩側板下方的金屬杆,於該長連杆兩端適當位置及距離預設有數個穿孔,且於該長連杆一端接近穿孔的內側預設一樞孔,與收折架杆互相樞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說的二側板外側形成有一適當曲度的弧彎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嬰兒學步車的底盤結構,由一前板、一後板、二側板、數組調整定位裝置及二長連杆所組成;前板兩側各設有延伸段,套筒及板片,後板兩側前後端各突設有一架塊及一塊座,並於其架塊與塊座間下側固設一板片,側板,是組設於前、後板的左、右兩側,於其外側形成一適當曲度的弧彎部,調整定位裝置,是分別固設於前、後板兩側的板片處,主要由主座、定位件、彈性元件、作用杆及按壓鈕所組成,長連杆是位於兩側板下方的金屬杆。
文檔編號A47D13/04GK2469813SQ0121896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5日
發明者許全凱 申請人:許全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