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為人知到成為ChatGPT概念下最靚的仔(從不為人知到成為ChatGPT概念下最靚的仔)
2023-09-17 07:04:06 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偲睿洞察,作者 | Renee,編輯 | Emma
ChatGPT橫空出世,讓全球為之瘋狂:
先是用戶,對ChatGPT背後的信息庫如饑似渴,每天不只有「十萬個為什麼」。
再是大廠們口出狂言:「搭不上ChatGPT這班車,很可能會被淘汰」。
隨後便是,各行各業想盡辦法蹭上熱度,大到有10萬億元產值的汽車行業、小到公司規模不到百人的媒體行業,紛紛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
消費市場熱鬧非凡,資本市場也不甘示弱,2023年1月30日,ChatGPT概念一出,各類相關板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增長,近到晶片,遠到全棲IP運營商。
在ChatGPT帶火的一波概念裡,滿眼望去,MCU、汽車晶片、光刻機、邊緣計算、信創都已是這幾年經常活躍的「老朋友」,反倒是名不見經傳的CPO分別在2.9日、2.10日博得頭籌。
(ChatGPT相關概念2.9日漲跌幅情況 圖源:知乎博主半點墨水)
CPO,是一種新型的高密度光組件技術,能夠幫ChatGPT背後的算力「降降火」:12月,LightCounting報告中英偉達高管表示,AI對網絡速率的需求是目前的10倍以上,在這一背景下,CPO有望將現有可插拔光模塊架構的功耗降低50%。
基於此,CPO成分股們一路飆升。而過了不到一周,又集體跳水:中際旭創近兩日股價累計跌去近7%;紫光股份兩日累計跌近10%;光迅科技累計跌超12%;天孚通信股價也累計跌去超7%。
來到了3月頭,CPO概念又重回早前較高的「出道位」:板塊保持著3 %的漲幅。
(ChatGPT相關概念3.1日漲跌幅情況 圖源:同花順)
那麼,CPO為啥會這麼爆?近一個月大起又大落的CPO,何時能夠安穩下來?
"萌新」CPO
「人」是2.9火的,概念是2.10新建的,CPO這波火得猝不及防。
2.9,ChatGPT低開高漲,最靚的當屬CPO概念,整個板塊上漲8.07%。截至2.10收盤,CPO概念成分股金時科技三連板,光迅科技漲停,新易盛漲近9%,聯特科技該周累計最大漲幅更是高達88%。
「一鳴驚人」的CPO(光電共封裝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高密度光組件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光模塊不斷向交換晶片靠近,縮短晶片和模塊之間的走線距離,最終將光引擎和電交換晶片封裝成一個晶片,達到低功耗、遠距離傳送效果。
(光模塊三種形態 圖源:申港證券研究所)
基於此,CPO被看作是實現高速率、大帶寬、低功耗網絡的必經之路,在理論上有著極優的降功耗能力:根據LightCounting報告顯示,高算力需求背景下,CPO有望將現有可插拔光模塊架構的功耗降低50%。
於是,CPO連著幾日哐哐上漲,成為ChatGPT樂園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不到一周便迎來一通暴跌:
2月16日、17日,CPO概念股集體受挫:通宇通訊股價跌停。除了通宇通訊,A股其他CPO概念股近兩個交易日的股價也呈現跌勢:中際旭創近兩日股價累計跌去近7%;紫光股份兩日累計跌近10%;光迅科技累計跌超12%;天孚通信股價也累計跌去超7%。
(CPO板塊漲跌幅情況 圖源:同花順)
通宇通訊股價跌停的原因是,沒能經受住深交所關注函的「拷問」:
2月15日開盤後,通宇通訊披露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發現,公司近期在互動易平臺大量回復投資者關於「CPO(光電共封裝)」相關問題,表示公司產品已有部分客戶測試認證。由此,公司股價連續上漲。深交所就此要求公司披露,旗下深圳光為公司CPO研發樣品具體已經取得哪些客戶測試認證。
2月17日晚,通宇通訊回復深交所關注函並表示,公司此前在互動平臺的部分回復內容存在不準確的情況:通宇通訊承認,部分客戶正在對CPO相關產品進行測試認證,而非「已經被部分客戶測試認證」。
於是,在股價飆升一周並在14、15日連續兩日收穫漲停板後,2月16日、17日,通宇通訊連續兩日股價以跌停收盤。
經過通宇通訊一通操作之後,CPO廠商們紛紛「學乖」,各自表明對於CPO,還保持著「敬畏心」:
CPO憑藉著「美好光景」,有著新生概念的衝勁,一躍成為「最亮的崽」,但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動全身」,一份關注函便讓CPO短短一周內,集體陷入了低谷。
「萌新」CPO,正在ChatGPT樂園的跳樓機項目中,迷失自我。
風口的風口
那麼,CPO到底有何魅力,成為ChatGPT風口浪尖上的「新人」?
這就不得不看看,CPO處在ChatGPT的哪一環,是胡亂攀關係,還是有點「真材實料」。
我們都清楚,ChatGPT橫空出世,對算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也對算力「供給商」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晶片本身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性能,在此基礎上,要有足夠順滑的「通道」讓信號「暢通無阻」。
目前,該通道並不夠「順滑」,常常因為通信延時導致信號加速放緩:
據芯東西報導,數據中心中的傳輸技術通常採用電信號,而當單通道電信號數據率達到100Gbps以上,其功耗極速升高。電晶片中的電傳輸鏈路驅動部分總功耗已佔整個電晶片功耗的1/3以上,致使晶片設計散熱困難,因此數據傳輸速率的繼續提升難以為繼。
也就是說,當通道有阻礙之時,數據傳輸效率低下時,晶片性能再強也於事無補,可以說是「卡脖子」的存在。
而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核心器件光模塊內的矽光、光引擎、光器件、光晶片等環節都與CPO技術路徑密切相關:矽光技術、光引擎將助力提升CPO方案的集成度,與CPO配套的相關光器件也將迎來需求的增長:例如交換機密度會每兩年翻番,能夠帶動光模塊代際發展,推動CPO技術的快速發展。
(交換機密度帶動光模塊代際發展 圖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同時,CPO相較於前兩個技術(可插撥光模塊、NPO)來說,有著質的飛躍:根據LightCounting報告顯示,高算力需求背景下,CPO有望將現有可插拔光模塊架構功耗降低50%。
深度參與到「卡脖子」數據傳輸通道「建設中」、有著比前兩代技術更優異表現的CPO,實實在在地和以ChatGPT為代表的算力應用場景,搭上了扣。
而讓股民們一擁而上、安心上船的,還有大廠們的「背書」:
目前微軟、Meta、谷歌等雲計算巨頭,思科、IBM、英特爾、英偉達、AMD、臺積電等網絡設備龍頭及晶片龍頭,均布局CPO相關技術及產品,並推進CPO標準化工作。
目前,CPO技術能夠憑藉更高的數據密度和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應用於數據中心、雲計算、5G通信領域:
基於此,大家對於CPO寄予厚望:據市場調研機構Yole Intelligence預測,CPO市場產生的收入在2020年達到了約600萬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22億美元,在2020-2032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65%。
(2020-2032 CPO市場規模預測 圖源:YOLE)
CPO正站在風口的風口,既處在未來「卡脖子」數據傳輸通道,有著大廠們的集體背書,也有多個大賽道的加持。
但若無真材實料就往風口上撞,便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CPO,大廠的「玩物」
新手都選擇了「悶聲發大財」,靜待ChatGPT板塊冷靜並孵化各自的800G產品甚至是1.6T產品,國盛證券指出,從行業趨勢上來看,CPO將迎來2-3年的靜默期。
之所以說靜默期是2-3年,是因為真正有競爭力的1.6T產品預計2025年後才會面世。
2025年,51.2T交換晶片時代也就是1.6T光模塊時代來臨,CPO方案才有著替代傳統可插拔光模塊的可能性:民生證券報告顯示,在1.6T 速率下,傳統可插拔光模塊的集成度、功耗等問題將更為凸顯,CPO在該速率下能夠有著很好的經濟性和實用性。
現階段,在1.6T下的CPO產品還未出來之時,面對選傳統可插拔光模塊方案還是CPO方案,大家的態度是模稜兩可的。2月15日,光通信行業知名市場調研機構LightCounting表示,我們的行業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廠商們可以維持現狀,繼續使用可插拔光模塊,並逐步改進。人工智慧集群的規模不會那麼快,另外在網絡帶寬限制下,也會有其他方法來優化人工智慧模型。
也可以承擔風險,開發新的光學技術,採用新的封裝和光纖耦合設計即使用CPO技術,以實現成本和功耗效率的徹底改善。簡單來說,這條路「迷人又危險」。
「危險」的原因是,CPO還有核心的技術問題需要攻破:
CPO當前仍面臨多項核心技術挑戰,包括高密度的光電(驅動)晶片設計技術、高密度及高帶寬的連接器技術、封裝和散熱技術。
以散熱問題為例,由於CPO模塊中放置光和電器件的空間十分狹小,CCITA CPO標準工作組所做的模擬仿真中,在風速5米的極端條件下,當採用1.6Tbps(世界領先速率)的CPO模塊設計時,交換機晶片的溫度非常高,幾乎無法正常的工作。因此,CPO技術仍在尋找特殊的散熱方案。
也就是說,傳統方案在近幾年還夠用,差距不是很大,各方面都很成熟;而創新方案是終極方案,2-3年過後會顯示出極強的效果,但需要花大量的錢去磕技術,攻破一個個難題。
除了攻破難題,還需要額外付出更多:
一是更新換代需要比原有模式付出難以估量的成本。
由於CPO不可插拔,更換會相對更「麻煩和昂貴」,一個埠的硬體故障就需要對整臺設備進行替換,對當前的網絡建設和運維體系會構成很大的挑戰。
二是CPO技術極度依賴SiPh,可以看到該方案在2023年以後將佔據光模塊市場半壁江山,而該方案成本高昂。
(按技術劃分的光模塊市場預測 圖源:國聯證券)
矽光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英特爾是主要的矽光技術提供商,思科也通過併購後來居上。國內傳統光模塊產商也用大量資金研究或併購,以掌握這一生死攸關的技術。
這就註定著,CPO是大廠們的遊戲:可以看到,目前光模塊市場,TOP10中的國內廠商都是百億市值以上,且市場格局較為穩定:
而在2-3年後,誰會勇立潮頭,主要看技術迭代的速度:與CPO緊密相關的光模塊技術升級非常快,競爭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技術迭代上。競爭力強的企業往往會享受技術領先紅利,包括盈利能力提升、份額提升等。
(光模塊技術迭代情況 圖源:Lightcounting)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CPO概念股之一華工科技憑藉著技術迭代,成功翻身:
目前,國內主流光模塊廠商均積極布局了800G產品。其中,中際旭創、華工科技和光迅科技的產品已經提供下遊驗證試用。
在這之中,華工科技在此前代際產品推出時間總是慢半拍,而在2022上半年推出全系列的800G產品後,立馬又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從淨利潤圖可以看出,華工科技2022年半年度已經超過了中際旭創,展現了強勢增長力。
(CPO成分股淨利潤情況 圖源:雪球智峰說市)
也就是說,當技術迭代跟進之時,其好處立馬會體現。
ChatGPT浪潮過後,CPO先要進入到殺估值的階段,我們認為,入局的時刻可以是:
待到ChatGPT不再一次次激起波浪,CPO波動與ChatGPT相關性極低之時。
極具競爭力的1.6T產品真正成熟之時。某業內人士、雪球大V表示,在產品發布後,也就是3-5年期間,CPO將進入黃金爆發性成長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