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孔體電刷鍍工具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1:00:41

本發明涉及電刷鍍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孔體電刷鍍工具機。
背景技術:
電刷鍍的過程中,依靠一個與陽極接觸的電鍍刷提供電鍍需要的電解液,電鍍時,電鍍刷在與陰極接觸的工件上移動,使金屬離子在工件上放電結晶,以在工件上形成金屬覆蓋層。電刷鍍技術作為我國新技術領域重點推廣項目,其已廣泛應用於機械設備的維修和再製造,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在對工件上的孔體進行電刷鍍時,往往採用的是一個與孔的直徑相當的圓柱體作為電鍍刷,這個圓柱體的直徑是不變的,其只能對同一規格的孔進行電刷鍍。當需要對一個工件上的不同直徑的孔進行電刷鍍時,電刷鍍過程必須多次更換不同規格的電鍍刷,從而增加了工人的勞動量,影響了對工件的孔體進行電刷鍍的效率。
公開於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孔體電刷鍍工具機,從而克服現有的因對孔進行電刷鍍的電鍍刷的直徑是固定不變的從而導致增加工人的勞動量,影響對工件進行電刷鍍的效率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孔體電刷鍍工具機,其中,包括:工作檯;滑動支架,其下端以能夠左右滑動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工作檯上,且該滑動支架由一左右滑動機構驅動進行滑動;升降導軌,其以能夠升降的方式設置於所述滑動支架上,且該升降導軌由一升降機構驅動進行升降;動力支座,其以能夠前後滑動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升降導軌上,且該動力支座由一前後滑動機構驅動進行滑動;該動力支座上設置有一動力機構;電鍍刷,其包括:主軸杆,其下部設置有花鍵,該主軸杆的上端與所述動力機構進行連接,所述動力機構用於驅動該主軸杆進行轉動;支撐座,其通過一花鍵孔套設於所述主軸杆的花鍵上;該支撐座由一推動機構驅動進行上下移動;導程圈,其呈圓環狀,該導程圈的側壁上沿同一圓周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孔;該導程圈與所述支撐座的下端固定連接;導向杆,若干個該導向杆各活動穿過一個所述導向孔;變徑座,其呈圓環狀,該變徑座位於所述導程圈內,所述主軸杆的下端活動穿過該變徑座的內孔;該變徑座由若干個弧形座板圍設而成,若干個所述弧形座板各與一個所述導向杆的內端進行連接;變徑頭,其為一下大上小的錐形頭,該變徑頭的上端與所述主軸杆的下端進行連接;以及刷體,其呈圓筒狀,該刷體由若干個弧形刷板圍設而成,每個所述弧形刷板上設置有若干個刷孔,每個所述刷孔上填充有刷毛;若干個所述弧形刷板的內側各與一個所述導向杆的外端連接;每個所述導向杆上套設有一個夾設於與其連接的所述弧形刷板和所述導程圈之間的第一彈簧;以及進液管,其上部設置於所述動力支座上,且該進液管的下端設置有與所述刷體對應的噴頭;該進液管的上端與一鍍液輸送機構連接。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推動機構包括:連接杆,其下端與所述支撐座連接;該連接杆的上端設置有一連接杆螺孔座;推動絲杆,其與所述連接杆螺孔座的螺孔進行嚙合連接;電機座,其固定設置於所述主軸杆的上部;以及推動電機,其設置於所述電機座上,且該推動電機與所述推動絲杆進行連接。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變徑頭的下端設置有一擋板,且所述變徑頭上套設有一夾設於所述擋板與所述導程圈之間的第二彈簧。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左右滑動機構包括:滑動絲杆,其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工作檯的底部;滑動電機,其固定於所述工作檯的底部,且該滑動電機與所述滑動絲杆連接;滑動螺孔座,其以能夠左右滑動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工作檯的底部,該滑動螺孔座通過螺孔套設於所述滑動絲杆上,且所述滑動支架的下端與該滑動螺孔座進行連接。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檯的前後兩側各設置有一滑槽,所述滑動支架的下端設置有兩個各以能夠左右滑動的方式卡嵌於一個所述滑槽內的滑塊;且所述滑動支架的下端的前後兩側各設置有一個輪架,所述滑動螺孔座的前後兩端各與一個所述輪架連接,且每個所述輪架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於地面的行走輪。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鍍液輸送機構包括:鍍液箱,其託設於所述滑動螺孔座上且位於所述工作檯的下方;以及液力泵,其進口通過一水管與所述鍍液箱連接,且該液力泵的出口通過另一水管與所述進液管的上端連接。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升降導軌為一齒條,所述動力支座上設置有一與所述升降導軌進行嚙合連接的齒輪,所述前後滑動機構為一設置於所述動力支座上且與所述齒輪進行連接的動力座電機。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動力機構為一設置於所述動力支座上且與所述主軸杆的上端進行連接的主軸電機。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兩個滑輪,所述滑動支架的上端的前後兩側各設置有一個該滑輪;以及拉繩,所述升降導軌的前後兩端各與一個該拉繩的一端連接,兩個該拉繩的另一端各繞過一個所述滑輪後與一個卷揚機構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夠自動控制刷體的前後、左右以及上下位置,從而能夠通過一次裝夾便對工件上不同位置的孔進行電刷鍍,且本發明通過推動機構驅動支撐座進行上下移動來控制變徑頭的不同位置插入到變徑座的內孔中,從而可以通過導向杆和第一彈簧的配合來調整弧形刷板向外撐開的距離,以此來靈活地調整刷體的直徑,以能夠適用於對不同直徑的孔進行電刷鍍,工人不需要頻繁更換電鍍刷,以降低工人的勞動量並提高電刷鍍的效率。本發明能夠有效地控制對工件的孔進行刷鍍的均勻性,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於製造且適合大規模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孔體電刷鍍工具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電鍍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主軸杆與變徑頭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導程圈與支撐座進行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刷體通過導向杆與變徑座進行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工作檯;2-滑動支架,21-滑動螺孔座,22-滑動絲杆,23-滑動電機,24-輪架,25-行走輪;3-升降導軌,31-滑輪,32-拉繩,33-卷揚電機;4-動力支座;5-電鍍刷,51-主軸杆,511-花鍵,52-支撐座,521-連接杆,522-連接杆螺孔座,523-推動絲杆,524-電機座,525-推動電機,526-花鍵孔,53-導程圈,531-導向孔,54-變徑座,541-弧形座板,55-刷體,551-弧形刷板,552-刷孔,56-第一彈簧,57-變徑頭,571-第二彈簧,572-擋板,58-導向杆;6-進液管,61-鍍液箱,62-液力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並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圖1至圖5顯示了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一種孔體電刷鍍工具機的結構示意圖,該孔體電刷鍍工具機包括工作檯1、滑動支架2、升降導軌3、動力支座4、電鍍刷5以及進液管6,參考圖1,工作檯1設置有用於支撐和固定於地面上的支腿,工作檯1上用於設置工裝並通過工裝來固定工件。滑動支架2的下端以能夠左右滑動的方式設置於工作檯1上,且滑動支架2由一左右滑動機構驅動進行滑動。滑動支架2可以為呈u形狀的龍門架。優選地,左右滑動機構包括滑動絲杆22、滑動電機23以及滑動螺孔座21,滑動絲杆22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置於工作檯1的底部,滑動絲杆22的軸線沿左右方向分布。滑動電機23固定於工作檯1的底部,且滑動電機23與滑動絲杆22的一端連接,以用於驅動滑動絲杆22進行轉動。滑動螺孔座21以能夠左右滑動的方式設置於工作檯1的底部,滑動螺孔座21通過螺孔套設於滑動絲杆22上,且滑動支架2的下端與滑動螺孔座21進行連接。滑動絲杆22進行正反轉時,便能夠通過滑動螺孔座21帶動滑動支架2沿著工作檯1進行左右移動。進一步優選地,工作檯1的前後兩側各設置有一滑槽,滑動支架2的下端設置有兩個各以能夠左右滑動的方式卡嵌於一個滑槽內的滑塊,由滑槽與滑塊的配合來使滑動支架2進行左右直線移動。滑動支架2的下端的前後兩側各設置有一個輪架24,滑動螺孔座21的前後兩端各與一個輪架24連接,且每個輪架24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於地面的行走輪25,滑動支架2通過行走輪25支撐於地面,並在地面上行走,從而可以減輕工作檯1的負載並增加滑動支架2移動的穩定性。
繼續參考圖1,升降導軌3以能夠升降的方式設置於滑動支架2上,且升降導軌3由一升降機構驅動進行升降。優選地,升降機構包括滑輪31以及拉繩32,滑動支架2的上端的前後兩側各設置有一個滑輪31,升降導軌3的前後兩端各與一個拉繩32的一端連接,兩個拉繩32的另一端各繞過一個滑輪31後與一個卷揚機構連接,卷揚機構可以為兩個設置於滑動支架2上的卷揚電機33以及兩個各與一個卷揚電機連接的卷揚輪,兩個拉繩32的另一端各與一個卷揚輪連接,卷揚輪通過卷放拉繩32來控制升降導軌3進行上下移動。或者,升降機構可以是:一個設置於滑動支架2的後側的卷揚電機33同時與兩個卷揚輪連接,滑動支架2的上端的後側設置有兩個滑輪31,滑動支架2的上端的前側設置有一個滑輪31,與升降導軌3的前端連接的拉繩32繞過位於前側的滑輪31和後側的一個滑輪31後與一個卷揚輪連接,與升降導軌3的後端連接的拉繩32繞過位於後側的另一個滑輪31後與另一個卷揚輪連接,從而由同一個卷揚電機33同時控制兩個拉繩32的卷放。
繼續參考圖1,動力支座4以能夠前後滑動的方式設置於升降導軌3上,且動力支座4由一前後滑動機構驅動進行滑動。動力支座4上設置有一動力機構。優選地,升降導軌3為一齒條,動力支座4上設置有一與升降導軌3進行嚙合連接的齒輪(圖未視),前後滑動機構為一設置於動力支座4上且與齒輪進行連接的動力座電機(圖未視)。動力座電機通過齒輪齒條嚙合傳動的方式來控制動力支座4沿著升降導軌3進行前後滑動。
參考圖2至圖4,電鍍刷5包括主軸杆51、支撐座52、導程圈53、導向杆58、變徑座54、變徑頭57以及刷體55,主軸杆51為一圓柱杆,其前部設置有花鍵511,主軸杆51的上端與動力支座4上的動力機構進行連接,動力機構用於驅動主軸杆51進行轉動。優選地,動力機構為一設置於動力支座4上且與主軸杆51的上端進行連接的主軸電機(圖未視)。支撐座52通過花鍵孔526套設於主軸杆51的花鍵511上,從而使主軸杆51能夠轉動支撐座52進行轉動,且支撐座52能夠相對於主軸杆51進行前後滑動。支撐座52由一推動機構驅動進行前後移動。優選地,繼續參考圖2,推動機構包括連接杆521、推動絲杆523、電機座524以及推動電機525,連接杆521的下端與支撐座52固定連接,連接杆521平行於主軸杆51,且連接杆521的下端設置有一連接杆螺孔座522,連接杆螺孔座522上設置有一軸線與主軸杆51平行的螺孔。推動絲杆523的前部與連接杆螺孔座522的螺孔進行嚙合連接。電機座524固定設置於主軸杆51的後部,推動電機525設置於電機座524上,且推動電機525通過聯軸器與推動絲杆523的上端進行連接。推動電機525、推動絲杆523和連接杆521能夠隨著主軸杆51進行轉動,且推動電機525通過驅動推動絲杆523進行正反轉,便能通過連接杆521帶動支撐座52沿著主軸杆51的花鍵511進行前後移動。
參考圖4,導程圈53呈圓環狀,導程圈53的側壁上沿同一圓周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孔531,導程圈53與支撐座52的前端固定連接,其位於支撐座52的前方。導程圈53可以通過若干個支撐杆與支撐座52進行連接,導程圈53的軸線與花鍵孔526的軸線位於同一直線上,且導程圈53的孔徑大於花鍵孔526。參考圖5,若干個導向杆58各活動穿過一個導向孔531,導向杆58垂直於主軸杆51的軸線,導向杆58能夠沿著導向孔531進行滑動。繼續參考圖2和圖4,變徑座54呈圓環狀,變徑座54位於導程圈53內,主軸杆51的下端活動穿過變徑座54的內孔。變徑座54由若干個弧形座板541圍設而成,若干個弧形座板541各與一個導向杆58的內端進行連接。繼續參考圖3,變徑頭57為一下大上小的錐形頭,變徑頭57的上端與主軸杆51的下端進行連接,變徑頭57位於變徑座54的下方,變徑頭57的上端的直徑與主軸杆51的直徑相同,且變徑座54的所有的弧形座板541收攏閉合在一起時,形成的內孔的孔徑與變徑頭57的後端的直徑相同。當推動機構控制支撐座52向下移動時,支撐座52便通過導程圈53和導向杆58帶動變徑座54向下移動,變徑頭57套入到變徑座54的內孔中,便能把變徑座54的所有的弧形座板541帶動導向杆58向外撐開。優選地,變徑頭57的下端設置有一擋板572,且變徑頭57上套設有一夾設於擋板572與導程圈53之間的第二彈簧571,第二彈簧571用於輔助支撐導程圈53,從而可以使推動機構驅動支撐座52和導程圈53移動時更加穩定可靠。
繼續參考圖2和圖5,刷體55呈圓筒狀,刷體55由若干個弧形刷板551圍設而成,每個弧形刷板551上設置有若干個刷孔552,每個刷孔552上填充有刷毛。若干個弧形刷板551的內側各與一個導向杆58的外端連接,每個導向杆58上套設有一個夾設於與其連接的弧形刷板551和導程圈53之間的第一彈簧56,第一彈簧56的一端固定在導程圈53上,另一端固定在弧形刷板551上。當變徑頭57插入到變徑座54的內孔中使弧形座板541和導向杆58推動弧形刷板551向外撐開時,所有的弧形刷板551所在的圓周的直徑便會變大,從而可以改變刷體55的外徑,由於變徑頭57是錐形頭,從而可以通過控制變徑頭57插入到變徑座54的內孔的位置來調整刷體55的外徑大小。當弧形刷板551被向外撐開時,第一彈簧56便被拉伸,從而會對弧形刷板551產生向內拉的作用力;當變徑頭57被推離變徑座54的內孔時,弧形刷板551便會在第一彈簧56的作用下自動收回。在對孔進行電刷鍍時,當動力機構驅動主軸杆51轉動時,其通過花鍵511帶動支撐座52和導程圈53轉動,從而通過導向杆58進一步帶動弧形刷板551轉動,便可通過刷孔552上的刷毛與電鍍液的配合來對孔壁進行電刷鍍。可以使主軸杆51和變徑頭57一體成型,主軸杆51的花鍵511延伸到變徑頭57上,變徑座54的每個弧形座板541的內端凹設有一個花鍵槽,每個弧形座板541的花鍵槽與一個花鍵齒配合,從而使主軸杆51轉動時,能夠通過導向杆58和弧形座板541的花鍵槽與花鍵齒的配合的共同作用來帶動刷體55轉動。
繼續參考圖1,進液管6的上部設置於動力支座4上,且進液管6的下端設置有與電鍍刷5的刷體55對應的噴頭,進液管6的上端與一鍍液輸送機構連接,鍍液輸送機構用於把電鍍液輸送給進液管6,再由噴頭噴射到工件的孔體與刷體55之間,以為刷體55對工件的孔體電刷鍍時提供鍍液。優選地,鍍液輸送機構包括鍍液箱61和液力泵62,鍍液箱61託設於滑動螺孔座21上且位於工作檯1的下方,鍍液箱61內儲放有電鍍液,且其隨著滑動支架2進行移動,液力泵62的進口通過一水管與鍍液箱61連接,且液力泵62的出口通過另一水管與進液管6的上端連接。
本發明對工體上的多個孔進行電刷鍍工作時,先把工件通過工裝固定到工作檯1上,然後由滑動支架2、升降導軌3以及動力支座4帶動電鍍刷5的刷體55移動到需要電刷鍍的孔內,然後通過推動機構驅動支撐座52向下移動來控制變徑頭57插入到變徑座54的內孔中,從而可以通過導向杆58和第一彈簧56的配合來使弧形刷板551向外撐開到合適的位置,使弧形刷板551所在的圓周的直徑達到對工件的孔體進行電刷鍍的位置;接著,由動力機構驅動主軸杆51帶動弧形刷板551轉動,且進液管6的噴頭噴射電鍍液,從而對孔體進行電刷鍍;最後,對孔體電刷鍍完成後,進液管6停止輸送電鍍液,推動機構驅動支撐座52上移,使弧形刷板551收回,且動力機構停止工作,由升降導軌3把刷體55升起離開孔體,便可對另一個孔體進行電刷鍍。
本發明通夠自動控制刷體55的前後、左右以及上下位置,從而能夠通過一次裝夾便對工件上不同位置的孔進行電刷鍍,且本發明通過推動機構驅動支撐座52進行上下移動來控制變徑頭的不同位置插入到變徑座的內孔中,從而可以通過導向杆58和第一彈簧56的配合來調整弧形刷板551向外撐開的距離,以此來靈活地調整刷體55的直徑,從而能夠適用於對不同直徑的孔進行電刷鍍,工人不需要頻繁更換電鍍刷,以降低工人的勞動量並提高電刷鍍的效率。本發明能夠有效地控制對工件的孔進行刷鍍的均勻性,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於製造且適合大規模生產。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並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並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於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並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範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