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共擠機頭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0:59:26 2
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共擠機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該醫用管材包括與藥液接觸的內層和與內層相鄰的外層,內層採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或熱塑性彈性體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辛烯共聚物,外層採用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在內層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若干突起結構,突起結構嵌入在外層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醫用管材通過不含DHEP的非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和廉價的PVC通過突起結構相結合,使其在輸液過程中避免了DEHP的遷移和析出,提高輸液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製造成本,而且使得該輸液管材更加可靠、穩定。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擠出上述複合層醫用管材的共擠機頭。
【專利說明】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共擠機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共擠機頭。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一次性輸液器採用的主要材料仍然是鄰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作為增塑劑的聚氯乙烯(PVC),這種輸液器在輸液中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些脂肪乳藥物能溶出PVC輸液器中的增塑劑DEHP,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二是一些藥物能被輸液管吸附,降低療效。
[0003]為了保證臨床輸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人提出輸液器採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製造,由於TPU是由軟段(長鏈的低聚物二醇)及硬段(二異氰酸酯及擴鏈劑)所組成的線性嵌段聚合物,且TPU分子結構中的軟硬段存在的極性差異,這種結構使它與生物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目前已廣泛用於多種醫療及保健製品,如可用於長期及短期植入人體的醫用材料等。但由於TPU是強極性材料,當剪切作用強烈時,內部易發熱,從而發生降解。其熔體粘度對溫度依賴性強,較小的溫度變化也能引起其粘度的急劇變化,因而加工溫度範圍窄。再有其生產成本高,價格昂貴,硬度調節困難。
[0004]現有的複合層輸液器的管層之間組合困難,存在間隙,通常管層之間含有粘結劑,從而使得粘結劑以及外層PVC中的有害物質滲入內層。此外,臨床上的某些藥物在輸注的過程中需要避光,否則會伴隨光化降解、光敏反應、光毒性現象的發生,這些光化學反應容易降低藥物的應有價值,甚至產生副作用。
[0005]鑑此,我們希望提供一種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輸液管材存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6](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該醫用管材安全性高且製造成本低、硬度調節容易。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擠出上述複合層醫用管材的共擠機頭。
[0008](二)技術方案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其包括與藥液接觸的內層和與所述內層相鄰的外層,所述內層採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或熱塑性彈性體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外層採用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在所述內層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若干突起結構,所述突起結構嵌入在所述外層中。
[0010]優選地,所述外層採用添加有著色劑的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
[0011]優選地,所述突起結構沿所述內層的徑向方向延伸,所述突起結構遠離所述內層的一端在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大於靠近所述內層的一端在周向方向上的寬度。
[0012]優選地,所述突起結構遠離所述內層的一端在所述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小於相鄰兩個突起結構在所述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距離。[0013]優選地,所述突起結構的斷面為「L」字形,所述「L」字形的頂端與所述內層的外表
面連接。
[0014]優選地,所述突起結構的斷面為「T」字形,所述「T」字形的底端與所述內層的外表
面連接。
[0015]優選地,所述突起的斷面為梯形,所述梯形的較小的底邊與所述內層的外表面連接。
[0016]優選地,所述內層的厚度為0.03mm-0.8mm,所述外層的厚度為0.03mm-0.8mm。
[001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製造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醫用管材的共擠機頭,其包括殼體以及位於所述殼體內與兩個單螺杆擠出機分別連接的內層模和外層模,在所述內層模上設置有與所擠出的醫用管材的內層上的突起結構相對應的凸槽。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所述內層採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或熱塑性彈性體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辛烯共聚物,外層採用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在所述內層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若干突起結構,所述突起結構嵌入在所述外層中,使得管層之間組合好,不易產生間隙,不易脫落,不含粘接劑,而且製造成本低。該輸液管材通過不含DHEP的非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和廉價的PVC相結合,使其在輸液過程中避免了 DEHP的遷移和析出,提高輸液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製造成本,並通過將內層上的突起結構嵌入到外層內形成不易脫離的複合層結構,使得該輸液管材更加可靠、穩定。進一步地,在外層中添加有著色劑,使得該輸液管材的外層能夠避光,避免光降解,減少光降解引起的副作用,以提高輸液管材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擠出上述複合層醫用管材的共擠機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圖1中的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的剖視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的另一優選實施例的剖視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的再一優選實施例的剖視圖。
[0024]其中:1-內層;2-外層;3-突起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26]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複合層醫用輸液管材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根據該實施例,該醫用管材包括與藥液接觸的內層I和不與藥液接觸的外層2,在內層I的外表面上設有若干嵌入在外層2內的突起結構3。
[0027]其中,與藥液接觸的內層I採用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厚度在0.03mm-0.8mm之間。因為TPU具有高耐磨性、硬度範圍廣且彈性好、機械強度高、耐寒性突出、加工性能好、耐油、耐水、耐黴菌以及再生利用性好、方便回收的優點。
[0028]需要說明的是,內層I也可採用其它的非聚氯乙烯材料,例如熱塑性彈性體(TPE)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聚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其它不含鄰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的醫用高分子材料製成。
[0029]為了降低整個管材的製造成本,外層2採用聚氯乙烯(PVC)醫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因為PVC材料具有價格便宜、阻燃(阻燃值為40以上)、耐化學藥品性高(耐濃鹽酸、濃度為90%的硫酸、濃度為60%的硝酸和濃度20%的氫氧化鈉)、機械強度高以及優良的幾何穩定性等優點。
[0030]優選外層2採用添加有著色劑的聚氯乙烯(PVC)醫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厚度在
0.03mm-0.8mm之間,使290nm_450nm之間光的透過率小於15%,從而避免了光降解產生的影響,提高了輸液安全性。
[0031]為了使內層I和外層2可靠固定,優選突起結構3沿內層I的徑向方向延伸,且突起結構3遠離內層I的一端在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大於靠近內層I的一端在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在該實施例中,突起結構3的斷面是「L」字形,所述「L」字形的頂端與內層I的外表面連接,如圖2所示。
[0032]優選地,突起結構3遠離內層I的一端在內層I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小於相鄰兩個突起結構3在內層I的周向方向上的距離,以便節省內層材料,降低製造成本。
[0033]需要說明的是,突起結構3的斷面也可以是其它適合的形狀,例如梯形,如圖3所示,其中,梯形底邊較小的一端與內層I的外表面連接;也可以為「T」字形,如圖4所示,其中,「T」字形的底端與內層I的外表面連接。
[0034]由於形成內層I和外層2的材料的物理差異性,組合時容易發生兩種材料不能完全緊密結合的情況,這就造成複合層醫用管材的組合困難。如果兩層材料不能很好地結合,在彎折管子或者受到其它外力的時候,兩層管子之間很容易產生空隙,這樣以來,由PVC製成的外層中的有害物質還是會滲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擠出上述複合層醫用管材的共擠機頭,其包括殼體以及位於殼體內與兩個單螺杆擠出機分別連接的內層模和外層模,在內層模上設置有與所擠出的醫用管材的內層上的突起結構相對應的凸槽。
[003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共擠機頭製造上述複合層醫用管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36]S1:根據醫用管材的層數選擇材料並按照配方計量備料;
[0037]S2:將醫用管材各層的原料從各料鬥加入到各自的單螺杆擠出機中,經熔融後經同一成型共擠機頭擠出料管,使得擠出的內層管和外層管通過內層管上的突起結構緊密地
結合在一起。
[0038]S3:將料管進行拉伸、冷卻、定型。
[0039]該方法通過把內層上的各個突出部嵌入外管中組合形成具有複合層結構的避光管材,使得該避光管材不易脫落,並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安全性高。
[0040]以上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疇。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合層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包括與藥液接觸的內層和與所述內層相鄰的外層,所述內層採用熱塑性彈性體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外層採用聚氯乙烯醫用高分子材料,在所述內層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若干突起結構,所述突起結構嵌入在所述外層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突起結構沿所述內層的徑向方向延伸,所述突起結構遠離所述內層的一端在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大於靠近所述內層的一端在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突起結構遠離所述內層的一端在所述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小於相鄰兩個突起結構在所述內層的周向方向上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突起結構的斷面為「L」字形,所述「L」字形的頂端與所述內層的外表面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突起結構的斷面為「T」字形,所述「 T 」字形的底端與所述內層的外表面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突起的斷面為梯形,所述梯形的較小的底邊與所述內層的外表面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醫用管材,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的厚度為0.03mm-0.8mm,所述外層的厚度為 0.03mm-0.8mm。
8.—種製造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醫用管材的共擠機頭,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以及位於所述殼體內與兩個單螺杆擠出機分別連接的內層模和外層模,在所述內層模上設置有與所擠出的醫用管材的內層上的突起結構相對應的凸槽。
【文檔編號】B32B27/08GK203763573SQ201320725994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賈雲潔, 李銀華, 王劍鋒, 陳俊 申請人:北京伏爾特技術有限公司